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不同药物灭活人子宫肌瘤的离体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05:09
【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子宫肌瘤瘤体内药物注射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以简便、安全微创、费用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患者认可的一种术式。目前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众多,但无同一个体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不同个体之间机体内环境不同对比又缺乏说服力。本课题采用人离体子宫肌瘤经超声引导下注入不同药物,对比其治疗效果,为临床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筛选市二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肌瘤标本共70例。多发肌瘤组分别注射1ml无水乙醇、高温生理盐水、高温高渗盐水,观测即刻超声图像改变情况、弥散范围,记录注入过程中感受推注阻力程度、药物弥散速度;注入达2ml时再次测量记录。单发肌瘤组从不同方向进针分别注射1ml,2ml无水乙醇、高温生理盐水、高温高渗盐水,观测不同药物在同一肌瘤内注射过程中超声图像改变情况、弥散范围,记录注入过程中感受推注阻力程度、药物弥散速度。退针后标记注入点以引导病理取材。追踪0.5小时,1小时,24小时肌瘤内弥散范围及超声图像的变化。所有标本送病理观察比较细胞坏死情况。采用SPSS17.0医用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三组及三组以上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ANOVA),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多发肌瘤组:分别注入无水乙醇、高温生理盐水、高温高渗盐水对即刻弥散范围观测:1.1注入1ml后观测,无水乙醇组弥散范围0.80±0.08cm,高温生理盐水弥散范围0.62±0.07cm,高温高渗盐水组弥散范围0.72±0.07cm,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水乙醇组弥散范围大于高温高渗盐水组大于高温生理盐水组。注入2ml后观测,无水乙醇组弥散范围1.31±0.12cm,高温生理盐水组弥散范围1.05±0.11cm,高温高渗盐水组弥散范围1.22±0.11cm,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水乙醇组、高温高渗盐水组弥散范围与高温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1.2同一硬化剂当注入量增至2ml时,弥散范围较1ml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单发子宫肌瘤组2.1无水乙醇组注入1ml观测发现,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分别为0.77±0.10cm、0.75±0.12cm、0.71±0.12cm、0.65±0.12cm,四时刻弥散范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4小时弥散范围与即刻弥散范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注入2ml观测发现,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分别为1.24±0.09cm、1.20±0.12cm、1.16±0.13cm、1.11±0.14cm,四时刻弥散范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入2ml对比1ml,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小时超声图像显示弥散范围边界较注射即刻边界略显清晰。24小时弥散范围边缘清晰,其内回声呈不均强回声。病理显示平滑肌细胞大面积坏死,染色均匀一致,淡粉色,可见血管壁破坏,血管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栓塞。2.2高温生理盐水组注入1ml观测发现,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分别为0.60±0.07cm、0.60±0.08cm、0.55±0.08cm、0.51±0.09cm,四时刻弥散范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4小时弥散范围与即刻、0.5小时弥散范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注入2ml观测发现,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分别为0.94±0.09cm、0.91±0.08cm、0.89±0.08cm、0.83±0.10cm,四时刻弥散范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入2ml对比1ml,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小时超声图像显示弥散范围边界较注射即刻边界略显清晰。24小时弥散范围边缘较清晰,其内呈偏强回声,欠均匀。病理显示染色呈浅粉色,欠均匀,可见散在平滑肌细胞及细胞核水肿,血管壁部分破坏。2.3高温高渗盐水注入1ml观测发现,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分别为0.77±0.08cm、0.74±0.08cm、0.68±0.11cm、0.66±0.12cm,四时刻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与即刻弥散范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余均无统计学差异。注入2ml观测发现,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分别为1.25±0.18cm、1.21±0.16cm、1.20±0.13cm、1.11±0.16cm,四时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入2ml对比1ml,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弥散范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小时超声图像显示弥散范围边界较注射即刻边界略显清晰;24小时显效范围内回声增强不均,针尖处明显,边缘回声次之。病理显示染色呈淡粉色,欠均匀,针尖附近坏死明显,边缘可见散在平滑肌细胞及细胞核水肿,血管壁部分破坏。2.4注入1ml不同硬化剂、不同时刻弥散范围观测:即刻弥散范围:无水乙醇组0.77±0.10cm、高温生理盐水组0.60±0.07cm、高温高渗盐水组0.77±0.08cm,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水乙醇组、高温高渗盐水组与高温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0.5小时弥散范围:无水乙醇组0.75±0.12cm、高温生理盐水组0.60±0.08cm、高温高渗盐水组0.74±0.08cm,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水乙醇组、高温高渗盐水组与高温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1小时弥散范围:无水乙醇组0.71±0.12cm、高温生理盐水组0.55±0.08cm、高温高渗盐水组0.68±0.11cm,三组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无水乙醇组、高温高渗盐水组与高温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24小时弥散范围:无水乙醇组0.65±0.12cm、高温生理盐水组0.51±0.09cm、高温高渗盐水组0.66±0.12cm,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水乙醇组、高温高渗盐水组与高温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余无统计学差异。2.5注入2ml不同硬化剂、不同时间点弥散范围观测:即刻、0.5小时、1小时、24小时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离体子宫肌瘤经超声引导下注入不同药物,经对比研究发现无水乙醇组治疗效果好于高温高渗盐水组,高温高渗盐水组治疗效果好于高温生理盐水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R445.1
本文编号:2748487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贾钰铭,赵少勇,罗华,龙惠,石希均,魏彪;高热盐水局部注射治疗大肝癌初步分析(附11例报道)[J];四川肿瘤防治;1998年01期
2 张庆华,邵祥稳,潘洪河;消痔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药业;2003年06期
3 尚丽新,张忠福,王德智,鲁海欧,潘用宾,黄华芬;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年04期
4 邱元林;胡芳清;胡安贝;;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消痔灵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初步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2748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4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