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1A和CD133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06 11:27
本文关键词:ARID1A和CD133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肝细胞肝癌 ARID1A CD133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背景肝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高居第三位,而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中最主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在原发性肝癌中所占比例达90%以上,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是多基因、多途径、多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HCC早期诊断难及术后复发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主要障碍。虽然少数患者得到早期确诊,及时手术并且获得较长的生存机会,但是总体上HCC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可能性达80%以上。针对基因突变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解决HCC高复发率的关键所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活动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转录蛋白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在细胞分化、增殖及DNA修复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AT丰富结构域1A(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A,ARIDl A)基因是SWI/SNF染色体重塑复合物当中的重要成员,定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1p36.11,其编码蛋白质由228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240×103。研究已经证实,染色质重塑异常导致基因表达紊乱可以引发多种疾病。亦有报道ARIDl A基因突变导致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引发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种恶性肿瘤。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已经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CD133蛋白作为细胞表面标志物之一,可被用来检测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其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是一个5次跨膜糖蛋白,由86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120×103。相关研究发现,CD133蛋白不仅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而且CD133阳性肿瘤细胞具有肿瘤起源细胞的特征,其表达量随着细胞的分化而迅速下调。因此ARID1A和CD133蛋白亦可能作为HCC发生过程当中的一个靶点,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目的探究ARID1A和CD133两种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9-06/2012-05入院手术切除的HCC标本93例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adjacent normal liver tissue,ANLT)90例、远癌组织69例,将其分为三组:肝癌组、癌旁组(距癌灶距离2cm)、远癌组(距癌灶距离5c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蛋白ARID1A和CD133在HCC、ANLT、远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远期随访,记录疾病进展和死亡时间。分析ARID1A、CD133蛋白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HCC标本中ARID1A、CD1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0%(27/93)、49.5%(46/93)。ARID1A表达水平在HCC中明显低于ANLT及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在HCC中明显高于ANLT及远癌组织。ARID1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脉管侵犯相关(P㩳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P㧐0.05)。CD133蛋白的表达与HBs Ag阳性、脉管侵犯、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㩳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P㧐0.05),且ARID1A与CD133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γ=-0.064,P㧐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RID1A低表达及CD133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此外,肿瘤大小、脉管侵犯、组织分化程度、肝硬化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㩳0.05)。ARID1A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3个月和55个月;阴性表达组分别为26个月和34个月,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CD133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28个月和37个月;阴性表达组分别为43个月和57个月,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肝硬化、分化程度和CD133表达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P㩳0.05),而肝硬化、分化程度、ARID1A表达和CD133表达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P㩳0.05)。结论ARID1A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脉管侵犯相关,ARID1A阳性表达者比阴性表达者有更好的预后;CD133蛋白表达与HBs Ag阳性、脉管侵犯、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CD133阳性表达者比阴性表达者预后差。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ARID1A CD133 免疫组织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7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12-13
- 前言13-15
- 材料与方法15-20
- 结果20-24
- 讨论24-34
- 结论34-35
- 附图35-37
- 参考文献37-40
- 综述40-54
- 参考文献50-54
- 人简历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新,耿小平;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2 季伟,王慧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肝细胞肝癌153例临床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6期
3 陈孝平;张志伟;杨甲梅;沈锋;;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8年06期
4 董硕;谢广茹;吴雄志;;男性肝细胞肝癌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08期
5 陈孝平;张志伟;杨甲梅;沈锋;;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年02期
6 郭洪生;杜智;高英堂;薛春祥;张勤;朱争艳;王伟丽;;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9年08期
7 陈孝平;张志伟;杨甲梅;沈锋;;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年01期
8 徐霁;;多齿针大剂量乙醇消融治疗直径5.0cm以内的肝细胞肝癌[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9 张国强;杨定华;李相z,
本文编号:526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260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