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生存随访与预后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10-11 20:12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是具有独特临床生物学行为的侵袭亚型,因缺乏靶点(ER、PR、HER-2的表达)而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三阴性乳腺癌与其它亚型(luminal和HER-2阳性)的乳腺癌相比,整体预后不良,部分TNBC生长快、侵袭性强、化疗耐药、预后差,但也有一部分TNBC预后良好。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异质性原因尚不清楚。本项研究拟根据我院乳腺外科乳腺癌随访病例库数据,回顾性分析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三阴性乳腺癌深入研究的基础依据。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主要研究TNBC与其它亚型(luminal和HER-2阳性)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包括对发生频率、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1-2级和3级的比率、临床分期的比较。第二部分是对TNBC和其它亚型OS和DFS的比较。第三部分对TNBC与其它亚型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各指标死亡率的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是对TNBC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的中位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收集2006年8月至2014年10月军事科学院附属第307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随访病例库数据,经病理诊断证实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标准化手术治疗的74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的临床数据,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划分为三阴组,将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划分为非三阴组,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3年无病存活的划分为预后良好组,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的划分为预后不良组。通过对三阴组和非三阴组的流行病学特征、生存情况、死亡病例的分析以及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特征比较,回顾性的分析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对患者随访采用信件、门诊复查、电话等随访方式,随访日期截止至2017年10月,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生存情况以及复发、转移等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对临床病理数据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描述,用χ~2检验比较三阴组和非三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通过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绘制生存曲线,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三阴组和非三阴组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阴组和非三阴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746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0例(13.4%),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46例(86.6%)。(1)两组在发病年龄比较中,三阴性乳腺癌中位发病年龄为48岁,非三阴性乳腺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3岁。三阴组中35岁患者比例为12%,明显高于非三阴组的比例(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2)两组在组织学分级比较中,三阴组组织学分级为III级患者(55%)明显高于非三阴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两组在临床分期的比较中,三阴组临床分期0+I期及II期患者比例为83%,III期为17%,非三阴组0+I期及II期患者比例为87.5%,III期为12.5%。两组均以0+I期及II期患者居多,三阴组III期患者高于非三阴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86)。2.三阴组和非三阴组3年、5年DFS、OS比较。三阴组3年、5年DFS为81%、67.1%,明显低于非三阴组(89.3%、7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三阴组3年、5年OS为89%、74.4%,也明显低于非三阴组(93.7%,8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阴组相对非三阴组预后较差。3.三阴组和非三阴组死亡病例比较。87例死亡病例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4例,占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24%,中位发病年龄为53岁,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3例,占总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9.8%,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1)三阴组死亡病例中35岁患者比例(16.7%)明显高于非三阴组(1.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三阴组中各年龄段死亡率均较非三阴组高,且三阴组中35岁死亡率(33.3%)要显著高于非三阴组(2.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2)三阴组死亡病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与非三阴组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P=0.286),死亡率的比较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P=0.484)。但在三阴组及非三阴组中组织学分级为III级的死亡率(25.5%,23.4%)均高于I+II级的患者(22.2%,7.4%)。三阴组及非三阴组中临床分期为III期死亡患者比例(54.2%,55.6%)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分期的患者(45.8%,44.4%),III期患者的死亡率(76.5%,43.2%)也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分期的患者(25.3%,9.7%)。4.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临床特征比较。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预后良好的有81例(81%),预后不良的有19例(19%)。(1)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发病年龄的比较中,预后良好组35岁的患者占9.8%,35-50岁的患者占38.3%,均低于预后不良组(21.1%,4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35岁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比例(33.3%)要明显高于35-50岁(16.3%)及50岁患者(14.3%);(2)两组在组织学分级比较中,预后良好组组织学分级III级患者比例(55.6%)和预后不良组(52.6%)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组织学分级为III级的患者(55.6%,52.6%)均高于I+II级的患者(44.4%,47.4%),组织学分级I+II级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比例为20%,III级为18.2%。(3)两组在临床分期的比较中,预后良好组临床分期为III期的患者(9.9%)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47.4%),0+I期患者(42.0%)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分期III期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比例(52.9%)明显高于0+I期及II期患者(2.9%,18.8%);(4)本组资料中TNBC患者淋巴结阳性率为55%。两组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比较中,预后良好组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48.1%)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比例(29.1%)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6.7%)。结论:本组研究中,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3.4%,中位发病年龄为48岁,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具有组织学分级差、临床分期晚、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3年、5年DFS、OS均较非三阴性乳腺癌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学位单位】:军事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7.9
【部分图文】:
军事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81.0%,OS 为 89%;随访 5 年,27 例发生复发转移和死亡,其中 21 例死 DFS 为 67.1%,OS 为 74.4%。非三阴组 3 年内 69 例发生复发转移和死 41 例死亡,3 年 DFS 为 89.3%,OS 为 93.7%;随访 5 年,110 例发生复死亡,其中 59 例死亡,5 年 DFS 为 79.9%,OS 为 89.2%。Log—rank 检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得出三阴组 3 年、5 年的 DFS 和 OS 均显著低于非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见图 1、图 2)
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得出三阴组 3 年、5 年的 DFS 和 OS 均显著低于非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见图 1、图 2)图 1 三阴组和非三阴组 3 年、5 年 DFS 比较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7061
【学位单位】:军事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7.9
【部分图文】:
军事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81.0%,OS 为 89%;随访 5 年,27 例发生复发转移和死亡,其中 21 例死 DFS 为 67.1%,OS 为 74.4%。非三阴组 3 年内 69 例发生复发转移和死 41 例死亡,3 年 DFS 为 89.3%,OS 为 93.7%;随访 5 年,110 例发生复死亡,其中 59 例死亡,5 年 DFS 为 79.9%,OS 为 89.2%。Log—rank 检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得出三阴组 3 年、5 年的 DFS 和 OS 均显著低于非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见图 1、图 2)
间生存曲线的比较,得出三阴组 3 年、5 年的 DFS 和 OS 均显著低于非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见图 1、图 2)图 1 三阴组和非三阴组 3 年、5 年 DFS 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明华;阳泽龙;胡朔枫;黄焰;郝文德;;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空军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2 倪晨;李婷;吴振华;胡夕春;;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4年04期
3 梁奋莉;曹伟;李林瑞;王茁;王一理;;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2期
4 张毅;张颖;修海清;李玉军;王海波;梁军;;三阴性乳腺癌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2期
5 侯净;郭小毛;冯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肿瘤治疗的相关性[J];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11期
6 王周权;王学良;;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5期
7 左铁;李远华;郑斌;;90例乳腺癌与患病年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07期
8 杨渊;刘胜春;;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年07期
9 张清媛;;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和治疗对策[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年10期
10 袁中玉;王树森;高岩;苏争艳;罗文标;管忠震;;30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癌症;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837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3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