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TEM8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7:49
【摘要】:[目的]探讨TEM8在NSCLC中的表达、生物学功能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TEM8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收集67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比较TEM8在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EM8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67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切片进行CD34标记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初步探讨TEM8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收集21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新鲜标本,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比较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EM8表达情况。单因素生存分析NSCLC患者生存期与TEM8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TEM8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2.TEM8与N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机制的体外研究应用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筛选稳定沉默和过表达TEM8的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株。MTT法检测沉默和过表达TEM8后肺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RK、BCL-2及cyclinD1等分子表达,初步探讨TEM8的体外分子作用机制。3.TEM8对XWLC-05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影响及机制的体内研究将稳定沉默TEM8的XWLC-05细胞接种裸鼠皮下,观察裸鼠一般情况、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情况。成功接种后的第28天处死裸鼠,测量离体肿瘤的体积和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离体肿瘤组织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TEM8和CD34表达,通过微血管计数观察TEM8表达与NSCLC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RK、BCL-2和cyclinD1等分子表达,初步探讨TEM8的体内分子作用机制。[结果]1..TEM8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67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提示,TEM8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3%(35/6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91%(1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在mRNA和蛋白水平,TEM8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M8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大,与TEM8表达阴性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EM8表达可促进NSCLC患者肿瘤血管生成。TEM8表达与NSCL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术后发生胸膜侵犯、术后出现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的生存期与TEM8蛋白表达水平、临床分期、是否有远处转移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TEM8蛋白表达水平、临床分期、是否有远处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2.TEM8与N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机制的体外研究沉默TEM8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MTT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达(24.17±2.16)%(P0.0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XWLC-05细胞呈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P0.05),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结果提示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细胞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q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提示:肺癌细胞 ERK(或 p-ERK1/2)表达显著下调(P0.01),BCL-2、cyclinD1的表达亦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TEM8后,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MTT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1);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凋亡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流式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周期未被阻滞在G1期(P0.05),而是更多地进入了 G2期,提示肺癌细胞获得了更强的增殖活性(P0.05);划痕实验结果提示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1);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肺癌细胞ERK(或p-ERK1/2)表达显著上调(P0.01),BCL-2、cyclinD1的表达亦显著增加(P0.01)。3.TEM8对XWLC-05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影响及机制的体内研究最早于接种后第7天出现肉眼可见的移植瘤,各组裸小鼠均成功成瘤,成瘤率100%。至实验结束时,裸鼠全部存活。实验观察期间,各组小鼠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沉默TEM8表达后,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抑制率为57.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裸鼠离体肿瘤重量为(0.29±0.04)g,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58±0.08)g,P0.01]和空白对照组[(0.63±0.17)g,P0.01],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肿瘤重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裸鼠离体肿瘤体积(436.64±102.39)mm3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944.18±178.52)mm3,P0.01]和空白对照组[(988.68±128.43)mm3,P0.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EM8蛋白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膜,实验组TEM8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D34主要表达于荷瘤组织中血管内膜,实验组CD34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TEM8表达可促进肺癌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沉默TEM8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细胞ERK(或p-ERK1/2)表达显著下调(P0.01),BCL-2、cyclinD1 的表达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1.TEM8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存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异常表达。2.癌组织中TEM8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分期、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可作为NSCLC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3.TEM8可能通过ERK/BCL-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进而调节NSCLC细胞的增殖和凋亡。4.TEM8与NSCLC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可能是NSCLC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4.2
【图文】:

癌组织,患者,免疫组化


结果逡逑1.免疫组化比较TEM8在67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逡逑在免疫组化实验中,TEM8蛋白阳性染色呈棕黄色颗粒.在组织中主要定位逡逑于细胞膜(如图1-1所示),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3%逡逑(35/6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91%邋(12/6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逡逑(尸<0.05)。逡逑

电泳图,癌组织,电泳图,曲线


/\邋Baac—D—EBHF邋M邋G邋■■邋M逡逑图1-3:邋qRT-PCR扩增曲线逡逑Fig.邋1-3邋Amplification邋curve邋of邋qRT-PCR逡逑表M邋:邋qRT-PCR检测

曲线,患者,曲线,癌组织


—28s逡逑丨一18s逡逑图1-2: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NA电泳图逡逑(泳道1、2、3所示分别为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提取总RNA)逡逑Fig.邋1-2邋RNA邋electrophoretic邋map邋of邋NSCLC邋surgical邋specimens.逡逑(Lane邋1,2邋and邋3邋showed邋total邋RNA邋extracted邋from邋3邋cases邋of邋NSCLC邋surgical逡逑specimens邋respectively.)逡逑Ourve逡逑i::ri逡逑一-」i\逡逑n?邋D邋70邋o邋o邋go邋o邋aa.o邋oo邋a邋0?邋o逡逑Temperature邋f*C)逡逑/\邋Baac—D—EBHF邋M邋G邋■■邋M逡逑图1-3:邋qR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慧;王秀问;;肿瘤血小板相关血管生成调节蛋白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年14期

2 张硕;唐德才;郭秀霞;尹刚;;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10期

3 罗锋;王力;;抗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6年06期

4 李海峰;蒋秋英;;涎腺粘液表皮样癌COX-2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07期

5 周舟;侯炜;李站;李铮;谢燕达;王家伟;伍晓慧;董广通;;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09期

6 朱振浩;陈家乐;伍丽青;陈志浩;孙嘉;;miRNA参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信号通路调控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年01期

7 樊江浩;刘揆亮;吴静;;蛋白多糖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年04期

8 程磊;邓玉华;;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三大类中药研究现状和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19期

9 包钰杰;陈培丰;;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3年09期

10 王娟;李培训;;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艳丽;王胜飞;王芹;许玲;;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三大类中药研究现状和思考[A];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蔡彦;许世雄;Quan Long;;力学环境影响下的实体肿瘤血管生成数值模拟[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季宇彬;周婷婷;邹翔;;肿瘤血管生成及其供血模式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沈存思;陆茵;;抑癌基因PTEN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A];全国中药药理学会联合会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沈存思;陆茵;;抑癌基因PTEN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张敏鸣;;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7 张敏鸣;;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寿成超;;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小肽药物的研发[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苏亚辉;冯勤;宋述梅;安平;雷和田;姜北海;寿成超;;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小肽药物的研发[A];2008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一届肿瘤和第十二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高昊;许世雄;赵改平;王庆伟;浏丹;Collins MW;;肿瘤血管生成的二维数值模拟和血液动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颖;抗肿瘤血管生成药安维汀被广泛应用[N];科技日报;2011年

2 白京丽;中医防治肿瘤大有可为[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新世纪肿瘤治疗出现三大新动向[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 肖文华 整理 张献怀;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有助消腹水[N];健康报;2008年

5 张前 赵言群 解华;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有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顾泳;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国内上市[N];解放日报;2010年

7 闵建颖邋记者 胡德荣;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找到新靶点[N];健康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谭嘉 张磊 通讯员 冯毅;擒获肿瘤血管生成元凶[N];健康报;2013年

9 张旭;“安维汀中外学者交流计划”正式启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邹争春 记者 陈磊;我科学家用基因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泉;TEM8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2 葛文杰;肿瘤细胞中iASPP抑制ROS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刘为民;TIPE1抑制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4 廖振林;以Tie2为靶标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辛华;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许传杰;基质金属蛋白酶-2C端片断PEX克隆、表达及其抑制肿瘤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4年

7 秦军;抑制COX-2表达对逆转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刘浩;中药注射剂调控肿瘤血管生成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9 王志学;艾康颗粒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转移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蒋凯;三羟异黄酮对光动力学疗法抗肿瘤治疗的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洋;H_2S和肿瘤新生血管关系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2 张怡青;以TSP50 mRNA 3'UT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傅宣皓;基于mTOR信号通路探讨氯化两面针碱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4 高子翔;Fucoidan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诱导的淋巴管生成的抑制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5 赵菁;肿瘤血管特异性趋化CTL纳米系统抗肿瘤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柴小平;FAPα激活式BF211系列前药的体内外抗肿瘤药效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7 韩东冬;GBEE抑制Lewis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及其对Wnt/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7年

8 苏硕楠;海洋抗肿瘤多肽CS5931靶向作用于Enolase1抑制结肠癌生长与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9 张福华;芥子碱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志强;异甘草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3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53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