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0-06-16 20:28
【摘要】: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五位,在男性群体中,肝癌在肿瘤相关致死率中占据第二位。该病起病隐匿,多数病人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机会。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国际上公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可以减慢病灶生长速度,延长病人生存年限。通过血清学及放射学方法及早发现病情,并进行前期干预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常用来诊断PHC。然而,由于单一检测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在PHC的诊断评估中存在漏诊、误诊的可能,因此,迫切需要诊断更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以辅助诊断。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II,PIVKA-II),又称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Y-carboxy-prothrombin,DCP),作为肝癌血清学诊断标志物的重要补充,其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研究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癌诊断以及在评估TACE术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善纳入和排除标准后,本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49例初诊初治原发性肝癌患者,并纳入同期住院收治的49例肝硬化病人作为对照组,研究AFP、DCP及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后对纳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院后以TACE作为首次治疗方法,1月后行增强影像学检查,肝癌治疗效果以mRECIST标准评估。寻找TACE术后预测短期缓解的因素,比较DCP、AFP是否阳性对短期预后的影响,评估DCP的变化趋势在评价TACE术后治疗效果中的价值。结果1、对纳入患者的基线血清AFP、DCP表达水平与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病因学、Child评分、肿瘤个数无统计学意义,DCP的表达水平与BCLC分期(P=0.042)及肿瘤直径(P=0.002)具有相关性。2、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0.699-0.877),约登指数为0.490,对应的最佳截止值为29.8ng/ml,敏感性为63.30%,特异性为 85.7%,DCP 的 AUR0C=0.863(95%CI:0.784-0.941),约登指数为 0.653,对应的最佳截止值为42.87mAU/ml,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83.7%,两指标联合诊断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略差于DCP单项检测,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3、以mRECIST标准对基线时AFP、DCP阳性及阴性患者行首次TACE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AFP及DCP组的短期TACE术后不同预后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4、对性别、癌栓、child分级、肿瘤直径(5cm)、肿瘤个数(4个)、AFP水平(200ng/ml)、DCP水平(400mIU/ml)与患者影像学变化的关系行单变量因素分析,除肿瘤直径外,余变量无相关性,肿瘤直径是否大于5cm对TACE术后短期治疗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98,95%CI1.022-15.51,P=0.046)。5、对纳入患者在TACE术后1月行增强影像学及血清学复查,在49例患者中,有36例(占73.4%)患者实现了影像学部分或完全缓解,在这部分病人中,有23例患者(占63.8%)DCP较基线时下降300%。在6例影像学进展的患者中,5例DCP较前增加200%(占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11,P=0.004),DCP变化能较好的反应影像学变化。对于血清AFP,13例患者因基线时浓度超出监测范围不可测量,17例患者纳入时AFP在正常范围,对这部分病人无法准确评估血清AFP变化,剩余19例病人达到影像学缓解14例(占73.6%),其中13例(占92.8%)实现AFP较前下降30%。结论1.血清DCP水平与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显著相关,与性别、年龄、病因学、Child评分、肿瘤个数无相关性。2.血清DCP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对肝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优于AFP单一诊断。3.基线血清DCP水平与肝癌TACE术短期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4.血清DCP的变化程度可以用于协助评估TACE术的治疗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7
【图文】:

和肝,肝癌,患者,检测值


图1肝癌和肝硬化患者AFP检测的比较逡逑6-逡逑?邋?逡逑E逦-逡逑i邋4逦???:逡逑!二is:逦-逡逑r零[珏义贤迹哺伟┖透斡不颊撸模茫屑觳庵档谋冉襄义

本文编号:2716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16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