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IGF-IR、Lin28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0:25

  本文关键词:IGF-IR、Lin28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GF-IR Lin28B 结直肠癌 转移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是患者预后差、术后5年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肿瘤治疗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有着重要意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IR)是一种跨膜异四聚体,属于酪氨酸受体激酶家族,当IGF-IR与配体结合后,主要启动两条信号通路,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大量研究表明,IGF-IR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相关,近年来对IGF-I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另一个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有关的因子是Lin28B, Lin28B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抑制miRNA let-7的成熟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IGF-IR包括三个let-7的结合位点。有研究表明Lin28B可以通过抑制这些let-7结合位点来增加IGF-IR的表达。然而,有关IGF-IR、Lin28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作用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IGF-IR、Lin28B的表达情况,分析IGF-IR、Lin28B在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IGF-IR、Lin28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IGF-IR与Lin28B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IGF-IR与Lin28B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蜡块标本为实验组,共90例,分为无转移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肝转移组,各30例,并选取手术切除标本中距肿瘤组织大于5cm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共10例。所有标本均记载患者详细的基本信息,并记录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GF-IR、 Lin28B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3.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样本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IGF-IR和Lin28B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结果1. IGF-IR、Lin28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结直肠癌组织中IGF-IR和Lin28B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肝转移组的结直肠癌组织中IGF-IR和Lin28B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IGF-IR、Lin28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3. IGF-IR、Lin28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大体分型、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4. IGF-IR与Lin28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1. IGF-IR、Lin28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表明IGF-IR、 Lin28B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2.结直肠癌中IGF-IR、Lin28B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提示IGF-IR、Lin28B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展、侵袭及转移;3.结直肠癌中IGF-IR的表达与Lin28B的表达呈正相关,表明IGF-IR、Lin28B可能协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4.综上所述,IGF-IR、Lin28B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IGF-IR Lin28B 结直肠癌 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材料和方法13-16
  • 1. 材料13-14
  • 2. 方法14-16
  • 结果16-22
  • 1. IGF-I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6-19
  • 2. Lin28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9-21
  • 3. IGF-IR、Lin28B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21-22
  • 讨论22-25
  •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30
  • 综述30-40
  • 参考文献35-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瑞花,高顺强,李美洲;斑秃患者外周血IGF-I水平及皮损处IGF-IR的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5期

2 佘远萍;陈正勤;杨冰;李丽军;张逢春;黄玉梅;;IGF-I和IGF-IR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14期

3 牛朝诗,罗其中,徐纪文,沈建康;IGF-IR反义硫代磷酸型寡核苷酸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病理学研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4 张慧峰,林从尧;IGF-IR反义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内源性IGF-IR表达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6期

5 谢洋;吴小涛;;IGF-I、IGF-IR在人退行性变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6 李鹏胜;彭俊生;向国安;肖方联;高鹏;张刚庆;;结直肠癌组织中IGF-I和IGF-I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03期

7 刘丹;薛辛东;白英龙;;IGF-I和IGF-IR在高氧致新生鼠慢性肺疾病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4期

8 李艳,谷彦军,陈铁福;IGF-I、IGF-IR及TGF-β3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04期

9 徐洋;谯利;赵杰;张燕良;李雅立;;子宫肌瘤组织ER和IGF-I、IGF-IR的表达及相关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2期

10 黄欣;陕声国;韦海明;麦慧;梁敏华;朱格非;滕晓颦;;不同部位瘢痕疙瘩组织中IGF-I、IGF-IR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雨新;IGF-IR、Lin28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徐香军;IGF-I和IGF-IR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慧峰;IGF-IR反义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内源性IGF-IR表达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晓红;补肾活血方对体外培养大鼠PCOS颗粒细胞IGF-I及IGF-IR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姜丽萍;青山羊生后发育期GHR、IGF-I和IGF-IR在下颌腺与胰腺中的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6 丁淑瑾;母源性十溴联苯醚对子代大鼠卵巢GDF-9、IGF-I和IGF-IR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驰;E-CD和IGF-IR在新疆哈、汉两民族食管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29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29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