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纳米诊疗体系的构筑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10-02 03:50
癌症的单一治疗方式并不能完全消除肿瘤和抑制癌细胞的转移,且长期使用抗癌药物会引发抗药性,这导致了化疗在后期治疗中会逐渐失效。为克服这一缺点,多模态成像指导的联合诊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临床公认的微创光疗法,已经用于了癌症的治疗。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光敏剂可以激活产生能够杀死癌细胞的活性氧,从而实现肿瘤处的特异性治疗,并且副作用小。与此同时,光热治疗(PTT)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非入侵肿瘤治疗方法,也能够克服光动力治疗的一些局限性,通过光热转换剂在肿瘤处的升温,达到对肿瘤细胞的热消融,从而有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目前生物成像技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提供各种生物实体的详细可视化信息,并实时监视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由于其成像质量高、灵敏度好、高成像深度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成像方式相比NIR-II荧光成像具有成像成本低,操作简单,范围广,高选择性等诸多优势。光声成像(PAI)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具有高超声分辨率和强大的光吸收对比度,可以克服分辨率和常规荧光成像技术的深度限制。PAI可以进一步提供具...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动力治疗(PDT)
1.2.1 光敏剂的发展
1.3 光热治疗
1.3.1 无机光热纳米材料
1.3.2 碳纳米材料
1.3.3 硫化物纳米材料
1.3.4 基于小分子的光热剂
1.4 生物成像技术
1.4.1 近红外二窗成像
1.4.2 光声成像
1.4.3 光声造影剂的发展
1.5 癌症单一疗法的现状
1.6 纳米技术在多模态协同治疗中的优势
1.6.1 纳米诊疗剂的构建
1.6.2 纳米染料的有机沉淀
1.7 DPP的研究现状
1.8 本文设计思路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DPP的近红外二窗荧光小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及操作流程
2.2.2 目标产物以及合成路线
2.2.3 DPP-BDT的合成制备
2.2.4 DPP-BDT的摩尔质量测试
2.2.5 DPP-BDT纳米粒子的合成
2.2.6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2.2.7 DLS粒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TEM透射电镜测试
2.2.8 DPP-BDT纳米粒子水溶液的光热转换效果
2.2.9 研究溶液的光热稳定性
2.2.10 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
2.2.11 光动力性能测试
2.2.12 二窗荧光成像性能测试/穿透深度试验
2.2.13 光声成像性能测试
2.2.14 细胞实验
2.2.15 活体成像实验
2.2.16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实验
2.3 结果分析
2.3.1 DPP-BDT的结构表征
2.3.2 光热效果分析
2.3.3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2.3.4 成像测试效果
2.3.5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PP的聚合物光纳米诊疗体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操作规程
3.2.2 合成路线
3.2.3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3.2.4 DLS粒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TEM透射电镜测试
3.2.5 研究DPP-BN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的光热性能
3.2.6 研究溶液的光热稳定性
3.2.7 二窗荧光成像性能测试/穿透深度试验
3.2.8 光声成像性能测试
3.2.9 细胞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PP-BN的合成与表征
3.3.2 DPP-BN NPs的光热性能测试
3.3.3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3850039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动力治疗(PDT)
1.2.1 光敏剂的发展
1.3 光热治疗
1.3.1 无机光热纳米材料
1.3.2 碳纳米材料
1.3.3 硫化物纳米材料
1.3.4 基于小分子的光热剂
1.4 生物成像技术
1.4.1 近红外二窗成像
1.4.2 光声成像
1.4.3 光声造影剂的发展
1.5 癌症单一疗法的现状
1.6 纳米技术在多模态协同治疗中的优势
1.6.1 纳米诊疗剂的构建
1.6.2 纳米染料的有机沉淀
1.7 DPP的研究现状
1.8 本文设计思路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DPP的近红外二窗荧光小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及操作流程
2.2.2 目标产物以及合成路线
2.2.3 DPP-BDT的合成制备
2.2.4 DPP-BDT的摩尔质量测试
2.2.5 DPP-BDT纳米粒子的合成
2.2.6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2.2.7 DLS粒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TEM透射电镜测试
2.2.8 DPP-BDT纳米粒子水溶液的光热转换效果
2.2.9 研究溶液的光热稳定性
2.2.10 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
2.2.11 光动力性能测试
2.2.12 二窗荧光成像性能测试/穿透深度试验
2.2.13 光声成像性能测试
2.2.14 细胞实验
2.2.15 活体成像实验
2.2.16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实验
2.3 结果分析
2.3.1 DPP-BDT的结构表征
2.3.2 光热效果分析
2.3.3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2.3.4 成像测试效果
2.3.5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PP的聚合物光纳米诊疗体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操作规程
3.2.2 合成路线
3.2.3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3.2.4 DLS粒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TEM透射电镜测试
3.2.5 研究DPP-BN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的光热性能
3.2.6 研究溶液的光热稳定性
3.2.7 二窗荧光成像性能测试/穿透深度试验
3.2.8 光声成像性能测试
3.2.9 细胞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PP-BN的合成与表征
3.3.2 DPP-BN NPs的光热性能测试
3.3.3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3850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8500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