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表面GRP78与CRAF作用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耐药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细胞表面GRP78与CRAF作用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耐药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GRP78 肝癌细胞 CRAF 索拉非尼 耐药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表面GRP78和CRAF相互作用情况,确定GRP78和CRAF在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根据肿瘤细胞表面GRP78和CRAF表达的不同,采取差异性的治疗方案,为肝细胞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选择方案的潜在标志物。方法选择对索拉非尼敏感的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为研究对象,进行下列研究:1.建立获得性耐药的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对耐药性细胞系进行鉴定。显微镜下观察比较Hep G2和HepG2-SR两种细胞的形态差异;通过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epG2-SR细胞的侵袭能力。用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0,1,5,10μΜ)的处理HepG2-SR细胞,应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索拉非尼的反应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SR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HepG2-SR细胞中CRAF的表达。2.GRP78和CRAF在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检测HepG2-SR细胞中GRP78和CRAF的表达水平,在HepG2-SR细胞中用sh RNA分别下调GRP78和CRAF,通过MTT法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SR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体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SR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3.证实HepG2-SR细胞表面GRP78和CRA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在HepG2-SR细胞中共转入p EGFP-N1-GRP78、p Ds Red-CRAF两种质粒,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证实GRP78和CRAF在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分离并提取HepG2-SR细胞膜蛋白,用GST-pulldown实验检测HepG2-SR细胞膜提取物中GRP78和CRAF在体外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GRP78和CRAF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果1.HepG2-SR细胞为索拉非尼耐药细胞,可用于后续实验。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epG2-SR细胞的侵袭性更强。用索拉非尼(0,1,5,10μΜ)处理Hep G2和HepG2-SR,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epG2-SR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高于其对应的肝癌细胞Hep G2;MTT实验结果显示,HepG2-SR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强于Hep G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epG2-SR抵抗凋亡的能力比Hep G2强;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Hep G2细胞中CRAF的表达与索拉非尼的作用浓度呈负相关,而HepG2-SR细胞中CRAF的表达没有变化。2.GRP78和CRAF的高表达均能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耐药性。Western实验结果显示,HepG2-SR细胞中GRP78和CRAF均高表达。用sh RNA的方法分别下调HepG2-SR细胞中GRP78和CRAF,再用索拉非尼(0,1,5,10μΜ)的处理,MTT实验结果显示,HepG2-SR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用5μΜ索拉非尼处理,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epG2-SR的克隆形成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3.HepG2-SR细胞表面GRP78和CRAF存在相互作用。HepG2-SR细胞中共转入p EGFP-N1-GRP78、p Ds Red-CRAF两种质粒,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RP78和CRAF共表达于HepG2-SR细胞表面和胞浆中,且细胞表面明显多于胞浆。GST-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GRP78和CRAF体外存在直接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GRP78和CRAF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论1.GRP78和CRAF的高表达均能促进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耐药。2.HepG2-SR细胞表面GRP78和CRAF存在相互作用。
【关键词】:GRP78 肝癌细胞 CRAF 索拉非尼 耐药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论著摘要6-8
- 英文缩略语表8-9
- 前言9-11
- 实验材料和方法11-18
- 实验结果18-25
- 讨论25-28
- 结论28-29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29-30
- 参考文献30-34
- 附录34-47
- 一、文献综述 GRP78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34-44
- 参考文献39-44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44-45
- 三、致谢45-46
- 四、个人简介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丽;程刚;;多靶点抗肿瘤新药索拉非尼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年03期
2 张小丽;王鸿;;索拉非尼及其抗肿瘤作用[J];安徽医药;2008年03期
3 崔瑶;罗荣城;李爱民;崔斐;;索拉非尼联合肝素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4 逯华;陈日新;;多激酶抑制药索拉非尼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孙敏;魏红涛;蔡进;吉民;;索拉非尼的合成[J];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6 郭玉峰;;索拉非尼的最近研究概况[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05期
7 陈金麟;李铁;张沂平;;索拉非尼临床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09年08期
8 叶丽芬;张春红;;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22期
9 刘健颖;唐伟方;陆涛;;索拉非尼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0年04期
10 刘韬;林子超;陈倩超;魏雪;黄伟强;黄红兵;;索拉非尼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分析与防治[J];今日药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觐云;陈悦;;索拉非尼最新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韬;林子超;陈倩超;魏雪;黄伟强;黄红兵;;索拉非尼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分析与防治[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哲;张阳;吴涛;;索拉非尼联合伊立替康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抑制作用的时序性依赖机制探索与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4 李珍;;索拉非尼治疗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庄莉;俞军;吴健;张珉;沈恬;蒋国平;郭华;郑树森;;肝癌肝移植术后预防性服用索拉非尼有效改善受者生存[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李珍;刘红丽;张宁;;索拉非尼治疗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A];2012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郑家平;邵国良;罗君;陈玉堂;姚征;曾晖;郝伟远;;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安全性和生存因素分析[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淼;;索拉非尼常见不良反应及对策[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9 赵振宇;戈伟;;索拉非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A];第二届湖北省肿瘤靶向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选[C];2007年
10 成炳祥;方煊;朱承良;娄s,
本文编号:53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3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