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11:24
本文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染色体分析采用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双份培养的G显带技术进行分析。参照NCCN将所有病例按照染色体核型划分为预后良好组、中等组和不良组,患者初诊临床资料和检验结果加以分析比较,并进行COX风险分析。基因突变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对FLT3基因中14和15号外显子的内部串联重复区域(ITD)进行检测;PCR结合一代测序技术对c-KIT (D816)、NPMl的12号外显子和CEBPA的整个编码区进行检测。各组间临床资料分析和检验结果的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随访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3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异常核型73例(52.9%),以t(15;17)、t(8;21)和+8最常见。初诊时患者年龄和白细胞计数在核型分组中有差异(P0.05)。经COX风险分析显示生存情况的不良因素包括年龄(60岁)(4.28倍)、继发血液病或治疗相关(2.96倍)、染色体不良核型(2.59倍)、两疗程未缓解(10.08倍)(P0.05)。随访到110例AM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生存分析的低危、中危和高危组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0%、45.3%和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尺0.05)。109例基因突变分析中正常核型58例,异常核型51例,其中FLT3突变17例,c-KIT突变3例,NPM1突变9例,CEBPA突变6例。正常核型组FLT3突变中位生存时间:阴性组22.5月,阳性组5.2月;3年的累计生存率:阴性组38.1%,阳性组22.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染色体异常在AML各亚型间存在差异,可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监测。FLT3在AML预后中属于不良因素,且影响NPM1和CEBPA对AML的预后。
【关键词】: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 基因突变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第一部分 染色体核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13-23
- 1.1 资料与方法13-17
- 1.1.1 病例选择13
- 1.1.2 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13-14
- 1.1.3 骨髓血细胞化学染色分析14-15
- 1.1.4 染色体核型检测方法15-16
- 1.1.5 生存分析16
- 1.1.6 病例随访16
- 1.1.7 统计分析16-17
- 1.2 结果17-20
- 1.2.1 染色体核型分布17-19
- 1.2.2 染色体核型分组19
- 1.2.3 生存分析19-20
- 1.3 讨论20-23
- 第二部分 c-KIT、FLT3、NPM1及CEBPA基因突变与AML预后23-34
- 2.1 资料与方法23-28
- 2.1.1 病例选择23
- 2.1.2 基因组DNA提取23-24
- 2.1.3 PCR检测24-25
- 2.1.4 扩增产物检测25-26
- 2.1.5 扩增产物酶解消化26
- 2.1.6 测序反应操作26-27
- 2.1.7 乙醇沉淀纯化27
- 2.1.8 测序分析27-28
- 2.1.9 病例随访28
- 2.1.10 统计分析28
- 2.2 结果28-32
- 2.2.1 基因突变分布28-30
- 2.2.2 FLT3突变与AML预后关系30-31
- 2.2.3 c-KIT突变与AML预后关系31
- 2.2.4 NPM1突变与AML预后关系31
- 2.2.5 CEBPA突变与AML预后关系31-32
- 2.3 讨论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9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38-39
- 附录2: 综述39-49
- 参考文献44-49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颉;尹相丛;闫丽萍;董健;侯方;管洪在;;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年25期
2 陈玉梅;刘天峰;阮敏;邹尧;陈晓娟;郭晔;王书春;竺晓凡;;79例儿童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核型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947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4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