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线粒体自噬在红系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08 10:26

  本文关键词:线粒体自噬在红系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ATG7 经典自噬 RAB9A 非经典自噬 线粒体自噬


【摘要】:目的:研究红系白血病细胞中,是否存在非经典自噬,以及非经典自噬在红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分化和应激反应方面的作用,阐明其与经典自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线粒体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为理解白血病细胞的恶性生长优势提供细胞学新依据。方法:(1)通过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Atg7敲除的K562细胞系。(2)通过台盼兰染色细胞计数、Annexin V/PI流式染色(Flow Cytometry,FCM)和细胞集落分析K562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变化。(3)通过透射电镜技术TEM和线粒体染色流式分析Atg7-/-的K562细胞中线粒体、ROS的变化情况,同时确认在Atg7缺失的情况下,细胞中是否存在自噬体状结构。(4)使用线粒体自噬的诱导剂CCCP处理野生型和Atg7-/-K562细胞,通过线粒体流式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线粒体数量的变化情况。(5)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非经典自噬的关键蛋白的表达量,分析Atg7-/-K562细胞中非经典自噬过程的状态。(6)使用非经典自噬抑制剂BFA和敲低非经典自噬关键基因RAB9A,分析当两种自噬同时受到抑制的情况下,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情况。(7)使用Comet Assay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细胞在经历电离辐射的情况下,两种自噬在DNA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成功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Atg7-/-K562细胞系。(2)Atg7的缺失会导致K562生长速度变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以及分化潜能降低,但不会改变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和ROS的水平。(3)在Atg7-/-K562细胞中,能够观察到双层膜包裹的自噬体状结构,同时,Atg7的缺失会导致非经典自噬通路的增强。(4)CCCP诱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并不依赖于Atg7。(5)加入非经典自噬抑制剂BFA、敲低非经典自噬关键基因RAB9A,线粒体自噬不能正常的发生。(6)同时抑制经典自噬和非经典自噬,K562细胞在代谢压力的情况下,表现为细胞凋亡、ROS水平升高。(7)非经典自噬可能通过RAD50在DNA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在红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同时存在经典自噬和非经典自噬,当经典自噬被阻断后,非经典自噬起到一定程度的补偿作用。但同时,细胞内的一些重要事件,如线粒体自噬的发生主要通过非经典自噬。本研究从自噬的视角,理解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优势,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ATG7 经典自噬 RAB9A 非经典自噬 线粒体自噬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材料与方法11-21
  • 一、材料11-13
  • 二、方法13-21
  • 实验结果21-32
  • 一、敲除ATG7的K562细胞系构建21-22
  • 二、ATG7敲除引起K562细胞G_2/M周期阻滞和分化能力减弱22-24
  • 三、线粒体自噬的发生不依赖于ATG724-25
  • 四、线粒体降解依赖于非经典型自噬25-30
  • 五、非经典型自噬够控制ROS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促进DNA辐射损伤修复30-32
  • 讨论32-34
  • 参考文献34-39
  • 综述:非经典自噬及线粒体自噬的研究进展39-47
  • 参考文献43-47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 附录48-49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49-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郑民华;;自噬的分子机制与病理生理意义[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年04期

2 何韬;王海杰;谭玉珍;;自噬在细胞存活和死亡中的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3 张志才;邵增务;;自噬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1期

4 赵勇;师长宏;伍静;张海;;自噬的形态特征及分子调控机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5 王梅;李庆林;;自噬与癌症的治疗[J];安徽医药;2010年08期

6 伍静;赵勇;师长宏;张海;;自噬的形态特征及分子调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20期

7 王雄;谭璐;;自噬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0期

8 卞龙艳;;运动与自噬的关系进展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王伟;徐忠东;陶瑞松;;肿瘤发生过程中自噬与凋亡关系的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光辉;;自噬与疾病[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雪;漆永梅;张迎梅;;镉、活性氧自由基与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秦正红;粱中琴;陶陆阳;黄强;刘春风;蒋星红;倪宏;邢春根;;自噬在细胞生存与死亡中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秦正红;;自噬与肿瘤和神经细胞生存——药物作用的新靶位[A];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药物靶点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芹;丁壮;;自噬功能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胡晨;张璇;滕衍斌;胡海汐;周丛照;;家蚕中自噬相关蛋白Atg8的结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陈希;李民;Xiao-Ming Yin;李林洁;;通过不同途径诱导自噬的化合物对Atg9的依赖性不同[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陈涓涓;敬静;蔡元博;张俊龙;;针对活体细胞自噬行为的发光金属配合物的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宁晓洁;钟自彪;王彦峰;付贞;叶启发;;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肝细胞自噬[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吴晓琦;李丹丹;邓蓉;江山;杨芬;冯公侃;朱孝峰;;CaMKKβ磷酸化Beclin 1调控自噬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周鸿雁;裴中;陈杰;申存周;钱浩;刘妍梅;冼文彪;郑一帆;陈玲;;线粒体动力改变参与了LRRK2突变导致的自噬[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生命学院;俞立课题组在《科学》发文揭示自噬调控的重要机制[N];新清华;2012年

2 周飞 张粹兰;花榈木“自噬”可抗癌[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张明永;水稻自噬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N];广东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盛楠;转录因子p8调控自噬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皮会丰;DNM1L蛋白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镉致肝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倩;miRNAs介导的自噬抑制在类鼻疽杆菌感染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黎炳护;激活TRPV1诱导自噬在血管平滑肌细胞泡沫化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陈江伟;自噬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荣荣;自噬在布比卡因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维;NF-κB信号通路参与介导的自噬在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刘春朋;日粮硒缺乏对鸡肝脏蛋白质组学及自噬变化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梁蓓蓓;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2调控细胞自噬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少莹;自噬在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红;Jnk2通过smARF的降解来调控压力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及组织损伤[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洪永桃;自噬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及甲氨蝶呤对自噬的影响[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李宁;自噬在吗啡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刘冰;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及凋亡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王存凯;microRNA-30a-5p通过抑制自噬阻止肝星状细胞激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宇程;泛素连接酶HOIL-1L在线粒体自噬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7 唐芙蓉;自噬对奶山羊雄性生殖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陈军童;肾损伤分子1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9 包勇;Kap1在LBH589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CF-7自噬形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魏园玉;P53缺失型HL-60白血病细胞内Nucleostemin下调对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活性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3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13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