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促肺癌发生与药物治疗
本文关键词: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促肺癌发生与药物治疗
更多相关文章: 巨噬细胞极化 微环境 肺癌 自噬 新生血管形成
【摘要】:肿瘤的恶性进展与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形成中,极化的M2型巨噬细胞创造了一种炎性环境促进肿瘤生长。然而,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与肿瘤进展是否有直接关系,至今尚无定论。因此,明确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促进肿瘤发展的机制对肿瘤治疗甚为关键。本课题以肺癌为研究对象,目的是研究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对肺癌的促进及药物治疗,以期为肺癌防治提供有效措施。本研究首先考察体外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对LLC细胞是否有直接影响,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Ms),用LPS(10 ng/ml)将PEMs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用IL-4(10 ng/ml)诱导PEMs为M2型巨噬细胞;通过荧光双染法检测极化的巨噬细胞与LLC细胞共培养;MTT法和PCNA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LLC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析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LLC细胞迁移、侵袭的关系。此外,本课题还研究了体外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MTT法和PCNA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促增殖作用;伊文斯兰渗出法检测HUVEC细胞体外通透性;鸡胚尿囊膜(CAM)模型研究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接着,为探索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促癌机制,我们用AO/EB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表达;DQ-Green BSA降解实验观察细胞溶酶体活性;DAF-2 DA和DCF-DA分别检测细胞内NO和ROS。最后,我们建立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模型,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小鼠肺泡细胞中巨噬细胞表型;ELISA试剂盒检测肺癌小鼠血清中5-HIAA和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12、TNF-α、TGF-β、IL-10、IL-4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LC3-B、P62和CD31蛋白的表达;伊文斯兰渗出法检测肺血管通透性。另外,为充分证明巨噬细胞极化微环境促进肺癌发生的机制,我们使用巨噬细胞耗竭剂、自噬抑制剂和血管保护剂治疗肺癌小鼠,观察其对肺癌发生的阻止作用。本文结果表明,M1型巨噬细胞对LLC细胞吞噬能力明显比极化前强,而M2型巨噬细胞对LLC细胞吞噬能力明显比极化前弱。极化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LL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无明显影响,然而,我们意外的发现M2型巨噬细胞条件化培养基能促进体外HUVEC的增殖、增加HUVEC细胞体外通透性、诱导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形成,而M1型巨噬细胞条件化培养基对此没有影响。机制研究显示,1%血清饥饿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明显增加HUVEC细胞自噬小体及LC3-B蛋白表达,但减少自噬底物P62蛋白和DQ-Green BSA的降解,而自噬抑制剂氯喹在不影响HUVEC细胞增殖浓度下降低HUVEC通透性。此外,我们也发现,M2型巨噬细胞条件化培养基可以增加HUVEC细胞内NO和ROS水平,使用氯喹抑制自噬后可降低细胞内NO和ROS水平。最后,我们在体内实验中观察到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增加肺泡M2型巨噬细胞比例,促进肺组织LC3-B表达,抑制P62蛋白降解。同时,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促进新生血管标志物CD31蛋白表达、增加血清血管紊乱标志物5-HIAA水平、提高肺血管通透性。氯屈膦酸钠脂质体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耗竭、氯喹诱导的自噬抑制和丹酚酸B诱导的血管保护均可明显减少小鼠肺部肿瘤数、CD31蛋白表达、5-HIAA水平和肺血管通透性,降低新生血管异常和肺癌发生率。综上所述,M2型巨噬细胞微环境促进肺癌发展的机制不是直接刺激肿瘤增殖,而是通过诱导自噬性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肺癌的发展。抑制M2型巨噬细胞生成、减少自噬或保护血管均可成为有前景的肺癌防治措施。
【关键词】:巨噬细胞极化 微环境 肺癌 自噬 新生血管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Abbreviation12-14
- 第一部分 绪论14-20
- 1.1 肺癌的研究现状14
- 1.2 巨噬细胞与肺癌的发生14-15
- 1.3 新生血管与肿瘤的进展15-17
- 1.4 自噬与肺癌的恶化17-20
- 第二部分 巨噬细胞极化对LLC细胞作用研究20-36
- 2.1 前言20-21
- 2.2 实验材料21-23
- 2.2.1 试剂材料21
- 2.2.2 试剂配制21-22
- 2.2.3 实验细胞22-23
- 2.2.4 实验动物23
- 2.2.5 主要仪器23
- 2.3 实验方法23-26
- 2.3.1 腹腔巨噬细胞分离与纯化23
- 2.3.2 巨噬细胞极化及收集巨噬细胞极化条件培养基23-24
- 2.3.3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表型24
- 2.3.4 巨噬细胞吞噬LLC细胞实验24
- 2.3.5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24-25
- 2.3.6 PCNA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25
- 2.3.7 细胞划痕实验25
- 2.3.8 Transwell实验25-26
- 2.3.9 统计学分析26
- 2.4 实验结果26-34
- 2.4.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诱导前后形态变化26
- 2.4.2 巨噬细胞极化26-27
- 2.4.3 巨噬细胞吞噬LLC细胞实验27-28
- 2.4.4 巨噬细胞极化条件培养基对LLC细胞增殖的影响28-31
- 2.4.5 巨噬细胞极化条件培养基对LL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1-32
- 2.4.6 巨噬细胞极化条件培养基对LL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32-34
- 2.5 实验小结34-36
- 第三部分 巨噬细胞极化对体外新生血管的影响36-42
- 3.1 前言36
- 3.2 实验材料36-37
- 3.2.1 试剂材料36
- 3.2.2 实验动物36-37
- 3.2.3 实验细胞37
- 3.2.4 实验仪器37
- 3.3 实验方法37-38
- 3.3.1 MTT法检测HUVEC细胞增殖37
- 3.3.2 PCNA免疫荧光法检测HUVEC细胞增殖37
- 3.3.3 伊文斯兰渗出法检测HUVEC细胞通透性37
- 3.3.4 鸡胚尿囊膜(CAM)法检测巨噬细胞对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37-38
- 3.3.5 统计学分析38
- 3.4 实验结果38-41
- 3.4.1 巨噬细胞极化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38-39
- 3.4.2 伊文斯兰渗出法检测HUVEC细胞体外通透性39-40
- 3.4.3 鸡胚尿囊膜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血管的影响40-41
- 3.5 实验小结41-42
- 第四部分 巨噬细胞极化对HUVEC细胞自噬的影响42-58
- 4.1 前言42-43
- 4.2 实验材料43
- 4.2.1 实验试剂43
- 4.2.2 实验细胞43
- 4.2.3 实验仪器43
- 4.3 实验方法43-45
- 4.3.1 AO染色检测HUVEC细胞自噬小体形成43-44
- 4.3.2 免疫荧光检测HUVEC自噬相关蛋白表达44
- 4.3.3 DQ-Green BSA检测溶酶体活性44
- 4.3.4 HUVEC细胞中NO含量检测44-45
- 4.3.5 HUVEC细胞中ROS含量检测45
- 4.3.6 AO/EB染色检测HUVEC细胞凋亡45
- 4.4 实验结果45-56
- 4.4.1 AO染色检测HUVEC细胞自噬小体形成45-47
- 4.4.2 LC3-B蛋白形成检测47-48
- 4.4.3 P62蛋白降解检测48-50
- 4.4.4 DQ-Green BSA检测自噬降解情况50-51
- 4.4.5 AO/EB检测HUVEC细胞凋亡51-53
- 4.4.6 DAF-2DA检测HUVEC细胞NO生成53-54
- 4.4.7 DCF-DA检测HUVEC细胞内ROS生成54-56
- 4.5 实验小结56-58
- 第五部分 巨噬细胞对体内肺癌模型发展的影响58-78
- 5.1 前言58-59
- 5.2 实验材料59-61
- 5.2.1 实验试剂59
- 5.2.2 实验试剂配制59-60
- 5.2.3 实验动物60
- 5.2.4 实验仪器60-61
- 5.3 实验方法61-66
- 5.3.1 小鼠肺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检测61-62
- 5.3.2 肺癌组织HE染色62-63
- 5.3.3 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62、LC3-B、CD31蛋白表达63-64
- 5.3.4 Western Blot方法64-66
- 5.4 实验结果66-77
- 5.4.1 乌拉坦诱导对小鼠体征的影响66-68
- 5.4.2 乌拉坦诱导对小鼠血清中 5-HIAA水平的影响68
- 5.4.3 乌拉坦诱导对小鼠肺泡细胞中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68-70
- 5.4.4 药物干预对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模型的病理特征的影响70-71
- 5.4.5 乌拉坦诱导对小鼠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71-72
- 5.4.6 药物干预对乌拉坦诱导小鼠肺新生血管的影响72-74
- 5.4.7 药物干预对乌拉坦诱导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74
- 5.4.8 药物干预对乌拉坦诱导小鼠肺重量和肿瘤数的影响74-77
- 5.5 实验小结77-78
- 第六部分 讨论78-80
- 第七部分 实验结论80-82
- 第八部分 论文创新点82-84
- 参考文献84-92
- 致谢92-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4-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豚鼠巨噬细胞经P_(204)处理后的抗石英细胞毒作用[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卫生学分册);1976年04期
2 邓侠进;;巨噬细胞的抗癌作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3 陆天才;;疾病对肺巨噬细胞的影响[J];煤矿医学;1982年01期
4 郭瑞清;祝彼得;;一种分离巨噬细胞的简单方法[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5 谢志坚;巨噬细胞异质性[J];医学综述;2001年06期
6 饶艳;运动及神经内分泌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J];体育与科学;2002年05期
7 朱金元;;吸烟对肺巨噬细胞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03年01期
8 张俊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单核/巨噬细胞系[J];医学综述;2004年03期
9 韦锦学;顾军;;巨噬细胞的激活诱导死亡[J];生命科学;2006年02期
10 李晓曦;郭宁;曹雪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的研究现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玉玲;王又明;丰美福;;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吴国明;周辉;;巨噬细胞和创伤纤维化[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奇;王海杰;;透明质酸对于淋巴结巨噬细胞运动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刘革修;欧大明;刘军花;黄红林;廖端芳;;丙丁酚在体外能抑制巨噬细胞脂质氧化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并调节氧化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叶金善;杨丽霞;郭瑞威;;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_2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中的作用[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秦帅;陈希;孔德明;;构建由绿色荧光标记巨噬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系[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学术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武剑华;徐惠绵;;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中的相关研究[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何军;;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升高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水平[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宋盛;周非凡;邢达;;PDT诱导的凋亡细胞对巨噬细胞NO合成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张磊;朱建华;黄元伟;姚航平;;血管紧张素Ⅱ对巨噬细胞(THP-1重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胡德荣;恶性肿瘤巨噬细胞未必皆“恶人”[N];健康报;2014年
2 兰克;以尝试用巨噬细胞治瘫痪[N];科技日报;2000年
3 薛佳;免疫系统——人体的“卫士”[N];保健时报;2009年
4 记者 胡德荣;铁泵蛋白“维稳”铁代谢作用首次阐明[N];健康报;2011年
5 侯嘉 何新乡;硒的神奇功能[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6 唐颖 倪兵 陈代杰;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刘元江;新发现解释肿瘤为何易成“漏网之鱼”[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侯嘉 通讯员 何新乡;今天你补硒了吗[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左志刚;升血小板药使用注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10 记者 许琦敏;“铁泵”蛋白帮助回收铁元素[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赤燕;巨噬细胞Msr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章桂忠;TIPE2蛋白调控细胞增殖和炎症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瑜;DKK1抑制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及其相关分子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孟涛;异丙酚对心脏收缩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巨噬细胞分泌功能调节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周兴;基于酵母微囊构建新型口服巨噬细胞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蒋兴伟;Tim-3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7 刘伯玉;清道夫受体A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钩端螺旋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杨绍俊;miRNA-155介导ESAT-6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结核诊断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9 翟光耀;单核/巨噬细胞Ly6C~(low)亚群在心肌梗死后瘢痕形成期的抗炎特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韩露;TRB3介导的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译丹;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对实验性矽肺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卢文冉;HCV core蛋白作用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肝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文建;载脂蛋白E影响巨噬细胞因子表达及分型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曹爽;高糖对巨噬细胞TLR4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宁程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高龙;PLD4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抑制结肠癌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5年
7 丁弋娜;TLR4在肺癌相关巨噬细胞极性转化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8 袁震;砷对巨噬细胞和肝细胞胆固醇流出及相关基因ABCA1和ABCG1表达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晓琴;Fc99抑制单核/巨噬细胞表达Tenascin-C及缓解关节炎症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王凯凯;绿豆肽的结构鉴定及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影响作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74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7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