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肾素原受体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和转移

发布时间:2020-07-08 11:56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是一全身性疾病已得到共识,早期即可全身转移。尽管治疗手段的进步提高了乳腺癌的生存率,但复发和转移仍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0%-30%的乳腺癌患者会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发生转移后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仅只有2年。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 cancer,TNBC)即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通常有更高的组织学分级,并且伴随TP53突变,预后差。由于其受体阴性,不适于内分泌治疗及Her2靶向治疗,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联合化疗的方法,但该类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因此为该类患者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三个过程,即转移起始过程、转移进展过程、转移毒力(致病)过程。上皮间质转化在转移起始和进展过程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转移起始过程,上皮间质转化使肿瘤细胞失去上皮细胞极性,脱离原发灶,侵入间质,进入血管。在转移进展过程,上皮间质转化支持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存活并溢出血管、定居在远处转移器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特定的生理、病理状况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形态转化,从而增强细胞迁移和运动能力。在机体病理状态下,尤其是肿瘤中,上皮间质转化扮演重要角色。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后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EMT过程重要的分子事件是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因此可通过检测这三个分子来验证是否发生 EMT。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etem,RAS)是人体体液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AS系统包含着多种多肽、酶、及受体,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了调节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压平稳外,RAS系统与细胞增生、凋亡、炎症、血管新生、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肾素原(prorenin)、肾素(renin)及其受体肾素(原)受体((pro)reninreceptor,PRR)是RAS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RR与肿瘤的发生和血管新生有着密切联系。PRR是由350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区域蛋白,由Nguyen等发现和成功克隆,其编码基因叫做ATP6ap2/PRR,位于人X染色体上(Xp11.4)。它通过与肾素和肾素原结合而发挥生理和病理作用。有文献报道PRR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并且阻断(P)RR,乳腺癌细胞生长也受到抑制,但是具体机制不详。因此,我们设想PRR能否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影响EMT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目的:检测PRR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与EMT的关系。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RR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是否有表达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明确PRR的定位。2.分别以 human-PRR-siRNA 和 negatlive control-siRNA 转染 MCF-7 细胞株。然后以Westem blot,PCR法检测PRR,根据PRR表达情况不同,将乳腺癌细胞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MCF-7-PRR-si):PRR被SiRNA沉默的乳腺癌MCF-7细胞;对照组(MCF-7-NC):未沉默PRR的乳腺癌MCF-7细胞。3.CCK-8实验检测MCF-7细胞增殖能力。4.Transwe实验检测MCF-7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5.Westem blot,PCR 法检测 EMT 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6.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表明PRR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表达。但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明显增高;进一步的免疫荧光表明PRR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而不是间质。2.CCK-8实验示相同时间和条件下,实验组(MCF-7-PRR-si)OD值要小于对照组(MCF-7-NC)OD值,提示实验组(MCF-7-PRR-si)细胞生长速度慢。3.Transwell侵袭结果示实验组(MCF-7-PRR-si)穿出小室的MCF-7细胞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MCF-7-NC)(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示,实验组(MCF-7-PRR-si)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MCF-7-NC)(p0.05),提示对照组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强。4.Western blot检测示:实验组(MCF-7-PRR-si)E-cadherin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MCF-7-NC),而 N-cadherin、Vimentin 表达低于对照组(MCF-7-NC)。PCR示:实验组E-cadherin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MCF-7-NC),而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MCF-7-NC)。5.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在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PRR可通过调节EMT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侵袭和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9
【图文】: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


定目标分子的定性及相对定量分析。免疫组化显示PRR在正常乳腺导管上皮和逡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均有表达,但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逡逑于癌旁(图1)。为进一步确定PR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部位,对乳逡逑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实验,对PRR和CD31邋(血管内逡逑皮标志物)进行荧光共定位分析(图2),显示PRR邋(绿色)主要在乳腺癌细胞逡逑表达,而在间质不表达。(图2中CD31显示为红色,PRR显示为绿色,蓝色显逡逑示细胞核)逡逑癌旁逦浸润性lY管癌逡逑图1PR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X邋100)逡逑Figl邋The邋expression邋of邋PRR邋between邋breast邋invasive邋ductal邋cancer邋tissue邋and逡逑adjacent邋normal邋tissue邋(邋X邋l00)邋.邋(scales邋repres

导管癌,细胞,乳腺癌,实验组


图3乳腺浸润型导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E染色(X40)逡逑Fig3邋Staining邋of邋HE邋in邋breast邋invasive邋ductal邋cancer邋tissue邋and邋adjacent邋tissue邋(邋X逡逑40)邋.(scales邋represent邋lOOum)逡逑2邋PRR沉默结果逡逑分别以邋human-PRR-siRNA邋和邋negative邋control-siRNA邋转染邋MCF-7邋细胞,再以邋Western逡逑Blot和RT-PCR分别检测MCF-7细胞PRR蛋白及mRNA,确定PRR在乳腺癌MCF-7细胞逡逑中的沉默结果。然后根据PRR情况将MCF-7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图4A为乳腺癌逡逑MCF-7邋细胞以邋human-PRR-siRNA邋和邋negative邋control-siRNA邋处理后邋PRR邋蛋白的邋Western逡逑Blot结果。显示为实验组PRR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图4B进一步表示经过逡逑human-PRR-siRNA处理后,实验组PRR明显下降(p<0邋.邋05邋);图4C为经过逡逑human-PRR-siRNA邋和邋negative邋control-siRNA邋转染乳腺癌邋MCF-7邋细胞后,PRRmRNA邋表达逡逑情况。可看出:实验组PRRmRN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邋001)。转染成功后为进行后逡逑续细胞实验做准备。逡逑

曲线,乳腺癌,实验组,对照组


通过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处测定OD值来反映活细胞数量。逡逑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在24h、48h、72h对实验组(MCF-7-PRR-si)和对照逡逑组(MCF-7-NC)在450nm处测定0D值,如图5所示,红色曲线代表实验组逡逑(MCF-7-PRR-si),蓝色曲线代表对照组(MCF-7-NC)。在72h时,实验组逡逑(MCF-7-PRR-si)邋0D邋值为邋1.714±0.309,而对照组(MCF-7-NC)邋0D邋值为逡逑2.896±0.264。实验组0D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即实验组细胞数少于对照组细胞逡逑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42,P<0.01)。从而说明实验组(MCF-7-PRR-si)逡逑细胞增生能力明显下降。因此,PRR可显著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逡逑MCF-7-PRR-si逡逑4 ̄|逦MCF-7-NC逡逑irk逡逑丨::y逡逑UT1I1I1I1I逡逑0逦20逦40逦60逦80逡逑Times(hours)逡逑图5邋PRR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逡逑Fig5邋PRR邋modulates邋proliferation邋of邋breast邋cancer邋MCF-7邋cells邋by邋CCK8邋assay逡逑26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年09期

2 杨丽华;沈星凯;李静秋;杨杰;乐燕萍;龚朝辉;;微RNA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影响肿瘤转移[J];遗传;2014年07期

3 李春艳;王培;张晟;刘艳;张瑾;;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746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46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