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13:30

  本文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外周T细胞淋巴瘤 Hyper-CVAD/MA方案 恩度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系一类发病率较低、高度异质性的恶性淋巴肿瘤。当前传统CHOP/CHOP样方案治疗除ALK+,ALCL外,近期疗效不尽人意,缓解时间较短,5年生存仅约30%,临床亟需寻找新型方案。Hyper-CVAD/MA方案最初由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设计,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将其用于PTCL的治疗,疗效良好,但不良反应较大。近年来,抗血管新生治疗引领了肿瘤研究领域新方向,并在晚期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研究评估比较我院初发PTCL病例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恩度+CHOP样方案)与Hyper-CVAD/MA方案及CHOP/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以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的可行性,寻找治疗PTCL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初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根据一线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恩度+CHOP样方案)26例;B组(Hyper-CVAD/MA方案)22例及C组(CHOP或CHOP样方案)62例。至少4周期治疗后,比较三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计数资料组间比较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t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分布:三组中位年龄分别为55岁、51岁和55岁;男性分别占53.8%、72.7%和61.3%;ECOG PS≥2分占18.8%、9.1%和12.9%;病理亚型为,PTCL-NOS:50.0%、50.0%和48.4%,AITL:26.9%、9.1%和11.3%,ALCL(ALK-):15.4%、27.3%和22.6%;Ann-Arbor分期III/IV期80.8%、77.3%和69.4%;国际预后指数(IPI)3-5分占57.7%、40.9%和41.9%,中位化疗次数分别为4周期、6周期和6周期,三组临床特征均无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6.9%、81.8%和56.5%。B组缓解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1),A组疗效较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7);三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相似,分别为69.2%、63.6%和85.5%。3.根据疾病分期,早期(I/II期)患者中三种方案缓解率均高于60%,无统计学差异(P=0.331)。晚期(III/IV期)患者中Hyper-CVAD/MA方案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案(82.4%vs71.4%vs51.2%),有统计学差异(P=0.045)。4.根据IPI分层,无论是IPI≤2分或3-5分组,三种方案有效率均无明显统计差异。但恩度联合化疗和Hyper-CVAD/MA方案疗效均高于70%,表现出一定优势。5.远期生存方面,A组和B组中位PFS明显高于C组(16个月vs17个月vs12个月,P=0.022),且前两组1、2、3年PFS率也优于后者(P均0.05)。A、B组患者之间无进展生存相近,而与C组相比,A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有所延长(P0.05)。三组1、2、3年OS率均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6.不良反应方面,B组III/IV度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77.3%、54.5%,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A组和C组相比,除5例心电图异常外(P=0.032),其他副反应发生率相似。7.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状态(ECOG PS)和近期疗效为全组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1.Hyper-CVAD/MA方案治疗初发PTCL临床疗效及生存优于传统方案,鉴于其较高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可为年轻高危体质良好患者一种可选方案。2.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相对传统方案,近期缓解率相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无进展生存。考虑到恩度低毒、高效、靶向性强的特点,可试将恩度联合化疗用于PTCL一线治疗中。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 Hyper-CVAD/MA方案 恩度 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4
  • 研究现状、成果11-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4
  • 对象和方法14-18
  • 1.1 研究对象14
  • 1.2 治疗方法14-16
  • 1.3 疗效评估16
  • 1.4 不良反应评价16
  • 1.5 远期随访16-17
  • 1.6 统计方法17-18
  • 结果18-38
  • 2.1 临床病理特征18-23
  • 2.1.1 全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18-21
  • 2.1.2 三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1-23
  • 2.2 近期疗效23-26
  • 2.2.1 三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23-24
  • 2.2.2 三组不同分期的疗效比较24-25
  • 2.2.3 三组IPI评分的疗效比较25
  • 2.2.4 三组病理类型的疗效比较25-26
  • 2.3 远期疗效26-28
  • 2.4 不良反应28-30
  • 2.5 预后分析30-38
  • 2.5.1 单因素分析30-37
  • 2.5.2 多因素分析37-38
  • 讨论38-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9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9-50
  • 附录50-52
  • 综述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及新进展52-66
  • 综述参考文献59-66
  • 致谢66-67
  • 个人简历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张英豪,蔺涛;原发性脾型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2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陆志成,周道银;小儿胸水查见恶性淋巴瘤细胞二例[J];江西医学检验;2004年02期

4 林竞韧;肖扬;;以三系减少表现为主的淋巴瘤1例[J];广东医学;2006年08期

5 李亚琴;张俊;司晓枫;庞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淋巴瘤的相关性研究[J];甘肃医药;2008年04期

6 郭智;谭晓华;陈丰;石宇杰;张明;张育葵;胡碧川;纪妍;瞿嵘;;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10期

7 Kawamoto K;Nakamura S;Iwashita A;刘勇;;原发性胃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8 孙静;姚烨;陈琳军;邓晓辉;郝思国;;淋巴瘤细胞胞外体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淋巴瘤效应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4期

9 夏乐敏;陈秋生;张莉;;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12期

10 唐华阳;;双克隆B-细胞淋巴瘤[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萍;;疑难危重淋巴瘤诊治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沈志祥;周励;;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展[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朱平;;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学方法评价[A];第七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暨2008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周晓曦;;跨膜型TNF-α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抗体的靶向治疗[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王华庆;钱正子;张会来;;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新策略[A];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兵;欧阳建;邵晓雁;周敏;;肝脾T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例[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颜次慧;杨铭;李双静;熊冬生;;抗CD20 ScFv-TRAIL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其对BJAB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唐建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合并黑热病形态学特点观察[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周郁鸿;;惰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展[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巧花;侯淑玲;;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国家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继续教育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阳地区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李新刚;从罗京去世谈淋巴瘤的防治[N];安阳日报;2009年

2 王彦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生;以科学态度面对淋巴瘤[N];文汇报;2013年

3 杨霞 宁习源;我国利用分子靶向技术治疗难治性淋巴瘤获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钱岩;35年来首个治疗两种类型淋巴瘤的药物问世[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顾蓓红;淋巴瘤遇到劲敌[N];光明日报;2000年

6 ;淋巴瘤该不该放、化疗?[N];健康时报;2006年

7 时仲省;高思敏;运用PCR技术“搜索”恶性淋巴瘤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杨淑娟;美研究出对肿瘤细胞具高亲和性肽[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刘向;德国先灵公司研制出治疗B细胞淋巴瘤新药[N];经济参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飞;抗CD20纳米抗体梳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宋国齐;microRNA-22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张杨;EB病毒诱发淋巴瘤基因表达谱及miRNA表达谱的分析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4 王孜;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转录因子GATA3的预后分析和体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王昊天;雷利度胺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对淋巴瘤生长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唐友红;高效靶向调控突变型Bik基因促淋巴瘤细胞凋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冯晓莉;中国人群外周T和NK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代兴斌;天花粉蛋白抗小鼠B细胞淋巴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俞泽阳;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对人淋巴瘤疗效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姜志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与淋巴瘤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殷少宁;MicroRNA-21与NK/T细胞淋巴瘤生长调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太昊;HBV感染与淋巴瘤p53、Bcl-2表达、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乔立娇;17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宋秋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iR-29b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苏红;MicroRNA-320d通过调控靶基因CDK6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娟;胞膜表面CD20蛋白表达下降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以若;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CD10,Bcl-6和VEGF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徐玉莲;IRF8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调控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唐文静;~(18)F-FDG PET/CT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分期及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4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14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