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融合蛋白PTEN-L-p53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发布时间:2021-03-18 18:38
  PTEN是一个常见的肿瘤抑制因子,其磷酸酶活性能够对PIP3进行去磷酸化以抑制AKT的活性。PTEN-Long(PTEN-L)是PTEN的一个亚型,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其N端173个氨基酸(PTEN-L leader)具有潜在的分泌信号。与经典的PTEN不同的是,PTEN-L不仅能够从细胞中分泌出来,还能再次进入其它细胞内发挥PTEN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该特点可以应用于蛋白治疗临床疾病以代替传统的DNA或者RNA载体运输外源性基因进行基因治疗。在该研究中,我们将PTEN-L leader与另一个肿瘤抑制因子TP53嵌合,经过转录翻译后形成融合蛋白PTEN-L-p53。我们在已过表达PTEN-L-p53的HEK293T细胞的培养基中检测到该融合蛋白的存在,因此,PTEN-L-p53能够像PTEN-L一样从细胞内分泌出来。利用PTEN-L-p53的分泌性,我们采用超滤管对含有融合蛋白的培养基进行超滤浓缩(CFPCM),然后把CFPCM加入U251细胞(TP53R273H,p53突变)中,进而显著地抑制了该细胞的活性。由于PTEN-L-p53基因中包含的PTEN-L lea...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融合蛋白PTEN-L-p53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融合PTEN-Lleader与TP53获得PTEN-L-p53

序列,质粒,测序


图 4.2 构建 pSecTag2 A-PTEN-L-p53 质粒。(A)酶切鉴定 pSecTag2 A- PTEN-L-p53 质粒,在 1800 bp 附近出现 PTEN-L-P53 条带;1 和 2,pSecTag2 A-PTEN-L-p53 质粒,两个生物学重复;3 和 4,pSecTag2 A 空载体,两个生物学重复;M,DNA ladder。(B)正向测序结果显示 PTEN-L leader 序列全部正确。(C)正向测序结果显示 TP53 序列中第 2个密码子发生了同义突变,谷氨酸 GAG 突变成了 GAA。4.3 构建 pcDNA3.1-TP53 质粒通过 PCR 技术获得 TP53(图 4.3A)后,其上游酶切位点为 HindIII,下游酶切位点为 xhoI,然后将其连接到 pcDNA3.1(+)表达载体上,使用 TAKARA 公司的 HindIII及 xhoI 快切酶对该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正确(图 4.3B)。酶切鉴定后,将正确的质粒送生工测序公司测序 TP53 的正向测序结果显示基因序列发现第 6 个碱基 G 突变成 A, 即谷氨酸 GAG 突变成 GAA,视为氨基酸发生同义突变(图 4.3C)。因突变并不会影响氨基酸的特性,则将继续使用该基因进行特性及功能探讨。

序列,质粒,载体


图 4.3 构建 pcDNA3.1-TP53 质粒。(A)PCR 扩增 TP53 基因,在 1200 bp 左右出现 TP5基因的条带;1 和 2,两个生物学重复。(B) 酶切鉴定 pcDNA3.1-TP53 质粒,在 2000 b附近出现 PTEN-L-P53 条带;1,pcDNA3.1(+)空载体;2,3,4 和 5,pcDNA3.1-TP5质粒,四个生物学重复。(C)正向测序结果显示 TP53 序列中第 2 个密码子发生了同义突变,谷氨酸 GAG 突变成了 GAA。4.4 PTEN-L-p53 在 HEK293T 细胞中过表达PTEN-L leader 也许能够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载体将 p53 直接传送至靶细胞从而发挥 p53 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将 PTEN-L leader 与野生型 TP53 基因通过 PCR 技术进行融合,形成融合基因 PTEN-L-p53。PTEN-L-p53 基因连接到 pSecTag2 A 载体上,该载体上含有翻译起始密码子 ATG,因此,我们在设计引物时并没有修改 PTEN-Lleader 的起始密码子 CTG。除此以外,pSecTag2 A 载体中包含一个鼠源的 Ig 信号肽 (ISP),连入PTEN-L-p53 后,加在融合基因的 N 端,能够促进该融合蛋白的分泌。pSecTag2A 中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 PTEN translational isoform has PTEN-like activity[J]. Xie Zhang,Bowei Yin,Fangfang Zhu,Guochang Huang,Ho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15(05)



本文编号:3088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088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