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8 05:28
本文关键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性,分析影响其手术切除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评估该类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该类患者临床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十四病区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67例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限定为窦旁(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限定为肿瘤基底靠近大脑镰且埋被于皮层下、下矢状窦、直窦)、镰旁、脑室内、小脑幕。记录该类脑膜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资料、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等。对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的一般临床特性进行归纳,将67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病程、既往病史,神经科查体阳性体征、肿瘤部位、大小、形状、增强程度、钙化、质地、血供、神经血管包绕、侵袭性、边界、瘤周水肿、病理亚型等18项因素,与术中肿瘤是否全切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肿瘤切除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1).共67例病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1例,男女之比为1:1.57;平均年龄50.9岁(23—73岁);平均病程15.8月(2天—12年),入院时67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17例以头痛、头晕、乏力、精神差等主观症状,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就诊,28例以出现局灶神经症状就诊,32例出现颅内压增高,4例为偶然查体发现。(2).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根据肿瘤的硬脑膜附着部位分类,分为窦旁24例(35.8%),其中上矢状窦旁22例,下矢状窦旁1例,直窦1例;镰旁21例(31.3%);脑室内7例(10.4%),其中侧脑室6例,三脑室1例;小脑幕15例(22.4%),其中幕上7例,幕下5例,幕上下均有3例。(3).所有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Simpson I、II级)56例(83.6%),次全切除(Simpson III级)9例(13.4%),部分切除(Simpson IV级)2例(3.0%),无Simpson V级切除的病例。12例(17.9%)患者术后发生神经系统相关性并发症,其中脑神经功能缺损6例,癫痫2例,脑出血1例,皮下积液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1)在分析影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手术切除程度的因素中,肿瘤侵袭性、神经血管包绕、瘤周水肿、肿瘤边界、肿瘤增强程度5个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分析影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中,病程长短,术前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血管包绕、肿瘤侵袭性、肿瘤增强程度、瘤周水肿6个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肿瘤侵袭性、瘤周水肿、肿瘤边界和神经血管包绕是影响肿瘤是否全切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肿瘤侵袭性是主要因素。(2)术前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血管包绕、肿瘤侵袭性、瘤周水肿是影响是否出现手术并发症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神经血管包绕是主要因素。结论:1、对于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肿瘤具有侵袭性、瘤周水肿严重、肿瘤边界不清和瘤周有神经血管包绕可以影响手术切除肿瘤的程度。2、在影响肿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因素中,肿瘤具有侵袭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肿瘤具有侵袭性不能手术全切除的危险是不具有侵袭性的5.321倍。3、患者术前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瘤周有神经血管包绕、肿瘤具有侵袭性以及瘤周水肿程度越严重可以增加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4、在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因素中,肿瘤有神经血管包绕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肿瘤有神经血管包绕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危险是无神经血管包绕的4.121倍。5、手术治疗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对患者术前状态的仔细评估、影像学信息仔细研读、术中谨慎的处理肿瘤周围血管神经,可有效的降低肿瘤的残余,平衡好肿瘤残留与保留患者神经功能的关系,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非颅底 部位 脑膜瘤 切除程度 并发症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4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4
- 研究现状、成果12-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4
- 1 对象和方法14-18
- 1.1 一般资料14
- 1.1.1 纳入标准14
- 1.1.2 排除标准14
- 1.2 临床表现14-15
- 1.2.1 主诉与阳性体征14
- 1.2.2 病程14-15
- 1.2.3 既往病史15
- 1.3 影像学表现15-16
- 1.3.1 肿瘤部位15
- 1.3.2 肿瘤大小15
- 1.3.3 肿瘤形状15
- 1.3.4 瘤周水肿15-16
- 1.3.5 肿瘤增强程度16
- 1.3.6 肿瘤钙化16
- 1.4 手术情况16-18
- 1.4.1 手术入路16
- 1.4.2 肿瘤神经血管包绕16
- 1.4.3 侵袭性16
- 1.4.4 肿瘤边界16
- 1.4.5 肿瘤质地16-17
- 1.4.6 肿瘤血供17
- 1.4.7 手术切除情况17-18
- 1.5 病理分型18
- 1.6 并发症18
- 1.7 统计学方法18
- 2 结果18-27
- 2.1 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切除程度的关系18-19
- 2.2 患者临床表现和手术切除程度的关系19-20
- 2.3 患者术前影像学信息与手术切除程度的关系20-21
- 2.4 患者手术情况与手术切除程度的关系21-23
- 2.5 影响手术切除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23
- 2.6 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并发症的关系23-24
- 2.7 患者临床表现和手术并发症的关系24-25
- 2.8 患者术前影像学信息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25-26
- 2.9 患者手术情况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26-27
- 2.10 影响手术并发症多因素回归分析27
- 3 讨论27-41
- 3.1 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的临床特性28-35
- 3.2 影响手术切除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35-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5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4-55
- 综述 颅内脑膜瘤的临床治疗现状55-70
- 综述参考文献63-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英群;卢亦成;白如林;骆纯;;脑膜瘤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附317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873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7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