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D4蛋白抑制TGF-β/Smad信号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4-16 18:31
肝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而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TGF-β在肝癌发展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它能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等。TEAD4属于TEAD转录因子家族,主要通过结合YAP/TAZ等转录辅助因子来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TEAD和YAP蛋白可以与Smad蛋白结合,然而TEAD4在TGF-β信号调控和Smad蛋白诱导的基因转录调控中的功能需要更深入研究。本论文研究发现:过量表达TEAD4蛋白可以抑制TGF-β信号,并在基因组范围内抑制TGF-β靶基因的表达;TEAD4通过抑制Smad蛋白的转录调控活性而减弱TGF-β诱导的靶基因表达;功能上,TEAD4抑制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有趣的是,无论是野生型还是不与YAP结合的突变体TEAD4,都能抑制TGF-β信号、Smad蛋白的转录活性、靶基因表达,以及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因此,本论文研究阐明了TEAD4蛋白能以不依赖YAP的方式抑制TGF-β/Smad信号的作用与分子机制,以及这种调控作用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肝癌的简介
1.2 TGF-β细胞因子
1.3 TEAD家族转录因子
1.4 TEAD和 TGF-β在肝癌中的作用
1.5 TEAD蛋白和TGF-β信号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材料
2.1.3 主要细胞及病毒
2.2 方法
2.2.1 主要试剂配制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换液
2.2.4 细胞传代
2.2.5 细胞冻存
2.2.6 细胞计数
2.2.7 RNA提取、逆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
2.2.8 RNA-Seq
2.2.9 免疫共沉淀
2.2.10 Western blot
2.2.1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2.2.12 细胞迁移
2.2.13 基质胶侵袭
2.2.14 细胞增殖
2.2.15 质粒构建
2.2.1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TEAD4 蛋白抑制TGF-β信号
3.1 TEAD蛋白抑制TGF-β信号
3.2 全基因组范围检测TGF-β靶基因表达
3.3 TEAD4 蛋白抑制Smad蛋白的转录调控活性
3.4 TEAD蛋白可以和Smad相互作用
3.5 TEAD4 抑制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3.6 讨论
第四章 TEAD4以YAP非依赖的方式抑制TGF-β信号
4.1 不结合YAP蛋白的TEAD4 点突变体质粒的构建和验证
4.2 TEAD4以YAP非依赖的方式抑制TGF-β信号和Smad转录活性
4.3 TEAD4 点突变抑制TGF-β诱导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1633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肝癌的简介
1.2 TGF-β细胞因子
1.3 TEAD家族转录因子
1.4 TEAD和 TGF-β在肝癌中的作用
1.5 TEAD蛋白和TGF-β信号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材料
2.1.3 主要细胞及病毒
2.2 方法
2.2.1 主要试剂配制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换液
2.2.4 细胞传代
2.2.5 细胞冻存
2.2.6 细胞计数
2.2.7 RNA提取、逆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
2.2.8 RNA-Seq
2.2.9 免疫共沉淀
2.2.10 Western blot
2.2.1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2.2.12 细胞迁移
2.2.13 基质胶侵袭
2.2.14 细胞增殖
2.2.15 质粒构建
2.2.1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TEAD4 蛋白抑制TGF-β信号
3.1 TEAD蛋白抑制TGF-β信号
3.2 全基因组范围检测TGF-β靶基因表达
3.3 TEAD4 蛋白抑制Smad蛋白的转录调控活性
3.4 TEAD蛋白可以和Smad相互作用
3.5 TEAD4 抑制TGF-β诱导的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3.6 讨论
第四章 TEAD4以YAP非依赖的方式抑制TGF-β信号
4.1 不结合YAP蛋白的TEAD4 点突变体质粒的构建和验证
4.2 TEAD4以YAP非依赖的方式抑制TGF-β信号和Smad转录活性
4.3 TEAD4 点突变抑制TGF-β诱导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1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7916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