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Elp3依赖HAT活性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5:26

  本文关键词:Elp3依赖HAT活性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Elp3 序列敲除 迁移侵袭 损伤修复


【摘要】:目的:构建Elp3序列敲除重组表达质粒,通过与过表达Elp3及干扰Elp3质粒组对比,研究Elp3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其HAT结构域和参与Elongator复合体构建的关系。方法:1.测序及双酶切鉴定PIRES2-EGFP-Elp3及四个序列敲除重组表达质粒。2.RT-PCR、western blot鉴定293a细胞及HepG2细胞瞬时转染各组质粒后,目的基因mRNA,蛋白表达。3.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瞬时转染各组质粒后,Elp3 mRNA,蛋白表达水平。4.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5.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6.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7.以OTM为指标,彗星电泳检测辐照后各组细胞DNA损伤修复情况。8.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lp3、Elp4、AKT、p-AKT、MMP2、MMP9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测序及双酶切鉴定表明,插入表达重组载体中的目的基因序列准确,长度无误:elp3-d1(1374bp),elp3-d2(1110bp),elp3-d3(1239bp),elp3-d4(636bp),elp3(1692bp)。2.RT-PCR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中的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出正确的mRNA;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中的目的基因在293a细胞及HepG2细胞中均能正确表达目的蛋白:Elp3-d1(50kDa),Elp3-d2(40k Da),Elp3-d3(45kDa),Elp3-d4(27kDa),Elp3(62kDa)。3.Real-time 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载体中序列基因表达1出的目的蛋白并没有影响细胞中内源性elp3mrna、蛋白表达,elp3-d1、elp3-d2、elp3-d3、elp3-d4组表达量与hepg2组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elp3过表达组细胞内elp3蛋白表达增高,elp3干扰组(elp3i)细胞内elp3蛋白表达减少。4.cck-8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hepg2组,elp3干扰组及过表达elp3-d1蛋白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调;过表达elp3、elp3-d3蛋白的细胞增值能力显著增强;过表达elp3-d2、elp3-d4蛋白的细胞无显著差异。5.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hepg2细胞,elp3干扰组及过表达elp3-d1蛋白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过表达elp3、elp3-d3蛋白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过表达elp3-d2、elp3-d4蛋白的细胞无显著差异。6.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hepg2细胞组,elp3干扰组及过表达elp3-d1蛋白细胞,迁移能力减弱,穿膜侵袭能力下调;过表达elp3、elp3-d3蛋白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穿膜侵袭能力增强;过表达elp3-d2、elp3-d4蛋白的细胞无显著差异。7.彗星电泳检测结果发现,8gy/min剂量辐照后,相比于hepg2细胞,elp3干扰组及过表达elp3-d1蛋白的细胞,在损伤后修复速度及修复能力上下降明显;过表达elp3、elp3-d3蛋白的细胞修复速度提高,修复能力增强;过表达elp3-d2、elp3-d4蛋白的细胞无显著差异。8.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elp3、elp4、akt、p-akt、mmp2、mmp9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相比于hepg2细胞组,elp3干扰组及过表达elp3-d1蛋白的细胞组,akt激活水平及下游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略有下调;过表达elp3、elp3-d3蛋白的细胞组,akt激活水平及下游mmp2、mmp9蛋白表达量提高;过表达elp3-d2、elp3-d4蛋白的细胞组内相关蛋白无显著差异。结论:1.成功构建elp3过表达质粒及序列敲除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表达出目的蛋白。2.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出的目的蛋白不影响elp3内源性表达。3.elp3蛋白在肝癌细胞中促进增殖,促进迁移侵袭,促进dna损伤修复等作用依赖其hat活性。4.elp3激活akt信号通路依赖elongator复合体结构完整性及hat功能完整性。5.Elp3参与细胞多种活动,可能是通过乙酰化引起基因激活而非直接作用于信号通路完成的。
【关键词】:Elp3 序列敲除 迁移侵袭 损伤修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7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4
  • 第一部分 Elp3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14-35
  • 1 材料与方法15-22
  • 1.1 材料15
  • 1.2 主要仪器设备15-16
  • 1.3 实验方法16-22
  • 2 实验结果22-33
  • 2.1 预测确定敲除序列序列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22-25
  • 2.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25-26
  • 2.3 重组质粒的基因测序鉴定26-30
  • 2.4 RT-PCR检测重组质粒相关基因表达30
  • 2.5 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质粒蛋白表达30-33
  • 3 讨论33-35
  • 第二部分 Elp3促进HCC细胞迁移侵袭及DNA损伤修复35-58
  • 1 材料与方法36-44
  • 1.1 材料36-37
  • 1.2 主要仪器设备37
  • 1.3 实验方法37-44
  • 2 实验结果44-55
  • 2.1 Real time PCR检测瞬时转染后Elp3 mRNA表达情况44-45
  • 2.2 Western blot检测瞬时转染后Elp3蛋白表达情况45-46
  • 2.3 CCK-8 检测瞬时转染重组表达质粒后Hep G2细胞增殖情况46-47
  • 2.4 划痕实验检测HepG2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后细胞的迁移能力47-48
  • 2.5 transwell实验检测HepG2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48-49
  • 2.6 ~(60)Coγ射线辐照的最适剂量49-50
  • 2.7 彗星电泳分析转染重组质粒对基因组的影响50-52
  • 2.8 HepG2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后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52-55
  • 3 讨论55-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2
  • 综述:Elongator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62-73
  • 参考文献69-73
  • 展望73-74
  • 本文受以下基金资助74-75
  • 缩略词表75-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孟超;;肝癌外科治疗的近期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2 张志敏;;肝癌会遗传吗?[J];肝博士;2006年03期

3 徐连根;周晶;雷伟;沈志祥;;瘦素及其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4 魏丽珍;李胜棉;张楠;温登瑰;周烨;王士杰;;688例肝癌患者发病特点及诊疗状况分析[J];肝脏;2010年02期

5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促进肝癌生长和转移的相关基因[J];临床荟萃;2010年10期

6 吴生;;盘点诱发肝癌的7大元凶[J];肝博士;2012年01期

7 邓庆华;一家四例肝癌报道[J];中国厂矿医学;1995年06期

8 王定珠;;觥筹交错 过度疲劳 肝癌乘机而入[J];健康博览;2005年11期

9 笑山,吴蓉蓉;喝咖啡可以减少肝癌发生率[J];健康之路;2005年04期

10 ;远离肝癌 预防在先[J];农民文摘;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顺章;穆丽娜;;饮水中藻类毒素与肝癌关系和控制的研究(摘要)[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秉辉;;肝癌预防的新话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癌[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丁光伟;杨玉秀;徐秋霞;徐存拴;;肝癌多基因表达异常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吴孟超;;肝癌外科治疗的近期进展[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刘耕陶;孙华北;方亚南;;肝癌发生的化学预防[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阮秀花;田葱;张效本;张喜梅;;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分析[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阮秀花;田葱;张效本;张喜梅;;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分析[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吕岩;韩学锋;;肝癌患者需求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华;魏怀玲;刘耕陶;;双环醇对化学毒物促发肝癌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谢静媛;戴炜;涂爱民;赵文高;符花;胡应龙;;深圳地区53例肝癌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宜昌 胡献国;吸烟与肝癌[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四川成都 孙清廉;远离肝癌 谨防四大危险因素[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3 特约撰稿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肝胆外科主任 孙文兵;警惕肝癌的过度治疗[N];医药导报;2007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孙理;三招不得肝癌[N];健康时报;2008年

5 叶建平;专家提醒肝癌患者保护生命 重在“三早”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通讯员 韦夏 本报记者 邓宏鹰 钟少鸿;不良饮食习惯易诱发肝癌[N];中国食品报;2009年

7 记者 顾泳;我国肝癌患者占全球55%[N];解放日报;2010年

8 解放军302医院 刘士敬;四成肝癌酒精泡出来的[N];健康时报;2010年

9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我科学家揭示肝癌发生早期分子机制[N];光明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胡德荣;肝癌发生早期阶段分子机制被揭示[N];健康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放;TOPK蛋白和肝癌发生以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怡安;中枢神经特异性RNA结合蛋白NOVA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发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殷杰;E3泛素连接酶Prp19对肝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周宇红;分化抑制因子ID1在调控化疗诱导的肝癌细胞“干性”改变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王盛;FOXA1基因变异和调控异常促,

本文编号:867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67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