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8 09:40
【摘要】:目的构建表达C端截短HBX基因和蛋白的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并探讨其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以肝癌组织中HBX常见的整合片段HBXΔ32(C端缺失32个氨基酸的HBX,全长369bp)、HBXΔ4(C端缺失4个氨基酸的HBX,全长453bp)和野生型HBX(全长465bp)为目的片段,分别构建腺病毒载体并转染HepG2细胞。以转染后的LV5-HBXΔ32、LV5-HBXΔ4、LV5-HBX细胞为实验组,LV5-NC(空病毒)和HepG2细胞为对照组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2.采用qPCR和WB的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各组细胞HB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判断转染是否成功。3.在培养基中加入CCK8,分别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后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OD值,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4.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5.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凋亡的情况,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C端截短HBX基因和蛋白的HepG2细胞,镜下可观察到GFP绿色荧光信号,经qPCR和WB验证有HBX mRNA和蛋白的表达。2.HBXΔ32、HBXΔ4、HBX、NC、HepG2各组细胞之间的增殖能力有差异,每个检测时间点其OD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每个检测时间点HBXΔ32和HBXΔ4组细胞OD值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BXΔ32和HBXΔ4组之间细胞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BXΔ32、HBXΔ4、HBX、NC、HepG2各组发生侵袭的细胞数分别为277.89±20.64、266.78±22.09、163.44±21.02、157.78±22.02和160.56±21.5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两两比较发现,HBXΔ32和HBXΔ4组侵袭细胞数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BXΔ32和HBXΔ4组之间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6)。4.HBXΔ32、HBXΔ4、HBX、NC、HepG2各组发生迁移的细胞数分别为95.22±16.84、94.44±12.99、66.56±9.50、71.00±8.79和69.78±9.71,各组之间迁移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两两比较发现,HBXΔ32和HBXΔ4组迁移细胞数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BXΔ32和HBXΔ4组之间迁移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8)。5.HBXΔ32、HBXΔ4、HBX、NC、HepG2各组之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3±0.522%、1.14±0.236%、1.06±0.033%、1.26±0.466%、1.24±0.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结论C端截短的HBXΔ32、HBXΔ4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发现其对HepG2细胞的凋亡有影响。HBX C端的后4-32个氨基酸可能不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主要功能域。本研究初步解释了C端截短的HBX基因的整合在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HBV相关性HCC的病因学探讨和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图文】:

穿梭质粒,结构示意图,腺病毒


C 端截短 HBX 对 HepG2 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硕士学位结 果1. 腺病毒结构和测序结果1.1 腺病毒结构该腺病毒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构建,,结构如图 3-1所示腺病毒的穿梭质粒为 LV5,该质粒包含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 GFP 基因以及呤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后续筛选实验需要),启动子为 CMV 和 Eα ,酶切位点为 NotI/NsiI。

序列,测序,病毒,红色


C 端截短 HBX 对 HepG2 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1.2 测序结果该腺病毒构建完成后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测序验证,测序结果如图 3-2、3-3、3-4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东良;贾海燕;魏建超;李蓓蓓;;截短侧耳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17年02期

2 王一白;覃粒子;刘宇;王长辉;;塞锥截短对塞式喷管性能影响的实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宋建华;略论西语缩略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4 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0期

5 吴克礼;俄语截短词浅探[J];中国俄语教学;1984年03期

6 王长河;;谈以字母o结尾的截短词[J];英语知识;1992年07期

7 韩聚强,胡大荣,李娟,范公忍,胡学玲,刘超英,刘勇,邸雅南,吴忆贫;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截短对S基因转录与表达的影响[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11期

8 薛宁地;;英语截短词所反映的语言变异与变化[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田树昌;孙玉琴;刘健;徐辉;吉增宏;;茎突折断术与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年11期

10 姜成刚;马建;高旭;林跃智;赵立平;华育平;刘娣;周建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跨膜蛋白截短突变对其体外复制特性影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铁凤;;俄语口语截短复合词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铁凤;;俄语口语截短复合词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郑敏;金宁一;鲁会军;李昌;马鸣潇;;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戚亭;崔尚金;张超范;;截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的原核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袁志栋;王志亮;;两种PrP截短型多肽的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6 李静舒;王转花;;截短型rBTI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卫霞;袁万哲;李丽敏;宋勤叶;李潭清;;截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其抗原活性[A];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6年

8 张国俊;邹谨;徐明恺;周隽逸;张惠文;;活性增强的SEC2截短突变蛋白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第四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姜成刚;高旭;马建;林跃智;赵立平;吕晓玲;周建华;;跨膜蛋白截短突变对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株体内复制特性和免疫诱导能力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白晔;张慧;钟福春;董荔红;陈良远;郑双林;兰风华;;C57 BL/6小鼠Ldhc截短突变诱导的显性负性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灿灿邋通讯员 杨英莉;采用硬腭截短术根治鼾症[N];健康报;2007年

2 ;趁冬巧剪枝 果树早挂果[N];徐州日报;2005年

3 李增生;我眼中的民工素质缺的不仅仅是技术[N];农民日报;2004年

4 记者 谢昭萍 特约记者 肖萍;我国碳纳米管截短技术获得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红;HGF启动子区转录调控元件截短改变与胃癌发生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2 周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癌患者中截短型中蛋白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施少华;表达截短NS1和嵌合HA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D];扬州大学;2016年

4 贾东旭;Sphingopyxis sp.113P3聚乙烯醇脱氢酶的异源高效表达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张勇;人AIF C-末端截短体的促细胞凋亡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凌宁;截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及其抗原特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韩聚强;改造HBV作为肝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向;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管国丹;截短NSP2的真核表达及其在PRRSV复制中的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3 张祥;不同融合方式表达人全长PDE4B2及其截短突变体的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4 李华;完整型及截短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5 张景盼;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截短突变及性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6 李静舒;截短型rBTI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房珊珊;IHNV糖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阚伯红;截短型人骨保护素哺乳类载体的构建、优化及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肖晶晶;截短型4EBP2基因治疗诱导乳腺癌消退的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王锐;UWB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截短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4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54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