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肠外营养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营养疗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全肠外营养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营养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早期筛查及诊断困难,故患者就诊时一般已处于进展期。目前手术治疗为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措施。由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是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而肠外营养以及肠外联合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疗效尚有争议[1]。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治疗与肠外联合肠内(Enteral untied Parenteral Nutrition,EPN)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营养疗效。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二科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远端胃癌根治术(D2)40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各20例。2.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接受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后营养指标包括:血清前白蛋白(Peealbumin,PA)、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binding protein,RBP)、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等的差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及营养治疗并发症发生率。3.研究步骤:筛选40名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TPN组(n=20)与EPN组(n=20)。TPN组于术后第一天起开始予以卡文1440ml及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500ml,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周静脉TPN至术后第八天;EPN组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予以卡文1440ml及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500ml,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周静脉TPN,第三天卡文1440ml及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500ml外周静脉滴注并自鼻空肠营养管灌注肠内营养液500ml。第四天卡文1440ml及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50ml并自鼻空肠营养管灌注肠内营养液1000ml,第五天停用卡文及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并自鼻空肠营养管灌注肠内营养液1500ml。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三天及术后第八天分别静脉采血检测蛋白指标(RBP,TRF,PA);肝功能指标(ALT,AST);测量TSF、AMC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试验的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1)TPN组、EPN组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RBP,TRF,PA指标无差异性(P0.05),术后三天两组患者RBP,TRF,PA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天TPN及EPN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TPN组、EPN组患者术后第八天的RBP,TRF,PA均优于术后第三天,且EPN组RBP,TRF,PA指标增长高于TP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TPN组、EPN组患者术后第三天AMC及TSF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TPN组患者术后第八天AMC较术后第三天明显上升,P0.05,有明显差异;EPN组患者术后第八天TSF较术后第三天无明显变化P0.05,无明显差异;术后第八天EPN组较TPN组AMC及TSF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4)EPN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通气时间均较TPN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PN组、EPN组患者术后第三天及术后第八天ALT及AST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第八天较术后第三天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较全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在患者术后早期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速度。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全肠外营养 肠外联合肠内营养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2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7
- 摘要7-10
- Abtract10-14
- 前言14-16
- 资料和方法16-20
- 1 一般资料16
- 2 入选标准16
- 3 排除标准16
- 4 研究分组16-17
- 5 实验方法与能量供给17-18
- 6 观察指标18-19
- 7 统计学处理19-20
- 实验结果20-23
- 1 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20
- 2 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前后AMC、TSF的比较20-21
- 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通气时间比较21
- 4 两组患者不同营养治疗并发症情况比较21-22
- 5 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22-23
- 讨论23-28
- 1 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对患者RBP、PA、TRF影响的比较23-25
- 2 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的比较25-26
- 3 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比较26
- 4 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的比较26-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综述32-48
- 参考文献44-48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华,蒋朱明;第12届中国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江华 ,尹欣 ,蒋朱明;第12届中国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年02期
3 ;第14届中国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将在武汉举行[J];营养学报;2003年03期
4 邸军,仵瑞玲,王建祯;术后长期昏迷及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方法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3期
5 滕安宝;肠内营养的新进展[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年04期
6 ;第13届中国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在广州召开[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年02期
7 陈玉民;肠内营养在术后早期的应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年03期
8 曹丽萍,邓诗琳;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03年04期
9 张逖,樊海蓉,厉曙光;肠内营养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10 文新;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巍;姜丽华;夏沛松;;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许媛;;我如何进行肠内营养[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3 季峰;;肠内营养通路的建立[A];2013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姚惠萍;;肠内营养的规范化管理[A];2013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林碎钗;潘夏蓁;付莹;蒋凯;邵利香;方振红;;两种鼻饲方案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比较[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熊代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外加肠内营养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达能-纽迪希亚;;领导先进医学营养 推动疾病完美治疗[A];201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营养新进展培训班培训教材[C];2010年
8 吴红;史南枚;彭燕;彭青;;营养泵对减少烧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江永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红琪;;肠内营养的临床支持疗效[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每裕;病人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N];健康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姬薇;肠外营养还是肠内营养?[N];工人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雪敏;肠内营养,因胃肠功能而不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敏;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给的不仅是营养[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郑志华;胃肠功能许可,首选肠内营养[N];医药经济报;2012年
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安友仲;肠内营养 先喂菌后喂人[N];健康报;2013年
7 新华;全胃切除24小时内可“吃饭” 肠内营养可推广[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寸丰;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实惠”[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记者 谭嘉 实习记者 刘洋;早期肠内营养可减轻重症患者肠损伤[N];健康报;2009年
10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 教授 李苏宜;肠内营养对肿瘤治疗的支持作用[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世奎;肠内营养对艾滋病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2 万晓;肠内营养对小鼠肠道粘膜屏障及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王宝贵;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4 傅廷亮;肠内营养和黄芪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肠屏障和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吉帅;食管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的临床评价[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蔡晖;胃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温度控制的规范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郭丽娜;免疫营养素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创伤危重患者的支持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石志敬;肠内营养启动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尹金祥;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葛立峰;肠道菌群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魏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力;白利度计对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监测胃残余液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赵杰;肠内营养对克罗恩病患者机体组成和能量代谢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10 段飞;肝切除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7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6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