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抑制增殖作用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7:44

  本文关键词: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抑制增殖作用和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细胞癌 榄香烯 细胞增殖 AKT p-AKT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原因中居第三位。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提示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的生物特性以及预后有明显不同,综合性治疗方案也有很大的区别。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比例90%以上,本研究主要针对肝细胞癌,因此对于下文中出现的肝癌均是肝细胞癌。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近年来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以及父母对于疫苗接种的重视使新生儿感染HBV概率明显降低,但是我国是乙肝病毒流行地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人数约1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仍然是肝炎大国,一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会逐步发展至肝硬化,对于肝硬化的病人来说,约10-15%病人将发展至肝癌。现在每年全世界新发病例约60余万多例,仅我国有30余万例,约占50%以上,肝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提示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炎-肝硬化-肝癌,常谈的三步曲,70-80%左右的肝癌病人同时伴有肝硬化,这对于肝癌的治疗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肝脏本身结构的特异性,接受双重血供,经门静脉易出现肝内播散,经过淋巴管转移或者血行转移可转移至肝外。肝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血甲胎蛋白升高以及肝脏增强CT或者MRI影像学表现,CT或者MRI提示肿瘤强化有“快进快出”的影像。肝癌病程进展较快,而肝癌又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使其早期诊断率低,确诊时多已是中晚期,如不积极治疗,自然病程较短。目前认为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是资料表明仅仅只有1/5的病人在就诊时有手术的机会。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85%左右。但是对于多数肝癌患者,由于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患者,失去手术的机会,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也有可能延长其总生存时间,靶向药物的研发(索拉菲尼),索拉菲尼是靶向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结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靶向药物的研发对肝癌病人来说是一个福音。但是靶向药物(索拉菲尼)的高昂费用以及其明显的副作用,特别对于肝癌伴有明显肝硬化的病人来说,会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数病人无力承担靶向药物的高额费用,化疗仍是大多数病人的第一选择,但是肝癌对多数化疗药物不敏感,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新的治疗肝癌的药物或能增加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的药物。榄香烯是从中药温莪术根茎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挥发油,被国家批准的植物源性抗肿瘤药物。榄香烯作为天然中草药提取的有效成分,有着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等化学合成药物不具备的优良特性。榄香烯从分离提取后就广泛用于临床,为广谱抗肿瘤药物,有文章报道榄香烯对恶性脑胶质瘤、宫颈癌、黑色素瘤、食管癌、胃癌、肺癌、卵巢癌等肿瘤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榄香烯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作用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榄香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榄香烯对于非肿瘤细胞的毒性很小,而且从多年的临床资料来看,榄香烯对患者的骨髓以及肝肾功能影响很小。因此对于肝功能储备差肝癌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或者放疗的肝癌患者,可以积极保肝的同时应用对肝功能影响小的抗肿瘤药物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为肝脏能承受其他的治疗来制造时间窗。另外一方面,榄香烯也可以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对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目前榄香烯在肝癌上的治疗主要是通过TACE的方式将榄香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灌注肝内,取得的效果优于单用化疗药物。但是榄香烯抑制肝癌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且榄香烯对肝癌的抗癌作用具体如何,这是我需要探讨的问题。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来探讨榄香烯对肝癌细胞的抗癌作用,体内实验通过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灌胃给药的方式,观察榄香烯对肝癌的抗癌的效果以及榄香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的效果。研究方法和结果一、榄香烯对肝癌细胞的体外实验的研究1、CCK8实验观测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对腹水型小鼠肝癌细胞H22的抑制增殖的作用,画出曲线图,估算其对H22细胞的半数抑制量约为30μg/ml。2、流式细胞仪检测榄香烯处理H22细胞24小时后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对照组榄香烯处理后H22细胞凋亡增加。3、Transwell实验观察用榄香烯处理后对H2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榄香烯处理后的H22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P=0.0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榄香烯处理细胞后,RT-PCR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内AKT 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榄香烯处理H22细胞相比于对照组AKT mRNA的表达量相对降低,P=0.06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榄香烯处理细胞后,Western-Blot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内AKT、p-AKT蛋白的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H22细胞榄香烯处理后,AKT蛋白未见明显变化,但是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二、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体内实验的研究1、建立C57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22体外培养后,制成PBS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注射至昆明鼠腹腔内进行腹水传代,传至第三代的腹水细胞悬液在昆明鼠左前肢腋窝皮下接种,皮下成瘤后长至1cm后脱颈处死完整剥下肿瘤,切成1mm大小的瘤块进行C57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建立,其模型成瘤率90%。2、实验分组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A组为生理盐水组,0.3m1/次/日;B组为榄香烯组,150mg/kg剂量即3mg/0.3ml/次/日;C组为替吉奥组,10mg/kg剂量即0.2mg/0.3ml/次/日;D组为榄香烯联合替吉奥组,榄香烯150mg/kg,替吉奥5mg/kg剂量即榄香烯3mg-替吉奥0.1mg/0.3ml/次/日。3、观察榄香烯对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作用(1)模型建立后第2天开始,每日给小鼠灌胃一次,连续2周,灌胃过程中观察小鼠的毛色以及生活状态,2周后称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4%水合氯醛麻醉小鼠后完整取出肝脏,测量原位移植瘤的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B组小鼠生活状态及毛发与A组小鼠的生活状态相似,毛发均光亮;D组小鼠的生活状态明显要强于C组,C的小鼠生活状态明显最差,且毛发暗淡无光泽;B组小鼠体重与A组相比,P=0.30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小鼠体重与其他三组比较,p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组小鼠体重与C组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D组C57小鼠肝脏肿瘤大小均小于A组小鼠肝脏肿瘤,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D组C57小鼠肝脏肿瘤大小之间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C57小鼠肝脏肿瘤进行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肿瘤的特点,以及肿瘤周围肝脏有无卫星灶。结果:肿瘤呈团片状生长,核大深染,无明显包膜。肿瘤呈团片状生长,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周边无明显包膜,A组见肿瘤周边有卫星灶。A、C组肿瘤向周边浸润生长,B、D组肿瘤与周边分界尚清,未见卫星灶。结论实验提示榄香烯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即AKT激活减少使细胞周期停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课题成功的建立了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超过90%的小鼠成功建模。建模后的小鼠给予榄香烯灌胃,相比于替吉奥,榄香烯副作用轻,且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与替吉奥相当,榄香烯灌胃的小鼠的肝脏肿瘤大小也普遍小于生理盐水组小鼠的肝脏肿瘤的大小。榄香烯协同替吉奥对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效果明确,且比单用替吉奥组副作用小。
【关键词】:肝细胞癌 榄香烯 细胞增殖 AKT p-AKT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目录】:
  • 摘要5-9
  • Abstract9-13
  • 缩略词表13-14
  • 前言14-17
  • 第一部分 榄香烯对肝癌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17-25
  • 一、材料和方法17-21
  • 二、实验结果21-25
  • 第二部分 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以及榄香烯对肝癌体内实验研究25-31
  • 一、材料和方法25-28
  • 二、实验结果28-31
  • 讨论31-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综述38-45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娟,谢继红,王瑜;榄香烯口服乳稳定性研究[J];中草药;2000年07期

2 左云飞,张耀铮,郑军;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榄香烯对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ca-F25/CL-16A3的抗肿瘤作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唐天友,刘永彪;榄香烯对淋巴细胞辐射抗性效应的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赵亚利,彭晓霞,王亚东,崔树起;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5 邹大伟;巴静;吉阳涛;路平;;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荷瘤小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7期

6 许浪;刘丹;晏丹;李玉红;成肇智;;榄香烯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6期

7 谢恬;花宝金;孙敏;秦叔逵;;榄香烯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9年22期

8 罗定新;榄香烯的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6年S1期

9 卢丽琴,刘子江,陈方宏,瞿幼存;榄香烯乳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浙江肿瘤;1996年03期

10 秦叔逵,钱军,王琳,何泽明;榄香烯乳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红;黄琳;施广霞;郭连英;沈杰;钱振超;;用基因芯片技术与热休克对比研究榄香烯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分子机制[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徐希;庄彦;章圣辉;俞康;;榄香烯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株的体内外抑制作用[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卫国;蓝天;盛雅娟;金洪传;毛伟敏;王晓稼;;榄香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保护性自噬的研究[A];2013华东胸部肿瘤论坛暨第六届浙江省胸部肿瘤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康晓楠;金梅;朴花;郭连英;沈洁;陈骏;施广霞;钱振超;;榄香烯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与热休克的比较[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谢恬;曾昭武;李铖璐;王淑玲;程海波;柴可群;许可;赵荣;刘宇;;原创药金港榄香烯脂质体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药物产业化及临床应用[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6 李德山;张志;;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A];心脑病药物临床评价专家谈[C];1998年

7 李道睿;祁鑫;于明薇;裴迎霞;张培彤;林洪生;;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粘附蛋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珉宇;殷明;;β-榄香烯联合抗肿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吴相呈;黄金华;周伟生;;榄香烯乳的抑瘤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的防治[A];中医药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建东;何续逊;;榄香烯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35例体会[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香园;发掘联合抗癌药物[N];健康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任壮;让创新中药跻身抗肿瘤前沿[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龙皎;放疗加榄香烯乳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邹治铭;榄香烯联合丝裂霉素C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孙文杰;榄香烯抗再狭窄的机理研究及其缓释涂层的检测[D];重庆大学;2015年

4 张兴忠;榄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5 付军;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抑制增殖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6 梁婷;榄香烯注射液合并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季娜;榄香烯体内外抑制小鼠肝癌H_(22)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8 高金荣;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和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周雪松;从植物精油中分离提纯榄香烯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黄洪军;榄香烯对肝癌细胞株中抑癌基因甲基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2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