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Bmi1在口腔舌鳞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干预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20:01

  本文关键词:Bmi1在口腔舌鳞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干预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舌鳞状细胞癌 Bmi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摘要】:Bmi1基因(B lymphoma Mo-MLV insertion region 1 homolog,Bmi1)属于核染色质调控因子多梳基因(Polycomb group,Pc G)家族,主要通过染色质结构的改变来调控基因的转录后沉默,直接参与细胞周期、凋亡和衰老的调控,与干细胞稳态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来,大量研究证实Bmi1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因此其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并且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但是目前其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情况少有报道。为了研究Bmi1在舌鳞癌中相关生物学作用,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目的:阐明Bmi1在舌鳞癌细胞系和临床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索以Bmi1为靶向的小分子抑制剂抗口腔鳞癌治疗的有效性,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基础。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i1和Ki67在舌鳞癌组织及正常舌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mi1的表达水平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2、利用si RNA抑制舌鳞癌细胞中Bmi1的表达,通过MTT、Western blot、迁移试验、实时定量RT-PCR等实验分析其对舌鳞癌细胞的增值、凋亡、迁移、衰老、克隆形成率等相关生物学作用的影响。3、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和Na B处理舌鳞癌细胞后,观察其对舌鳞癌细胞相关生物学特征的影响。4、通过构建动物模型观察Bmi1基因沉默和Na B腹腔给药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通过q-PCR结果显示,除Tca8113细胞系外Bmi1的m RNA水平与正常舌粘膜组织相比,在Cal27、SCC9、SCC25、HN4、HN6、HN12细胞中分别提高大约3.45、3.71、3.57、8.42、5.82和6.21倍(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证实除了Tca8113外,Bmi1在TSCC细胞系中呈高表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mi1稳定并主要表达于三种细胞系的细胞核当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2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36例Bmi1呈强阳性表达(69.2%);16例舌正常黏膜组织中13例Bmi1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81.3%)。因此,Bmi1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舌体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在研究的5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中Bmi1表达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局部浸润、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3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Bmi1表达与Ki67表达显著相关(P=0.0384);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对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Bmi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log-rank,P=0.0179)。2、Bmi1基因沉默显著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诱导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舌鳞癌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CD44+CD133+双阳性细胞亚群比例、诱导细胞衰老、增强顺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3、HDACi TSA和Na B能够有效抑制舌鳞癌细胞中Bmi1的表达。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以及CD44+CD133+双阳性细胞亚群比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衰老并且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获得了与Bmi1基因沉默相类似的表型变化。但是也不完全一致,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TSA处理的细胞发生EMT样形态改变并伴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和Vimentin表达上调。我们也证明了在舌鳞癌细胞中Na B的这些抗癌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下调Bmi1的表达来实现的。4、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发现Bmi1的基因沉默和Na B的药理学抑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都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Bmi1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和患者的预后及总体生存率也显著相关,提示Bmi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其次,选择像Na B这样合适的HDACi可作为一种新的抗舌鳞癌治疗的药物。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 Bmi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8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符号说明10-12
  • 前言12-15
  • 第一部分 Bmi1在舌鳞癌组织及舌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15-34
  • 1 材料与方法15-25
  • 2 结果25-33
  • 3 讨论33
  • 4 结论33-34
  • 第二部分 Bmi1沉默对舌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4-50
  • 1 材料与方法34-41
  • 2 结果41-48
  • 3 讨论48-49
  • 4 结论49-50
  • 第三部分 HDACi干预对舌鳞癌细胞表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50-66
  • 1 材料与方法50-52
  • 2 结果52-63
  • 3 讨论63-65
  • 4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72
  • 文献综述72-82
  • 参考文献77-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82-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权;李海刚;黄洪章;李劲松;潘朝斌;;舌鳞癌组织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2 ;我们能预测和发现舌鳞癌患者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灶吗?[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9年04期

3 潘朝斌,黄洪章,李海刚,陈伟良;舌鳞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J];癌症;2000年07期

4 徐雅娟,金明爱,刘文书;中老年舌鳞癌80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年05期

5 吴皓,龚建民,张俊义;舌鳞癌病理组织学类型与转移的关系[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潘朝斌,王建广,陈伟良,李海刚,李劲松;舌鳞癌微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杨安奎,陈福进,李秋梨,魏茂文,宋明;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癌症;2003年05期

8 潘朝斌,黄洪章,李劲松,王建广,李海刚;检测舌鳞癌血管形成的临床意义[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9 魏远坚,胡顺广,朱文平,林嘉旭;舌鳞癌术后颈部区域淋巴结的分析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8期

10 李鑫辉;孙洁林;张萍;胡钧;张陈平;季彤;;舌鳞癌切片的原子力显微镜纳米操纵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东升;黄洪章;潘朝斌;刘习强;唐海阔;胡晓文;;放射诱导启动子介导双自杀基因治疗人舌鳞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叶华山;潘朝斌;黄洪章;李劲松;赵小朋;张彬;王建广;杨朝晖;;127例舌鳞癌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和预后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周何强;徐华;魏运辉;乐飞;;212例舌鳞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帆;王学庆;刘良福;李尊民;;舌鳞癌术前超选择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刘天润;杨安奎;陈福进;李秋梨;曾宗渊;陈艳峰;欧阳电;郭朱明;张诠;;229例晚期舌鳞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6 潘朝斌;黄洪章;陈伟良;王建广;李海刚;;肿瘤血管生成与舌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卢利;王玉新;王兆元;;舌鳞癌淋巴细胞浸润的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曾宗渊;彭汉伟;陈福进;郭朱明;张诠;魏茂文;杨安奎;陈文宽;;舌鳞癌颈淋巴结治疗模式的探讨[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9 姚华;吴求亮;姚晨;范骏;;反义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寡核苷酸对人舌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A];浙江省第二十次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暨首届浙江肿瘤学术周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雷;陈英新;;乳铁蛋白对舌鳞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欧阳可雄;长链非编码RNA TUC338调控舌鳞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胜;舌鳞癌基因组DNA甲基化谱的初步构建[D];中南大学;2010年

3 夏凌云;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舌鳞癌的基因治疗[D];武汉大学;2014年

4 冷卫东;舌鳞癌的多药耐药性及热放疗对其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5 武云霞;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影响舌鳞癌血管生成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姚金光;舌鳞癌淋巴道转移中RECK基因的调控机制与板蓝根组酸干预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宁;舌鳞癌组织内CEACAM1过表达调控中性粒细胞浸润、功能影响其恶性表型及预后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幸宇;下调ILK表达对人舌癌细胞的转移和EMT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龙;NOD2上调自噬抑制舌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吴京蔓;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中武;Bmi1在口腔舌鳞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干预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4 向旭;舌鳞癌连续整块切除术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徐文华;白细胞介素-8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6 贾搏;舌鳞癌患者长链非编码RNA分子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俞小玲;异硫氰酸苄基酯对人舌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志刚;血管抑素下调人舌鳞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凯;不同温度和时间对人舌鳞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09年

10 蒋文;蛋白激酶C-δ在舌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热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昆明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636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636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