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组织HSP70介导HIFU消融胰腺癌后大鼠的T细胞免疫增强效应

发布时间:2017-09-03 08:42

  本文关键词:组织HSP70介导HIFU消融胰腺癌后大鼠的T细胞免疫增强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 胰腺癌 HSP70 T细胞免疫


【摘要】:研究背景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局部肿瘤消融治疗手段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HIFU利用超声波良好的组织穿透性和方向性,将超声波能量聚焦到靶区肿瘤组织,产生的瞬间高温将靶区肿瘤形成凝固性坏死,在不损伤靶区外周围组织器官的同时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HSP70是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HSP70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参与抗原的合成、组装和呈递,并与抗原肽形成HSP-肽复合物,激活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HSP70可参与体内多种免疫过程:HSP70作为免疫系统的外源性抗原,可以不经过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的处理,直接与APC细胞表面的MHC-II受体分子结合,活化CD_4~+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效应。HIFU消融靶区肿瘤后,局部肿瘤细胞在高温应激下大量表达HSP蛋白,同时会伴随着肿瘤细胞的死亡被释放到细胞外,HIFU消融产生的HSP蛋白是否具有生物活性,能否发挥抗原呈递作用进而激活T细胞免疫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临床研究发现,HIFU治疗乳腺癌原发灶后,VEGF和CA125等肿瘤抗原在癌组织中大量表达[1];肿瘤组织中的APC数量明显增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上调。进一步研究发现,HIFU治疗乳腺癌后,靶区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的死亡明显增加,CD_4~+T细胞,CD_8~+T和NK细胞数目增多,T淋巴细胞的功能被激活,T细胞免疫效应增强[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HIFU治疗靶区肿瘤后,肿瘤坏死组织中的肿瘤抗原可能通过某些机制激活了机体的特异性抗原递呈的途径,机体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HIFU单独或者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胰腺癌后,胰腺肿瘤缩小或者生长受到抑制,血糖代谢转归良好,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明显增强[3]。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建立SD大鼠胰腺癌原位模型,通过12.0m Hz高频B超筛选出肿瘤大鼠;HIFU消融SD大鼠胰腺癌后,观察局部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机体免疫效应的变化,探究HSP70对抗原呈递的影响和免疫效应增强的机制,为HIFU治疗胰腺癌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将SD大鼠胰腺癌的高频B超与普通诊断B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病理组织学诊断,建立SD大鼠胰腺癌的高频B超影像学诊断方法;通过分析HIFU消融后局部组织HSP70及抗原呈递相关MHC-II和ZAP70表达水平的变化和大鼠的外周血IL-2、IFN-γ水平和CD_3+/CD_4~+T细胞数目的变化,探究HIFU消融SD大鼠胰腺癌后机体T细胞免疫效应和组织HSP70及其抗原传递相关因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用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导法建立大鼠胰腺原位癌模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大鼠,分别利用12.0m Hz高频超声和5.0m Hz普通诊断超声对SD大鼠的不同体位进行横断面扫描,对比分析SD大鼠胰腺癌病灶12.0m Hz高频超声和5.0m Hz普通诊断超声的影像学特征,联合大鼠胰腺癌病理组织学判断胰腺肿瘤特性,建立大鼠胰腺癌高频B超影像诊断方法。2.高频B超影像诊断筛选90只胰腺癌模型SD大鼠,将诊断出的患有胰腺癌的大鼠随机分为HIFU消融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40只正常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高强度聚焦超声(功率为5w,声强为2500W/cm2)作用于实验组大鼠,采用点消融的方式,每次消融时间为5s,进行完全消融;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不做消融处理,其他处理完全相同。分别在消融后2h、4h、8h和12h取大鼠胰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HSP70、MHC-II和ZAP70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在消融后1天、4天、7天和14天采用心脏取血的方法取大鼠的外周血,ELISA检测外周血IL-2和IFN-γ水平;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_3+/CD_4~+T细胞亚群的数量。研究结果1.与正常组的大鼠相比,SD大鼠胰腺肿瘤在12.0m Hz高频超声扫描影像中呈现低回声,形状较为规则,多为球形或者椭球形,肿瘤层次明显,与周围器官界限较为明显;SD大鼠胰腺癌在5.0m Hz的诊断超声扫描下,未能发现明显的肿瘤低回声区,影像较为模糊;12.0m Hz高频超声与5.0m Hz诊断超声相比,高频B超扫描的胰腺肿瘤的影像更为清晰,肿瘤低回声区域更加明显;病理组织学显示SD大鼠胰腺肿瘤组织有大量的导管细胞增生并伴随着浸润性增长,呈现胰腺导管癌病理学特征。2.HIFU消融SD大鼠胰腺癌后,外周血IL-2、IFN-γ水平和CD_3+/CD_4~+T细胞亚群数量逐渐增高,消融4天后实验组大鼠外周血IL-2的水平(22.6±1.312)与对照组(17.37±0.872)相比差异显著(p0.05),IFN-γ的水平在消融7天组(145.37±6.304)明显升高,与对照组(126.87±5.02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_3+/CD_4~+T细胞亚群数量在消融后7天(45.65±4.384)明显升高,与对照组(28.23±2.99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U消融后7~10天内大鼠外周血IL-2、IFN-γ水平和CD_3+/CD_4~+T细胞亚群数量逐渐增加,接近正常组水平。3.HIFU消融SD大鼠胰腺癌后,局部组织中HSP70、MHC-II和ZAP70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6.570±0.324)和正常对照组(6.362±0.650)相比,HIFU消融实验组中HSP70在消融4h的表达(32.570±1.173)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6.543±0.547)相比,模型对照组(7.840±0.547)胰腺组织中也有少量HSP70表达,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U消融4h组中局部组织MHC-II的表达(25.76±1.579)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18.760±1.367)和正常组(20.768±1.324)(p0.05),正常组MHC-II的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但只在在2h和8h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U消融后MHC-II的表达逐渐升高,在8h达到最高然后趋于稳定;对照4h组中ZAP70的表达(3.993±0.302)显著低于HIFU消融实验组(16.80±0.472)和正常组(12.675±0.856)(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IFU消融实验组ZAP70的表达在2h(11.33±0.529)和4h(16.80±0.472)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8h和12h时,两组ZAP7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DMBA诱导大鼠胰腺原位癌的形成;5.0m Hz普通诊断超声扫描的SD大鼠胰腺癌的影像较为模糊,不能辨别胰腺肿瘤,12.0m Hz高频超声扫描SD大鼠原位胰腺癌,肿瘤在超声影像下呈明显的低回声,肿瘤边界较为明显,影像更为清晰,12.0m Hz高频B超扫描可以作为SD大鼠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2.HIFU消融SD大鼠胰腺癌后,靶区组织HSP70在短时间内大量表达,参与抗原递呈的MHC-II和ZAP70表达也明显增加,以及大鼠外周血IL-2和IFN-γ水平升高及其CD_3+/CD_4~+T细胞亚群数目增加的迟发效应,提示机体的增强效应可能由组织HSP的抗原呈递途径介导。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胰腺癌 HSP70 T细胞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9
【目录】:
  • 摘要8-12
  • Abstract12-17
  • 英文缩写一览表17-1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8-22
  • 1.1 HSP70在抗原呈递中的作用18-19
  • 1.1.1 HSP70与DC细胞18-19
  • 1.1.2 HSP70与巨噬细胞19
  • 1.2 HSP70在T细胞免疫中的作用19-20
  • 1.2.1 HSP70对白介素的作用19-20
  • 1.2.2 HSP70对干扰素的作用20
  • 1.3 HSP70在肿瘤免疫的作用20-21
  • 1.4 HSP70与HIFU治疗21-22
  • 第二章 引言22-24
  • 第三章 SD大鼠胰腺原位癌高频B超影像学特征24-30
  •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24-25
  • 3.1.1 实验材料24
  • 3.1.2 主要试剂24-25
  • 3.1.3 主要仪器25
  • 3.2 实验方法25-26
  • 3.2.1 实验动物分组25
  • 3.2.2 SD大鼠胰腺癌模型的复制25-26
  • 3.2.3 B超检查SD大鼠胰腺癌26
  • 3.2.4 病理组织学分析26
  • 3.3 实验结果26-28
  • 3.3.1 SD大鼠胰腺癌B超影像学特征分析26-27
  • 3.3.2 病理组织学分析27-28
  • 3.3.3 高频B超影像学对SD大鼠胰腺癌的诊断分析28
  • 3.4 讨论28-29
  • 3.5 小结29-30
  • 第四章 HIFU消融大鼠胰腺癌后靶区组织HSP70介导的抗原递呈作用30-42
  •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30-32
  • 4.1.1 实验材料30
  • 4.1.2 主要试剂30-31
  • 4.1.3 主要设备31-32
  • 4.2 实验方法32-33
  • 4.2.1 实验分组32
  • 4.2.2 超声治疗参数及过程32
  • 4.2.3 免疫组化检测局部组织HSP70,MHC-II和ZAP70的表达32
  • 4.2.4 Western blot检测局部组织中HSP70,MHC-II和ZAP70的表达32-33
  • 4.2.5 数据分析33
  • 4.3 实验结果33-39
  • 4.3.1 消融后靶区组织中HSP70的表达变化33-35
  • 4.3.2 消融后靶区组织中MHC-II的表达变化35-37
  • 4.3.3 消融后靶区组织中ZAP70的表达变化37-39
  • 4.4 讨论39-40
  • 4.4.1 HSP70与抗原递呈作用39
  • 4.4.2 HSP70与HIFU消融39-40
  • 4.5 小结40-42
  • 第五章 HIFU消融胰腺癌后大鼠的T细胞免疫增强效应42-50
  •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42-43
  • 5.1.1 实验材料42
  • 5.1.2 主要试剂42-43
  • 5.1.3 主要设备43
  • 5.2 实验方法43-44
  • 5.2.1 实验分组43
  • 5.2.2 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2 和IFN-γ 分泌水平的变化43-44
  • 5.2.3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_3~+/CD_4~+T细胞亚群的变化44
  • 5.2.4 数据分析44
  • 5.3 实验结果44-48
  • 5.3.1 外周血IL-2 分泌水平的变化44-45
  • 5.3.2 外周血IFN-γ 分泌水平的变化45-46
  • 5.3.3 外周血CD_3~+/CD_4~+T细胞数量的变化46-48
  • 5.4 讨论48-49
  • 5.4.1 HIFU消融对外周血Th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48
  • 5.4.2 HIFU消融对外周血中IL-2 分泌水平的影响48
  • 5.4.3 HIFU消融对外周血中IFN-γ 分泌水平的影响48-49
  • 5.5 小结49-50
  • 第六章 全文总结50-52
  • 参考文献52-5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胰腺癌综合治疗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2 李凯炎,高如岳,王玲;胰腺癌超声显像诊断体会[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年05期

3 王绵,赵战胜,周红,张力辉;胰腺癌伴发糖尿病15例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冀文茹,乌恩,施琳,李超美;胰腺癌胰腺炎CD44V6,RB,C-myc基因检测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徐冬梅,孙胜英,王建文;胰腺癌7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10期

6 ;胰腺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2期

7 ;胰腺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01期

8 邓晓春,莫云凌;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02年03期

9 吕自来,孙清慧,于德国;胰腺癌10例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5期

10 周政文,张晓梅;60例胰腺癌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渔;刘朝阳;卢琪;戴翼;;儿童胰腺肿瘤5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芹秀;雷成功;;胰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评价[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王焕民;祝秀丹;秦红;;小儿胰腺肿瘤的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丛;周存升;;螺旋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5 金肖丹;宋洪亮;陈海川;;腹腔镜治疗胰腺肿瘤(附1例报告)[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马黎明;;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靳大勇;楼文辉;匡天涛;王单松;许雪峰;;胰腺肿瘤根治切除术308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郑茂松;许东兴;蒋羽;林杰成;;胰腺癌164例治疗临床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沈洁;金璋;王海英;陈增边;;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35例分析[A];2007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暨肿瘤放射治疗规范和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孙诚谊;喻超;刘建刚;王玉芝;;磁性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抗人胰腺癌的实验研究[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健时报特约专家 郝纯毅;偷偷隐藏的胰腺癌[N];保健时报;2007年

2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徐克成 穆峰;丹麦访病之旅:聚焦胰腺癌的治疗[N];健康报;2008年

3 郝纯毅 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二科主任医师;酗酒和吸烟最伤胰腺[N];大众科技报;2011年

4 记者 朱弼瑜 专业指导 刘玉坦 新安国际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 董波 嘉兴学院医学院营养学科负责人、公共营养师;健康生活,远离“癌症之王”[N];嘉兴日报;2011年

5 保健时报记者 王朝建 通讯员 王懿辉;中年突发糖尿病当心胰腺癌[N];保健时报;2012年

6 上海市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虞先o,

本文编号:784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84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