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NA UCA1在胃癌中的作用及胃癌血浆RNA肿瘤标志物的筛选研究
本文关键词:IncRNA UCA1在胃癌中的作用及胃癌血浆RNA肿瘤标志物的筛选研究
【摘要】: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的疾病,具有难于发现、生长迅速等特点。虽然关于癌症的相关研究在不断进步和深化,,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胃癌作为亚洲地区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其治愈率、5年以上存活率均很低,常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很难保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还是作为外周血肿瘤生物标志物,都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研究利用芯片技术筛选出的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 UCA1,该lncRNA在膀胱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都被发现高表达,但在胃癌中还是没有相关报道的。我们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32对胃癌临床样本中UCA1的表达情况,证实UCA1在胃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体外细胞实验则证实UCA1的异常表达影响胃癌细胞系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对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周期和细胞耐药等方面均有影响。抗癌药物阿霉素使胃癌细胞中UCA1表达上调,这种上调与p53相关。第二部分筛选血浆中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候选RNA分子。通过转录组芯片分析健康人和胃癌患者血浆中RNA的差异表达谱,采用实时定量PCR对大样本分析结果表明RGS18、ITM2B、PPBP、NAP1L1的mRNA和n324674、 ENST00000442382非编码RNA在胃癌患者的血浆中较对照健康人群表达变化显著。上述RNA的AUC分别为0.6609、0.6037、0.6499、0.5743、0.7096、0.6801,其联合检测AUC为0.7722,高于胃癌检测标志物CEA的0.5370和CA724的0.5845,是潜在的胃癌检测血浆标志物分子。第三部分建立并优化了一种血浆中miRNA的提取方法,为血浆中肿瘤标志物miRNA分子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本研究探讨了lncRNA UCA1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和在阿霉素作用下UCA1表达上调的原因,UCA1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探讨了血浆中RNA做为胃癌标志物的可行性,成功的建立并优化了一种快速提取血浆中miRNA的方法。上述研究结果为阐释非编码RNA在为胃癌中的作用,以及胃癌血浆RNA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肿瘤作为医疗界世界性的难题,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胃癌是亚洲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高发的肿瘤之一,并且拥有居高不下的致死率,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疗手段,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差,5年内存活率低。因此研究其致病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靶点,并开发出既简便易行又准确率高的生化检验诊断方法刻不容缓。LncRNA作为肿瘤机制研究中新的明星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胃癌中lncRNA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研究胃癌中的lncRNA为胃癌的研究和治疗拓展了新的视野。另一方面,当前胃癌诊断缺少针对性强、灵敏度特异性高的生化检验标志物,外周血中的R NA作为新一代肿瘤生物标志物正迅速的发展起来,寻找有效的肿瘤标志物选择方法并筛选出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外周血R NA肿瘤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基因表达谱测序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寻找到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lncRNA UCA1,之后利用CCK 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及耐药性实验等探究U CA1在胃癌细胞中的功能,并发现在阿霉素刺激下,细胞中的U CA1表达量会上调,而这种上调是通过p53实现的;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利用先进的芯片技术,对健康对照组和胃癌患者组血浆中差异表达的R NA进行分析,针对初步筛选出的R NA扩大样本量利用实时定量法检测,并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瘤体体积等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筛选出的RNA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与现有的临床诊断标志物进行比较,在肿瘤组织中也检验了这些RNA的表达情况,显示血浆中的R NA差异可能不是来源于肿瘤组织;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则是建立并优化了一种新的血浆中R NA提取方法,该方法较之前广泛使用的方法而言,更快捷、成本更低,并且提取效果有很好的保障。 实验探究了U CA1在胃癌细胞中的功能;利用新的筛选手段筛选出了胃癌血浆中新的RNA肿瘤标志物;建立并优化了新的血浆R NA提取方法。为关于胃癌的lncRNA研究、血浆诊疗标志物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胃癌 UCA1 血浆 提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2
【目录】:
- 英文缩写注释表4-5
- 内容提要5-11
- 第一部分 lncRNA UCA1 在胃癌中的作用11-36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生命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 RNA11-12
- 1.1.1 长链非编码 RNA 简介11
- 1.1.2 lncRNA 的生物学功能11-12
- 1.2 lncRNA 与疾病12-15
- 1.2.1 肿瘤中的 lncRNA12-15
- 1.2.1.1 多种肿瘤中的 lncRNA13-14
- 1.2.1.2 胃癌中的 lncRNA14-15
- 1.2.2 其他疾病中的 lncRNA15
- 1.3 lncRNA UCA1 与胃癌的发生15
- 1.4 本研究的立题目的和意义15-17
- 第二章 实验研究17-28
- 2.1 实验材料17-21
- 2.1.1 组织样本与临床资料17
- 2.1.2 细胞株和质粒17
- 2.1.3 引物和 siRNA 序列17-18
- 2.1.4 主要试剂与溶液18-20
- 2.1.4.1 主要试剂18-19
- 2.1.4.2 主要溶液19-20
- 2.1.5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20-21
- 2.1.6 计算机辅助工具21
- 2.2 实验方法21-28
- 2.2.1 lncRNA 芯片分析21
- 2.2.2 质粒构建21-23
- 2.2.2.1 UCA1 表达载体构建21-23
- 2.2.2.2 PGL3-UCA1 系列质粒的构建23
- 2.2.3 细胞培养及转染23-24
- 2.2.4 组织及细胞总 RNA 的提取和实时定量 PCR24-25
- 2.2.5 CCK-8 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实验25-26
- 2.2.6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26
- 2.2.7 细胞周期检测26
- 2.2.8 western-blot 实验26-27
- 2.2.9 CCK-8 检测细胞耐药性27
- 2.2.10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27-28
- 第三章 实验结果28-34
- 3.1 胃癌组织的 lncRNA 芯片分析及实时定量 PCR 验证28
- 3.2 胃癌细胞中 UCA1 的作用研究28-31
- 3.2.1 UCA1 表达质粒的构建28-29
- 3.2.2 UCA1 促进胃癌细胞增殖29-30
- 3.2.3 UCA1 促进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30
- 3.2.4 在 PHM82 细胞系中干涉 UCA1,细胞发生 G2/M 期阻滞30
- 3.2.5 UCA1 对细胞耐阿霉素作用的影响30-31
- 3.3 阿霉素的加入诱发 UCA1 表达量提高的作用机制研究31-34
- 第四章 讨论34-35
- 第五章 结论35-36
- 第二部分 胃癌血浆中 RNA 肿瘤标志物的筛选36-51
- 第一章 引言36-38
- 1.1 血浆肿瘤标志物36
- 1.2 外周血循环 RNA 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概述36
- 1.3 胃癌血浆肿瘤标志物现状36-37
- 1.4 本研究的立题目的和意义37-38
- 第二章 实验研究38-42
- 2.1 实验材料38-39
- 2.1.1 血浆样本及组织样本38
- 2.1.2 引物设计38-39
- 2.1.3 主要试剂和溶液39
- 2.1.4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39
- 2.1.5 计算机辅助工具39
- 2.2 实验方法39-42
- 2.2.1 血浆标本的 RNA 提取和转录组芯片分析39-40
- 2.2.2 血浆标本和组织样本的 RNA 提取和实时定量 PCR 检测40-42
- 第三章 实验结果42-49
- 3.1 胃癌血浆中差异表达的 RNA 分析42-48
- 3.2 候选差异表达 RNA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48
- 3.3 血浆中同一基因不同片段分布的初步分析48-49
- 第四章 讨论49-50
- 第五章 结论50-51
- 第三部分 血浆 miRNA 快速制备方法建立和优化51-60
- 第一章 引言51-52
- 第二章 实验研究52-54
- 2.1 实验材料52
- 2.2 实验方法52-54
- 2.2.1 提取液52
- 2.2.2 血浆 miRNA 提取52
- 2.2.3 RNA 加尾和反转录52-53
- 2.2.4 实时定量 PCR53-54
- 第三章 实验结果54-58
- 3.1 提取液法提取血浆 miRNA 方法的建立和优化54-56
- 3.2 提取液法提取血浆 miRNA 重复性分析56
- 3.3 不同血浆用量对提取液法提取 miRNA 的影响56-58
- 第四章 讨论58-59
- 第五章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9
- 中文摘要69-71
- Abstract71-73
- 作者简介73-74
- 致谢74-75
- 附录1 :胃癌组织样本资料汇总75-76
- 附录2 :芯片检测血浆中R NA所用样本资料总汇76-78
- 附录3 :实时定量检测血浆中R NA样本资料总汇78-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王文奇,刘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2年22期
2 刘文仕,吉建霞;胃癌85例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年07期
3 王国仁,程一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年10期
4 戈之铮;胃癌的胃镜下诊断[J];胃肠病学;2002年03期
5 王秀玲;胃癌诊断剖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6 陈峻青;为完善胃癌的现代外科治疗而共同努力[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7 陈宪;客观认识螺旋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年08期
8 乔智红,孙海辉,李慎江;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1期
9 陈新文,黄跃衡,罗群英;青壮年胃癌48例分析[J];临床医学;2003年01期
10 何仲恒,吕发金;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放射学实践;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淑兰;魏志杰;殷宇明;;胃癌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A];第十一届全国红细胞疾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丁涛;;超声在诊断胃癌中的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晓康;吕国荣;苏若瑟;;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于吉人;;胃癌的术前系统评估[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杨军乐;宁文德;董季平;徐敏;;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张晓鹏;;胃癌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7 张丽红;常维平;黄贤会;;螺旋CT在特殊部位胃癌诊断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首届会员大会暨第四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山东省第16次放射学会议暨山东省第14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胃癌的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池波;梁勇;王海宝;杨林军;梁津逍;;胃癌患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厚宾;;腹腔镜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综述)[A];江西省第二届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铮;新技术能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陈青;胃癌患者从“存活”迈向“乐活”[N];文汇报;2010年
3 李楠;胃癌诊断敏感性从不足30%提高到57.4%[N];健康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李楠;胃癌“转化医学”研究见成效[N];上海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那伟 高树灼;厦门胃癌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N];厦门日报;2009年
6 胡德荣;新型胃癌分子标志物研究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芳;改善饮食习惯 早发现早治疗[N];吉林日报;2006年
8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杨燕贻;胃癌防治有哪些错误观念[N];大众卫生报;2005年
9 特约记者 程守勤;胃癌诊断又有新方法[N];家庭医生报;2003年
10 重庆万州 黄琼;胃癌的手术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斌;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鉴定和功能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张开立;高发区(大连)胃癌发病分子基础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希双;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欣;红外谱学与显微成像在胃癌与中药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赵红;昆参颗粒影响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罗治文;胃癌及癌旁组织定量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张建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诊断胃癌标准的建立及对胃癌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琳;MiR-206-PAX3-MET信号通路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9 梁平;磷脂酶C-ε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10 李汶娟;胃癌新的诊断标记和治疗靶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秀梅;胃癌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傅健飞;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彭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对胃癌诊断的意义[D];青岛大学;2013年
4 侯小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组织蛋白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王华秀;激光拉曼光谱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6 李响;三维超声参数与进展期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数量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闫玉兰;影响胃癌术后预后及复发的多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米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天舟;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平;胃癌组织中诱捕受体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25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2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