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抗ErbB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18在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

发布时间:2017-08-19 20:21

  本文关键词:抗ErbB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18在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


  更多相关文章: ErbB2 乳腺癌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


【摘要】: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乳腺癌的发病率都在不断攀升,其中以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迅速。乳腺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ErbB2基因在25%-30%的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有过度表达,此类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易发生早期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易复发。故无病生存期短,预后差。Trastuzumab(商品名赫赛汀,Herceptin)是由罗氏制药生产的靶向ErbB2受体胞外段结构域IV区的人源化IgG1型抗体,已于199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ErbB2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但临床数据显示约70%的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对Trastuzumab治疗不产生反应,且大部分对Trastuzumab发生反应的患者也会在治疗开始1年内产生耐药。Pertuzumab,帕妥珠单抗(商品名Perjeta)是由罗氏制药生产的另一株靶向ErbB2受体胞外结构域II区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于Trastuzumab抑制ErbB2同源二聚体和配体非依赖的异源二聚体,而Pertuzumab抑制配体依赖的ErbB2异源二聚体,两者联合用药具有互补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尽管临床试验证实Trastuzumab和Pertuzumab二者联用在Trastuzumab耐药的患者中体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客观反应率仅为25%,而完全反应率低于8%。为了进一步提高ErbB2靶向抗体的疗效,我们通过筛选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获得了一株靶向ErbB2受体胞外结构域II区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18,并且惊奇地发现其能够强有力地诱导ErbB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本文中将深入研究H2-18在ErbB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特别是Trastuzumab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并阐述其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通过MTS检测的细胞活力实验数据表明,虽然在Trastuzumab敏感细胞BT474和SKBR-3中,H2-18的作用效果逊色于Trastuzumab+Pertuzumab联用组及Trastuzumab单药组,但在Trastuzumab耐药细胞HCC1954及HCC1419中的作用效果却是最强的。并且其活力抑制率与其在敏感细胞中的相似,并未受耐药机制影响,暗示H2-18的作用机制不同于Trastuzumab。流式Annexin V及PI双染法结果显示在Trastuzumab敏感及耐药细胞中,H2-18皆能明显诱导其死亡,死亡细胞主要位于右上双阳性区。而其他抗体组不能产生这种作用。在体内实验中,我们构建了Trastuzumab耐药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通过对肿瘤大小及生长速度的观察,评价出H2-18组较其他抗体组具有明显优势。在对H2-18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中,我们确定这不是自噬,是一种caspase非依赖的,Bcl-2家族没有进行调节的死亡。利用TEM观察细胞形态,发现其不具有凋亡的特征,却与坏死更相似。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此死亡通路由激活RIP1而触发,导致ROS产生。升高的ROS激活JNK通路,JNK被磷酸化激活后转位入核,磷酸化底物c-Jun,活化的c-Jun最后通过转录水平的调节实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H2-18具有独特的PCD诱导活性,能够有效抑制Trastuzumab耐药乳腺癌生长,有望成为新的乳腺癌靶向治疗候选药物。本研究还将为设计更为有效的ErbB2靶向治疗性抗体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ErbB2 乳腺癌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缩略词表8-10
  • 前言10-13
  • 第一部分 抗ErbB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18抗肿瘤作用研究13-22
  • 一、实验材料13-14
  • 二、实验方法14-16
  • 三、实验结果16-20
  •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20-22
  • 第二部分 抗ErbB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18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22-45
  • 一、实验材料22-27
  • 二、实验方法27-30
  • 三、实验结果30-39
  •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39-45
  • 全文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1
  • 综述51-60
  • 参考文献56-60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60-61
  • 致谢6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颜丽萍;朱佳;李德全;杨华伟;牟伟纲;邹虹;;联合使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患者中心脏毒性的Meta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2 胡雅彬;孙丽敏;陈泓宇;于鸣;胡美茹;施明;;Erbin表达缺失诱导MDA-453人乳腺癌细胞对曲妥珠单抗耐药[J];军事医学;2013年11期

3 李伟;刘梓良;王军;刘可佳;李胜;;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的皮疹发生率及其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年12期

4 刘凡;沈浮;;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15年04期

5 朱啸林;程枫;钱关祥;;基于互补决定区移植的单抗人源化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1期

6 汪维佳;华育晖;陆杨;;靶向HER-2受体二聚化的新药——帕妥珠单抗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查昭;抗ErbB2抗体chA21的抗肿瘤活性与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刘丹;Erbin对Her2阳性乳腺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及赫赛汀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黄圆;氟维斯群(ICI 182、780)逆转P-gp介导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体内外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崔演;胃泌素、曲妥珠单抗通过上调CCKBR表达协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5 张彦;卵巢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初步鉴定及新型靶向抗体的制备[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曹小年;p55PIK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转录后调控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顾锡冬;miRNA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初探[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伟华;高剂量维生素C杀死肾癌细胞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刘晓东;GDC-0941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孟艳春;靶向ErbB2分子不同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4 曾会会;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D];蚌埠医学院;2014年

5 曲泽睿;191例中早期胃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张龙宵;胃癌胃镜及手术标本中HER2蛋白检测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7 李祺;TIP30、EGFR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余峰;BKM120联合多西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细胞和干细胞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9 续云洁;NVP-BEZ235通过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双重作用抑制肿瘤[D];延边大学;2014年

10 张敏;大环双内酯化合物FW-04-806对HER2阳性胃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2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02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