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8 07:17
【摘要】:[目的]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他国家也呈现类似趋势,正在为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临床上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最常见,且碘-131(31I)治疗已在分化型甲状腺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利用131I发射的高能β射线来破坏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癌组织及远处转移灶,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31I自消化道进入体内,由血液运输至靶器官,因此其在血液中的蓄积量对外周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直以来,131I治疗剂量以经验为主,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个体化治疗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本文旨在评估(1)首次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外周血的影响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之间的关系;(2)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经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的变化情况;(3)为进一步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课题包括两部分患者:(1)收录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服131I的患者,将其按治疗剂量分为100mCi、150mCi、200mCi三组,分别记录患者131I治疗前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数值,统计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之间的关系。(2)收集既往在我院累计行131I治疗3次,且每次治疗剂量为150mCi的患者,记录患者每次治疗前1周、治疗后1个月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数值变化,研究其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每次治疗后1个月外周血的变化情况。两部分患者独立研究。[结果]1、首次131I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外周血象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计数由治疗前4.92±0.35、6.35± 1.39、249.24±58.33、145.94±11.28,下降为 4.70±0.38、5.02±1.15、197.94±39.01、142.21 ± 11.17,且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治疗后时间的推移,患者外周血计数均有恢复,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RBC、WBC、PLT、Hb计数较治疗后1个月升高,但仍低于治疗前,且WBC、PLT计数与治疗前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RBC、Hb计数较治疗前升高,而WBC、PLT计数仍较治疗前低,且与治疗前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研究外周血的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治疗剂量之间的关系中,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RBC、WBC、PLT、Hb数值的变化均无影响(P0.05)。在治疗后1个月,剂量、年龄分别是PLT、Hb计数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随着剂量的增加,PLT改变值增加;年龄≥45岁与45岁组相比,Hb的改变值降低。在治疗后3个月,剂量、年龄、性别分别是RBC、WBC、PL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随着剂量的增加,RBC改变值增加;年龄≥45岁与45岁组相比,WBC的改变值升高;女性与男性相比,PLT的改变值增加。在治疗后6个月,剂量、性别及年龄分别是WBC、PL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随着剂量的升高,WBC的改变值增加;女性与男性相比,Hb的改变值增加,年龄≥45岁与45岁组相比,Hb的改变值增加。3、随着131I治疗次数(累积剂量)的增加,患者每次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各项指标变化的差值也随之增大。WBC首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的差值分别为0.74±0.92、0.97±0.78、1.25±1.32,PLT首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 3 次治疗的差值分别为 25.84±28.37、33.08±40.53、44.08±35.46;RBC首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的差值分别为0.26±0.23、0.47±0.34、0.54±0.26;Hb首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的差值分别为6.60±6.72、9.48 ± 10.99、12.12±7.84;其中,WBC三次治疗之间变化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LT、RBC、Hb在第3次治疗后的改变量与第1次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 1,P0.0 1);RBC在第2次治疗后的变化值与第1次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首次131I治疗会引起外周血象(RBC、WBC、Hb、PLT)的减少,其中以WBC、PLT的减少最为显著,但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很少引起严重的临床效应,提示131I治疗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2、131I治疗后外周血象在早期易出现较为明显的降低,因此,治疗后1~3个月定期的随访及严格监测外周血象是至关重要的。3、剂量、年龄、性别是影响外周血变化的重要因素,单次剂量越大,外周血象降低更明显;年龄45岁女性患者在治疗早期表现为对射线更敏感,但其恢复较快。年龄≥45岁女性患者则表现为恢复较慢。4、随着累积剂量(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外周血在治疗后早期表现为更易受损,因此对于需要多次行131I治疗的患者,可在治疗前给予升血象药物进行预防,避免出现持续性血小板减低或重度贫血等不良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秋;王治国;张国旭;王言;;碘~(131)治疗6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2 朱红静;刘俊才;马志英;张涛;朱剑峰;李志辉;宋小龙;张鹏;;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规碘131治疗的临床必要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7期

3 李铁军;;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27期

4 刘斌;曾宇;王建涛;赵祯;牟达;匡安仁;;~(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吸收剂量学评价肺安全性[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4期

5 夏长青;雄激素及其受体对造血系统作用的研究[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雄;王丽娟;周晓红;郑芷萍;詹国华;黄如训;;血小板激活因子与性别的关系初探[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左二冬;放射治疗对肿瘤患者造血系统的影响及其相关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0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0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