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通气模式在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不同通气模式在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压力控制通气 呼气末正压 腹腔镜 肺氧合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传统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和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在气腹状态下对患者呼吸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寻找更适合的通气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ASAI-II级,预计术中气腹时间90分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容量控制通气组(V组,n=20),低潮气量+PEEP通气组(L组,n=20),压力控制通气组(P组,n=20)。所有患者入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常规监测,桡动脉穿刺并置管。三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行容量控制通气,设置氧流量1L/min,吸入空气流量1L/min,潮气量(Vt)8m L/kg,I/E为1:2,调整呼吸频率,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5-45mm Hg。建立CO2气腹后(术中气腹压力在10-12mm Hg范围内波动),V组参数不变,仍保持Vt=8 m L/kg;P组设定使Vt为8m L/kg时的吸气压力值(Pinsp),且Pinsp≤28cm H2O,如若不符合则剔除;L组设定Vt为6m L/kg+8cm H_2O PEEP,每组通过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_2 35-45 mm Hg。气腹结束后,三组均将呼吸参数调节至气腹前状态Vt=8 m L/kg。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45 min(T2)、气腹90min(T3)、气腹结束后15min(T4)、术毕拔管后45 min(T5)监测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T1-T4点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于T1、T3、T4、T5时刻取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样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 D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观察并记录术后7天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2.与气腹前(T1)相比,三组患者MAP在T2、T3均升高(p0.05),在T4、T5恢复到T1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三组患者Ppeak、Pplat在T2、T3明显上升,组间比较P组上升幅度最小(p0.05);所有患者气腹后Cdyn均明显下降,V组下降最显著,且T4时仍未恢复T1水平(p0.05),L组和P组无差别;4.与T1相比,三组T3、T4时点的PaCO_2明显升高,尤其是T3时的L组上升最为显著(p0.05),T5时PaCO_2均下降至T1水平;三组患者PaO_2在T3均明显下降,V组下降最显著(p0.05),T5时三组患者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组间比较P组和L组高于V组(p0.05);5.三组患者T3点OI均较T1点明显下降,组间比较V组下降幅度最大(p0.05);V组T3时点PA-a DO2和RI下降,与L组和P组差异显著(p0.05);6.V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组和L组(p0.05)。结论:1.在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与传统的大潮气量VCV模式相比,PCV模式和保护性肺通气模式均能改善动脉氧合、防止肺损伤的发生,且PCV模式和保护性肺通气模式两者的作用并无差异。2.与保护性肺通气模式相比,PCV模式在控制气道压力和维持PaCO_2方面更具有优势,最适用于该手术。
【关键词】:压力控制通气 呼气末正压 腹腔镜 肺氧合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R735.3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4
- 1.1 引言12-14
- 第2章 综述14-21
- 2.1 老年人生理机制的改变14
- 2.2 麻醉和机械通气对机体的影响14-15
- 2.3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影响15-16
- 2.4 体位对机体的影响16
- 2.5 术后相关肺部并发症16-17
- 2.6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17
- 2.7 不同通气模式在麻醉中的应用17-21
- 2.7.1 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的比较17-18
- 2.7.2 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18-21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1-24
- 3.1 研究对象21
- 3.1.1 排除标准21
- 3.1.2 分组21
- 3.2 药品与设备21-22
- 3.3 研究方法22-23
- 3.3.1 麻醉方法22
- 3.3.2 通气参数设置22-23
- 3.3.3 监测指标23
- 3.4 统计分析23-24
- 第4章 结果24-30
- 4.1 一般情况24
- 4.2 血流动力学变化24-25
- 4.3 呼吸力学指标变化25-26
- 4.3.1 气道压力25-26
- 4.3.2 肺顺应性26
- 4.3.3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26
- 4.4 肺氧合指标变化26-29
- 4.4.1 血气分析26-28
- 4.4.2 氧合指标28-29
- 4.5 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比较29-30
- 第5章 讨论30-35
- 第6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慧珍;胡序凯;沈华春;王秋生;陈骏萍;;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通气模式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5年19期
2 刘凤林;;腹腔镜胃癌手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年08期
3 宁为民;朱丽涛;;老年急腹症术后肺部感染观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4年04期
4 陈彬;王雄华;;老年急腹症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年11期
5 杨韩;项明方;黄绍农;史嘉华;赵昭;刘志恒;;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28期
6 宋盛平;练磊;何晓生;吴小剑;兰平;汪建平;;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切除术在80岁以上患者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年10期
7 叶允荣;杨明华;;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1期
8 林高翔;刘冠锦;庞宏宣;谭永星;张文斌;;不同通气模式对腹腔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年12期
9 曾琼;王宁;朱美华;段满林;徐建国;;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22期
10 冯梅;蒋宗滨;王永;杨冯睿;张明明;张夏;;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人腹腔镜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942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4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