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学位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5.34
【部分图文】:
16图 1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 ROC 曲线图(图 1),出当 NLR 值取 3.3 时,距左上角最近,其灵敏度为 0.829,特异度为 0.727。敏感度及特异度取值最佳。.3 术前高 NLR 值组与低 NLR 值组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的截取值 为 3.3。根据中性粒细胞-淋细胞比率(NLR)截取值 3.3 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NLR<3.3 为低 NLR 组(87),NLR≥3.3 为高 NLR 组(90 例)。 2 低 NLR 值组与高 NLR 值组的临床资料比较(n%)
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分组为横轴,以结肠癌的不同部位的患者在各个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分组中的比例为纵轴,做柱状图(图2)。由表 2 及图 2 可知,高 NLR 值组中肿瘤位于直肠的患者 3 人,肿瘤位于左半结肠的患者 22 人,肿瘤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为 35 人;在低 NLR 值中肿瘤位于直肠的患者 19 人,肿瘤位于左半结肠的患者 22 人,肿瘤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为 23 人,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775)。3.3.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分化程度的关系
20图 4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分组为横轴,以每个肿瘤不同浸润深度的患者在各个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分组中的比例为纵轴,做直方图图(图 4)。由表 2 及图 4 可知,在低 NLR 组中 T1-T2 及 T3-T4 分期组患者分别为 24 人、40 人。与此相反,高 NLR 组中 T1-T2、T3-T4 分期组的患者人数分别为 1 人、59 人。此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永杰;刘海亮;胡明根;赵之明;薛瑞华;刘荣;;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胰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28期
2 金磊;方美群;;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01期
3 胡秦妮;张玉琴;邓芝云;林静;肖娜娜;杨志华;赵晋;哈小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3期
4 郑游冰;赵炜;刘冰;李勇;胡宝山;陆骊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09期
5 金鑫;冯利;李福广;杨成林;王宁;;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年08期
6 李健;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施国海;朱一平;马春光;秦晓健;林国文;肖文军;;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判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06期
7 李坚;潘海燕;蔡潮农;关晓东;李培平;谢玉妍;张百萌;;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智;马晋平;林建伟;陈创奇;蔡世荣;何裕隆;;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9 方海伟;程跃;蒋军辉;沈志久;王国耀;李和明;;p53、Ki67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819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1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