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喉前淋巴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09-16 21:14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喉前淋巴结的转移率和导致其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4月至2018年04月间行甲状腺癌手术,术前穿刺或者术中快速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32例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的颈部中央淋巴结分为喉前淋巴结和其他中央区淋巴结,喉前淋巴结命名为“喉前淋巴结”组,其他中央区淋巴结组以“中央区淋巴结”命名。观察喉前淋巴结检出数目、转移数目及转移率,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多发癌灶、包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32例患者中,喉前淋巴结阳性者13例,喉前淋巴结阴性者19例。喉前淋巴结共检出63枚,平均每位患者检出1.97枚。检出有转移的喉前淋巴结约有14枚,转移率为22.2%(14/63)。喉前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l cm(P=0.03)、多灶(P=0.006)以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5)等因素有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95%CI 0.007-0.314,OR=2.5,P=0.027)是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的意义。喉前淋巴结作为中央淋巴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高的转移率。肿瘤直径、多灶以及非喉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以上特征的PTC患者,手术时应积极探查喉前淋巴结。术中喉前淋巴结转移的明确有助于术者采取积极的手术策略,并指导更为积极的术后随访。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6.1
【部分图文】:

中文,图片,附图


颈部淋巴结分区(图片来源于综述中文献[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松;代文杰;;甲状腺癌德尔法淋巴结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年02期

2 栗晨;王辉;栗玉彬;;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年10期

3 柳桢;王家东;周争;;荧光探测法探测兔甲状腺前哨淋巴结[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04期

4 鄢丹桂;张彬;王军轶;徐震纲;唐平章;;甲状腺乳头状癌cNO患者中央区淋巴转移的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11期

5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2820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20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