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PTCD与EBD术前减黄比较的meta分析
【学位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5.8
【部分图文】:
2 Meta 分析结果作者对本次系统分析所纳入的 14 篇文献获取了原文,并从中提了本次研究的基本数据,见特征表 2,原始数据为二分类变量,故应用相对危险比(RR)及 95%可信区间(95%CI)系统分析,而对肿瘤播散数进行描述分析。2.1 安全性分析(PTCD 组与 EBD 组)
森林图 1 减黄成功率(PTCD 组 VS EBD 组)如森林图 1 所示,本次系统分析所纳入的 14 篇研究中,有 10 篇文献研究报道了对可行根治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实行术前减黄成功例数,总体样本量 1065 例,其中 PTCD 组有 440 例,EBD 组有 625 例,对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个研究间同质性良好( P=0.20,I2=26%),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 PTCD 组与 EBD 组对可行根治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减黄中组减黄成功率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21,其 95% CI[1.14,1.29];P<0.00001),PTCD 组减黄成功率显著高于 EBD 组。
如森林图 2 所示,本次系统分析所纳入的有 14 篇研究中,有 12 篇文献研究报道了对可行根治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实行术前减黄过程中发生胆管炎的例数,总样本量 1334 例,其中 PTCD 组有 561 例,EBD 组有 773 例,对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个研究间同质性一般( P=0.20,I2=52%),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PTCD 组与 EBD 组对可行根治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在术前减黄中发生胆管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0.54,其 95% CI[0.35,0.84];P<0.006),PTCD 组胆管炎发生率低于 EBD 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雪;郝杰;陶杰;耿智敏;刘青光;孙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6年10期
2 李志海;;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35期
3 廖均平;黄燕金;梁日光;梁永任;欧光武;刘杰文;;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17期
4 刘庚;王剑雄;孔棣;;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年03期
5 丁国乾;秦鸣放;邹富胜;赵宏志;;两种方式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3年06期
6 彭承宏;;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策略[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7 全志伟;王健东;王忠裕;何振平;姜洪池;秦鸣放;田雨霖;谭毓铨;王贵民;田伏洲;吴志勇;余云;杨福全;梁力建;苗毅;戴存才;郭峰;王宇;;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利弊及合理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年10期
8 姜小清;;浅谈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式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7年03期
9 黄志强;;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我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10 Jun Sakata;Yoshio Shirai;Toshifumi Wakai;Tatsuya Nomura;Eiko Sakata;Katsuyoshi Hatakeyama;;Catheter tract implantation metastases associated with percutaneous biliary drainage for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44期
本文编号:281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