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烷基亚硝胺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的代谢活化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2:00

  本文关键词:烷基亚硝胺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的代谢活化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亚硝胺 细胞色素P450 羟基化反应 代谢活化 密度泛函理论


【摘要】:亚硝胺(NAs)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致癌物,广泛存在于水体、烟草、药物、酒类和食品中,能够导致多种动物及人类发生肿瘤。研究表明,NAs在体内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活化后,生成羟基亚硝胺并进一步分解为活泼亲电试剂——碳正离子,导致DNA碱基的烷化损伤,最终诱发癌症。因此,CYP450催化NAs的代谢活化是其致癌的关键步骤,本课题使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NAs的代谢活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为深入阐明NAs的致癌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UB3LYP方法在LANL2DZ(Fe)/6-31+G(d,p)(C,H,O,N,S)基组上对甲基乙基亚硝胺(N-Nitrosoethylmethylamine,NMEA)和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在CYP450活性中心铁卟啉催化下的代谢活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Cpd 0和Cpd I两种铁卟啉活性中心作用下NAs的Cα-H的羟基化过程。对反应过程中各驻点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在更高的LANL2DZ(Fe)/6-311+G(d,p)(C,H,O,N,S)基组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CYP450催化NAs羟基化的过程包含两个步骤——氢抽提反应和回弹反应。氢抽提反应为控速步骤,氢原子从NAs转移到铁卟啉的Fe O上,是典型的氢原子传递(HAT)过程,紧接着铁卟啉上的羟基回弹到NAs自由基上,形成羟基化代谢产物。低自旋的二线态(LS)和高自旋的四线态(HS)均参与反应,二者的能垒差别不大,符合双态反应性(TSR)。另外,Cpd I催化NMEA的反应能垒为13.27/13.92 kcal/mol(LS/HS);Cpd 0催化NMEA的反应能垒为18.96/18.89 kcal/mol(LS/HS),即Cpd I催化NAs羟基化比Cpd 0作为氧化活性中心更具有优势,反应更容易发生。根据“双区理论”提出的有关NAs致癌的作用机理,NAs分子侧链上除了α-位可以发生羟基化代谢外,非α-位也可同时发生代谢进而生成两个亲电活性中心,最终导致DNA股间交联。因此,本课题使用UB3LYP方法LANL2DZ+**(Fe)/6-311+G(d,p)(C,H,O,N,S)//LANL2DZ+**(Fe)/6-31+G(d,p)(C,H,O,N,S)基组上对Cpd I催化三种烷基亚硝胺(NMEA、NDEA和NMPA)Cβ-H羟基化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s的Cβ-H羟基化反应过程与Cα-H羟基化过程相似,均为典型的HAT过程(即氢原子从NAs转移到铁卟啉Fe O上),紧接着经历羟基回弹过程形成羟基化产物。LS和HS也均参与了Cβ-H的羟基化反应,LS和HS的反应能垒差别不大,符合双态反应性(TSR)。三种烷基NAs的Cβ-H羟基化能垒为16~19 kcal/mol,比Cα-H羟基化反应能垒高3~5 kcal/mol,这表明Cα-H比Cβ-H更易于发生羟基化。另外,比较了Cα-H和Cβ-H羟基化反应中的轨道能量和碳氢键解离能(BDE)。结果表明,在低自旋态下,NDEA的Cα-H过渡态的HOMO-LUMO能量差(?EHOMO-LUMO)比Cβ-H过渡态的?EHOMO-LUMO低约为14 kcal/mol,Cα-H的BDE比Cβ-H的BDE低6~11 kcal/mol,进一步证明了Cα-H比Cβ-H更易于在P450作用下代谢活化。使用分子对接方法对CYP450与不同结构烷基亚硝胺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将10种人类CYP450和5种大鼠CYP450与8种NAs分子进行对接,通过比较GOLD打分函数的分值结合对接构象,获得了对接体系的合理结构。结果表明,对接分数较高的P450亚型为2A6和2E1,而CYP2E1和CYP2A6这两种酶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均高度表达,因此这合理地解释了体外模拟代谢实验中观察到的CYP2E1和CYP2A6代谢NAs时有较高代谢活性的现像,并会诱发肝癌、鼻咽癌和食管等器官产生肿瘤。从对接所得复合物的活性中心结构可以看出,2A6活性中心的Thr275和2E1活性中心的Thr270是与NAs形成氢键的主要氨基酸残基;Cα位H原子与铁卟啉铁原子的距离均约为4?,而Cβ-H原子与CYP450活性中心铁卟啉的距离均在6?左右,表明α-碳原子离活性中心铁卟啉距离更近,因而更有利于被代谢活化。本研究不仅阐明了P450催化NAs代谢活化的反应机理,而且提出了非α-位代谢活化可能是亚硝胺致癌作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深入揭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亚硝胺分子结构与致癌活性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亚硝胺 细胞色素P450 羟基化反应 代谢活化 密度泛函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0.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N-亚硝基类化合物简介12-16
  • 1.2.1 N-亚硝基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介12
  • 1.2.2 N-亚硝基类化合物自然界的存在和生物合成12-13
  • 1.2.3 N-亚硝基类化合物致癌作用13-16
  • 1.3 细胞色素P450酶16-22
  • 1.3.1 细胞色素P450的结构及功能16-18
  • 1.3.2 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化合物代谢18-21
  • 1.3.3 亚硝胺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代谢活化21-22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2-25
  • 第2章 烷基亚硝胺在铁卟啉的两种活性中心作用下羟基化代谢机理25-39
  • 2.1 引言25-26
  • 2.2 计算模型与方法26-27
  • 2.3 结果与讨论27-38
  • 2.3.1 细胞色素P450的两种活性中心的比较27-35
  • 2.3.2 溶液环境对两种活性中心的影响35-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3章 P450催化下亚硝胺C~α-H和C~β-H羟基化代谢机理39-57
  • 3.1 引言39-40
  •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40
  • 3.3 结果与讨论40-55
  • 3.3.1 Cpd I作用下亚硝胺C~α-H羟基化代谢过程40-45
  • 3.3.2 Cpd I作用下亚硝胺C~β-H羟基化代谢过程45-53
  • 3.3.3 Cpd I催化亚硝胺同分异构体羟基化代谢及其C-H键解离能53-55
  • 3.4 本章小结55-57
  • 第4章 亚硝胺与细胞色素P450酶的分子对接研究57-75
  • 4.1 引言57-58
  • 4.2 受体分子的准备及分子对接的方法58-61
  • 4.2.1 人类细胞色素P450酶的准备58-59
  • 4.2.2 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准备59-60
  • 4.2.3 亚硝胺与CY P450对接方法60-61
  • 4.3 结果与讨论61-73
  • 4.3.1 亚硝胺与人类细胞色素P450酶的分子对接研究61-70
  • 4.3.2 亚硝胺与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分子对接研究70-73
  • 4.4 本章小结73-75
  • 结论75-77
  • 参考文献77-85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85-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润南,尉迟力,马清泉,李树本,华绍峰;甲基单胞菌Methylomonas sp.GYJ3中甲烷单加氧酶羟基化酶组分的纯化和性质[J];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03期

2 ;有机文摘[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1期

3 曾志刚;罗红兵;翟龙飞;徐欣;俞岩青;黄海;;放线菌SIIA243对维生素D_3的羟基化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年02期

4 葛文中;李楠;姜宫凌侠;;甾体C_7-羟基化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生勇;孙晓莉;李晓晔;;对位取代的1,2-二苯基乙烯的合成及其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宋少青;饶日川;张爱民;;多壁碳纳米管缺陷作为苯羟基化反应的活性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石荣荣;崔咪芬;汤吉海;张进平;乔旭;;铁酸铜复合氧化物对苯羟基化反应的活性考察[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杨瑞光;李桂英;胡常伟;;铁活性炭附载四氧化三铁催化苯酚羟基化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顾晓利;崔咪芬;张进平;乔旭;;金属酸盐催化剂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活性考察[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6 陈永正;;生物催化不对称羟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徐加泉;刘慧慧;李桂英;胡常伟;;活性炭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徐加泉;李桂英;胡常伟;;活性炭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孟庆伟;宫斌;苏田;廉明明;蔡元春;;手性药物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α-羟基化反应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慧慧;李桂英;胡常伟;;载铁活性炭催化甲苯直接羟基化制备甲酚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秋生;催化直接羟基化法制备萘酚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顾颖颖;高选择性苯羟基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钟永科;活性炭载铁催化剂上几种典型芳烃一步羟基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进;苯直接催化氧化羟基化合成苯酚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顾晓利;苯酚羟基化反应新型催化剂与工程技术基础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杨瑶;吡啶衍生物的微生物羟基化及其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波;多相催化体系中芳烃及其衍生物的烷基化和羟基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鹏金;萘羟基化制备萘酚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罗莹莹;CuTHPP/γ-Al_2O_3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3 陈耀;铁系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苯酚羟基化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杨顺莉;烷基亚硝胺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的代谢活化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5 霍孝雨;Amycolatopsis sp.CGMCC1149新型羟基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洛伐他汀羟基化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柳艳娟;无金属参与的烯烃分子间氨羟基化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袁永军;胺促进的苯分子氧氧化羟基化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赵玮玮;赭曲霉发酵法催化甾体11α-羟基化反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曹艳辉;Amycolatopsis sp.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羟基化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10 朱艳婧;苯酚双氧水直接羟基化反应催化剂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3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43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