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液相芯片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微环境及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探讨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9-17 13:0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PDGF-AA)、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的水平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干细胞在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初治NSCLC患者血清54例及医院同期体检健康人血清18例,采用液相芯片分析(Luminex)方法检测血清中VEGFR1、FAP、PDGF-AA、ALDH1A1的水平,通过比较NSCLC组与健康组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水平的差异以及标记物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干细胞对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结果:(1)NSCLC组血清中VEGFR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FAP、PDGF-AA、ALDH1A1血清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GFR1水平与BMI、胸腔积液量、肿瘤大小、KPS评分、LY%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tage、PLT无显著性关系;FAP水平与KPS评分、LY%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BMI、胸腔积液量、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tage、PLT无显著性关系;PDGF-AA水平与PLT、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BMI、胸腔积液量、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stage、KPS评分、LY%无显著性关系;ALDH1A1水平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BMI、胸腔积液量、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stage、KPS评分、LY%、PLT无显著性关系;(3)VEGFR1水平与BMI(r=-0.328,p=0.016)、KPS(r=-0.369,p=0.006)、LY%(r=-0.345,p=0.011)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r=0.472,p=0.000)呈正相关;FAP水平与KPS评分(r=-0.324,p=0.017)呈负关性;PDGF-AA与血小板计数(r=0.583,p=0.000)、远处转移(r=0.356,p=0.003)呈正相关;ALDH1A1与远处转移(r=0.468,p=0.000)、肿瘤大小(r=0.845,p=0.000)呈正相关;(4)NSCLC患者血清中ALDH1A1与PDGF-AA水平呈正相关(r=0.479,p=0.000),VEGFR1、FAP分别与ALDH1A1、PDGF-AA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SCLC血清PDGF-AA、FAP、ALDH1A1水平高于正常人,提示上述标记物可能在NSCLC中过表达,VEGFR1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LDH1A1与PDGF-AA均与远处转移有关,且两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且两者可能是通过相同或相似的机制或信号通路促进肺癌的侵袭和转移;VEGFR1、FAP间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各因子在肺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通过不同作用机制,促进或抑制肺癌的转移。ALDH1A1和PDGF-AA两者的相关性可能为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提供新的试验依据,并为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4.2
【部分图文】:

示意图,靶点,敏感性,示意图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NTRK1 有抑制作用【11】。针对 NDNB 对肺癌的敏感性,Nishijima 细胞系中评估其抗肿瘤作用,并希望找出与 NDNB 敏感性相关的 m结果发现,VEGFR、FGFR 和 PDGFR 家族激活与 NDNB 敏感性之间无过分析抗性和敏感细胞株的 miRNA 差异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蛋 miR-200b 或 miR-141 可增强 A549 和 PC1-R 抗性细胞株对 NDNB 的敏-200/ZEB 可能是影响 NSCLC 细胞株敏感性的重要标记物【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仲品;;胃癌与干细胞、肿瘤干细胞[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刘芳;赵秀兰;孙保存;墨晶;林贤;董学易;;两种肿瘤干细胞球培养方法的比较[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年11期

3 孔泽;汪建林;于静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肿瘤干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8年04期

4 詹晓勇;朱庆义;;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8年02期

5 潘有礼;赵成建;赵玉伟;;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8年04期

6 ;肿瘤干细胞可被药物逆转[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年01期

7 ;日本开发出恶性肿瘤干细胞检出技术[J];分析测试学报;2017年05期

8 熊思会;万莎;谭溧;卢小路;石梦莹;刘丽;徐海波;;中医药调控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7年10期

9 涂艳阳;王震;张永生;王j;;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通路[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11期

10 白家璐;杨玉清;姚宏;;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刚;杜建忠;;肿瘤干细胞靶向聚合物囊泡[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B:生物大分子[C];2017年

2 郭凯;郭坤元;鲍扬漪;牛伶;;以肿瘤干细胞为靶的静息治疗[A];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论文集[C];2015年

3 陆士新;;肿瘤干细胞及其对肿瘤治疗理念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4 胡以平;;关于肿瘤干细胞问题的一些思考[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甄红英;王淑玲;;力达霉素抑制肿瘤干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金润铭;;肿瘤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点[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张宏权;;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8 郎靖瑜;;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新策略[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志谦;;靶向肿瘤干细胞药物研究的策略和进展[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10 汤永民;;肿瘤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超;三成肿瘤可预防,三成肿瘤可通过早诊断治愈[N];保健时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家振;全球癌症药物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N];中国经营报;2017年

3 王泽锋;新型抗体可对肿瘤“双抑制”[N];健康报;2017年

4 记者 耿倩 通讯员 王一;肿瘤干细胞放疗抵抗机制有了新思路[N];科学导报;2017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像“打靶”一样攻击肿瘤干细胞[N];深圳特区报;2015年

6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南癌症中心 余时沧;靶向肿瘤干细胞 老兵有新传[N];健康报;2014年

7 记者 蓝建中;灭肿瘤干细胞有望根治癌症[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记者 杨帆 实习生 杨周;“肿瘤干细胞研究”在渝实施[N];重庆日报;2009年

9 何雷;“973”计划肿瘤干细胞项目启动[N];健康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枫 通讯员 黄金娟 陈捚;广东院士研究成果将影响癌症治疗策略[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宾;纳米粒子靶向荧光成像及协同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陆欢;SMOC-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功能及其肿瘤干细胞相关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齐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张丰;癌变机理新假说及其初步验证[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刘坤;腺样囊性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D];四川大学;2005年

6 刘春芳;多种类型的肿瘤可以起源于骨髓细胞[D];复旦大学;2006年

7 卫旭东;人喉癌Hep-2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的识别与鉴定[D];复旦大学;2007年

8 陈伟;前列腺癌Du145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相关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肖其华;TIMP-2基因转染对C6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沈罡;脑胶质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耿佳;多功能钌基纳米平台控制释放药物对肿瘤同步成像与治疗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2 陈碧云;液相芯片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微环境及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探讨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18年

3 肖旭;阿托伐醌对人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8年

4 田格尔;负载肿瘤干细胞DRibbles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倪卫东;LETM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6 王心怡;RGD肽对喉癌肿瘤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7 刘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外泌体增强肿瘤细胞放疗抵抗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蒋凤成;低温等离子体对肿瘤干细胞的杀伤效果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计天驹;肿瘤干细胞DC疫苗与抗PD-L1抗体联用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颜道宇;Cdc6参与肿瘤细胞干性及去甲斑蝥素诱导肿瘤干细胞凋亡[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2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