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4:50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世界肿瘤第五位,而其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因此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绝大多为进展期胃癌,伴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风险,生存率不足20%。然而,早期确诊的病人大多数可通过内镜或手术切除,然后进行放疗和化疗,从而使5年生存率达到90%。此外,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等,由于缺乏肿瘤靶向性、存在全身系统性毒性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的应用及疗效。因此,对于实现胃癌精准治疗,寻找早期诊断方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生物这一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医学可以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许多潜在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优势:1)纳米颗粒可以被生物分子功能化,使其能够靶向肿瘤组织,定位于目标病灶;2)纳米颗粒通常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包裹或添加配方来克服普通化疗药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的问题;3)纳米颗粒具有新颖的物理性质,如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等,可用于生物成像;4)纳米颗粒通常由数千个具有高表面积的物质组成,因此可以携带更高的治疗载荷,对肿瘤组织杀伤更为严重;5)纳米颗粒可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03-2007年间按性别分列的胃癌发病率

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EPR效应示意图

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荧光RGD-CuS-Cy5.5纳米粒子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sentinel lymph node detection in gastric cancer: A pilot study[J]. Quirijn RJG Tummers,Leonora SF Boogerd,Wobbe O de Steur,Floris PR Verbeek,Martin C Boonstra,Henricus JM Handgraaf,John V Frangioni,Cornelis JH van de Velde,Henk H Hartgrink,Alexander L Vahrmeij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13)
[2]New blood markers detection technology: A leap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J]. Maneesh K Beeharry,Wen-tao Liu,Min Yan,Zheng-gang Zh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03)



本文编号:3319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319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