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酶参与肝癌门静脉瘤栓形成的组织学证据研究
本文关键词:肝素酶参与肝癌门静脉瘤栓形成的组织学证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细胞癌 肝素酶 侵袭转移 门静脉癌栓/瘤栓 肝素钠
【摘要】:目的:探寻肝素酶(HPSE)介导肝癌侵袭、转移及门静脉瘤栓形成的组织学证据。方法:1)通过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癌细胞HCCLM3、Hep G2以及正常的肝细胞株LO-2细胞中HPSE 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显色HCCLM3、Hep G2中的HPSE蛋白。2)建立裸鼠皮下肝癌模型,研究HCCLM3、Hep G2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3)建立裸鼠皮下肝癌模型,随机分生理盐水注射组和肝素钠注射组。探讨肝素钠(剂量为500IU,1次/隔3天)对HCCLM3、Hep G2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4)建立裸鼠门静脉瘤栓模型,探讨HCCLM3、Hep G2肝癌细胞的门静脉瘤栓形成能力及特性。5)建立裸鼠门静脉瘤栓模型,随机分生理盐水注射组和肝素钠注射组,并探讨肝素钠(剂量为500IU,1次/隔3天)对HCCLM3、Hep G2肝癌细胞的门静脉瘤栓形成能力、侵袭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1 HCCLM3、Hep G2中HPSE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O-2(P0.05),高侵袭、转移性的HCCLM3最高。2)皮下接种癌细胞(HCCLM3或Hep G2,细胞浓度为1×106/100μL)300μL一次的裸鼠,饲养一周后见皮下肿瘤形成,以肝素钠(剂量为500IU,1次/隔3天)注射,5周后见皮下肿瘤全部坏死或仅见局部淤血团块;同样方法接种成瘤后以和肝素钠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5周后可见接种癌细胞(HCCLM3、Hep G2)的裸鼠皮下均有明显的肿瘤生成。以HCCLM3(细胞浓度为1×106/100μL)300μL接种形成的皮下瘤块(体积2.275±0.447cm3,重量1.771±0.326g)明显大于Hep G2(细胞浓度为1×106/100μL)300μL接种形成的皮下瘤块(体积0.631±0.142cm3,重量0.375±0.074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以HCCLM3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106/100μL)300μL裸鼠下腹部腹腔接种一次,5周后腹腔成瘤率100%,肝脏均能见转移灶,门脉癌栓形成率为40%。以肝癌细胞Hep G2悬液(细胞浓度为1×106/100μL)300μL裸鼠下腹部腹腔接种一次,5周后腹腔成瘤率100%,肝脏肝癌转移率为40%,门脉癌栓形成率为0%,但可以找到正在侵袭门脉血管壁的癌细胞。4)以肝癌细胞HCCLM3(细胞浓度为1×106/100μL)300μL腹腔接种裸鼠一次。1周后,皮下注射肝素钠(浓度为500IU,1次/隔3天)。5周后,5周后,腹腔仅见少量的腹腔网膜有微瘤块形成,肝脏未见瘤块形成;也未找到肝脏癌灶及门静脉瘤栓证据。以1×106/100μL Hep G2 300μL接种腹腔的裸鼠未见腹腔、转移瘤块形成及门脉癌栓形成。结论:1)肝癌细胞株HCCLM3具有高表达HPSE基因及蛋白的特性。2)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中成瘤率及存活率较高,可用于相关肿瘤的增殖侵袭研究。3)肝素钠可明显抑制高HPSE表达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性。4)下腹腔注射一定浓度和剂量的肝癌细胞可建立裸鼠肝脏转移瘤及门静脉癌栓模型。5)肝素钠能明显抑制高HPSE表达肝癌细胞的肝脏转移瘤及门静脉癌栓形成。提示HPSE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经门静脉侵袭、转移等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素酶 侵袭转移 门静脉癌栓/瘤栓 肝素钠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前言13-16
- 研究内容与方法16-37
- 1. 研究内容16-17
- 2. 实验材料17-22
- 2.1 肝癌细胞来源17
- 2.2 实验主要试剂17-18
- 2.3 相关试剂配制18-21
- 2.4 实验主要仪器21-22
- 3 实验方法及步骤22-37
- 3.1 细胞培养22-24
- 3.2 肝素酶mRNA表达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24-27
- 3.3 肝素酶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27-33
- 3.4 肝癌细胞HPSE蛋白的免疫组化验证33-34
- 3.5 裸鼠皮下肝癌模型的建立及验证34
- 3.6 肝素钠对皮下肝癌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34-35
- 3.7 裸鼠肝癌门静脉瘤栓模型的建立及验证35-36
- 3.8 肝素钠对裸鼠肝癌门静脉瘤栓形成的影响36-37
- 结果37-44
- 1 肝癌细胞HPSE mRNA表达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37-38
- 2 肝癌细胞HPSE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38-39
- 3 裸鼠皮下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肝素的效应观察39-41
- 4 裸鼠肝癌门静脉瘤栓模型的建立及肝素的效应观察41-44
- 讨论44-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6
- 综述56-67
- 参考文献62-67
- 附录67-73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泳松,周翔平;肝癌的血液供应与介入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12期
2 胡宏楷,吴孟超,张秀忠,屠振兴,舒鸿逵;大鼠肝内移植型肝癌模型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3 成美英;张洪泉;;肝癌疫苗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2期
4 徐燕立;孟志强;刘鲁明;;中药抗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5 姜飚;李挺;韦长元;;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和耐药性逆转[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1年02期
6 郑小华;肝癌的血液供应[J];放射学实践;2002年06期
7 蒋时红,周宜强;中医药防治肝癌机理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8 丁田贵,尹立杰,彭兆祥;肝癌荷瘤大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3年02期
9 汪芸;段小娴;;肝癌的化学预防研究进展[J];四川肿瘤防治;2005年04期
10 蒋小良;牟培源;李永忠;;~(90)Y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卫卫;刘秀筠;张秀敏;何琪杨;;白藜芦醇增强吉西他滨抗肝癌活性的机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邬雄飞;任进;戚新明;;短期大鼠致肝癌模型肝脏线粒体损伤的研究[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董凤林;查月琴;刘哲婴;董彦;朱利霞;王阿军;李智;肖荣;;超声引导下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徐绍斌;全显跃;孙希杰;;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动态磁共振张量成像的量化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贾洪顺;全显跃;孙涛;;兔VX2肝癌MRI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晟;邓钢;牛焕章;何仕诚;方文;郭金和;朱光宇;余辉;李国昭;滕皋军;;兔VX2肝癌模型的经股动脉插管技术探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黄智铭;陈旭艳;王剑虹;陈周峰;吴金明;吴建胜;陈向荣;蔡勇;;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肝癌免疫中的研究[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黄智铭;陈旭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肝癌免疫中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罗仕华;郑传胜;冯敢生;;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经介入方法治疗肝癌的的动物实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玄;郑翔;何凡;陈知水;;移植肝肝癌中IL-17A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戴丽昕;肝癌的克星[N];上海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钱海红 郑莉丽;我国肝癌肝炎研究国际领先[N];健康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华;三维肝癌类组织体模型建立及肺侵袭关联蛋白筛查[D];复旦大学;2010年
2 赵荫农;消融联合瘤周注射免疫佐剂诱导小鼠抗肝癌主动免疫效应系列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宁;肝癌介入治疗与肝癌多药耐药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谢萌;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控释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对肝癌的药效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孙希杰;兔VX2肝癌模型动态量化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阎雄;抑癌基因maspin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7 全显跃;兔VX2肝癌模型动态量化磁共振灌注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8 庄鹏远;干扰素α对肝癌生长和肺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姜慧杰;肝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廖成功;Basigin选择性剪接体的鉴定及其在肝癌增殖和侵袭中的功能[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新;活体观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癌微循环的作用及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程宝兴;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王为;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肝癌识别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传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志培;肝癌细胞在不同免疫力小鼠中生长特点与免疫细胞间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6 廖维荣;二氧化碳对肝癌细胞体外侵袭作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段崇玲;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肝癌Endgolin靶向放射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广欣;肝癌放疗靶区的动物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朱求实;RCAS1mRNA在肝癌表达的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单士岗;GP73蛋白在肝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肝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3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