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摘要】:背景和目的: 目前国际指南建议高中危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应控制在0.1mIU/L,但老年患者尤其是75岁以上老年患者术后用药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年轻患者要高很多,所以其术后TSH控制水平仍有争议。故本研究旨在探讨控制老年PTC患者术后血清中TSH的最佳水平,能够既有效防止PTC的复发转移又极少出现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使患者术后获得长期生存及良好的生活质量。 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两所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入组的诊疗患者作了随访调查,随访期为1年、3年和5年,均为75岁以上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为75-83岁,平均年龄80岁,共73例。根据TSH控制水平分为A、B、C三组,男女比例为1:2。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口服优甲乐50ug~150ug,早晨空腹,每日一次。初期患者每月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调整优甲乐的服药剂量,并维持T3、T4在正常范围。内分泌治疗3-6个月至稳定后,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包括TSH水平,并复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糖、血钙、心电图、心超、颈部B超、骨密度检查及精神状况。 数据统计采用SPSS16.0软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一年随访研究 全组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均为手术后服用优甲乐,每日50~150ug每日1次口服,稳定后每3个月定期来院门诊复查:A组TSH控制在0.3~0.5mIU/L,B组控制在0.1~0.3mIU/L,C组控制在0.1mIU/L。一年随访结果,未发现甲状腺癌复发情况,个别病人出现心律失常、高血糖或骨质疏松,但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存率无差异。 2.三年随访研究 A、B两组中各有2例出现甲状腺癌复发转移,C组中有1例复发转移,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出现心律失常、焦虑失眠及骨质疏松比例A、C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心绞痛、血糖影响各组无显著差异,生存率亦无差异(P0.05)。 3.五年随访研究 全组分为A、B、C三组,结果有关甲状腺癌复发转移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三组骨质疏松有显著差异(P0.05)。A、B两组出现心律失常、焦虑失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A、C组出现高血糖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生存率无差异。死亡病例原因为心梗或脑出血,各有1例死于复发转移 结论: 本研究表明控制TSH水平,对老年P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无显著性差异,而对心律失常、骨质疏松及焦虑失眠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75岁以上老年PTC患者术后控制TSH如A组水平(0.3~0.5mIU/L)即正常低限水平即可,而非普遍认为的中危PTC患者术后TSH应控制在0.1mIU/L(即C组水平)。
【关键词】:老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 内分泌治疗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6.1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目次11-12
- 1 引言12-15
- 2 临床资料15-18
- 2.1 患者资料15-16
- 2.2 纳入标准16-18
- 3 方法18-24
- 3.1 分组情况18
- 3.2 随访观测指标18-22
- 3.3 仪器22-23
- 3.4 统计学方法23-24
- 4 结果24-29
- 4.1 一年随访研究24
- 4.2 三年随访研究24-25
- 4.3 五年随访研究25-26
- 4.4 各组术前基本特征及术后特征分布情况26-28
- 4.5 术后5年随访受试者的临床分布特点28-29
- 5 讨论29-34
- 6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9
- 综述39-50
- 参考文献48-50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延林;杨雯;;493例甲状腺肿块临床病理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谷海燕;魏志敏;李霞;赵洁;孙惠安;;甲状腺疾病冷冻诊断与常规石蜡诊断的对照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姚锡宇;边聪;刘辉;;甲状腺乳头状癌二次手术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03期
4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agnosis by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and Routine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 in 638 Thyroid Disease Patients[J];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2009年05期
5 沈佳;孟东;舒畅;杜晓东;;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式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06期
6 毛夕宝;蒋凌云;薛宁娟;;分化型甲状腺癌清甲后患者甲状腺素撤药后血清TSH观察[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年03期
7 徐胜前;陈奕明;马毅;朱国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46例外科治疗[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8 关红军;关红伟;鲁俊华;荣胜忠;郭毓鹏;李晓霞;;我国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甲状腺癌的Meta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年12期
9 戈月平;周玲玲;;甲状腺肿瘤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04期
10 陶久梅;王艳;朱姝;周丽红;孙文海;;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基于新疆甲状腺癌人群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卢秀波;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在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付言涛;泰索帝作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石岚;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化综合治疗[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史晓光;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干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陈剑;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标记物在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民;KAI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乔法敏;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再分化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孙珂焕;甲状腺癌病证结合血清和唾液蛋白质组诊断模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利;基于支持向量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向俊;甲状腺癌临床新特点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陈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薇;M2型丙酮酸激酶在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杨曦;甲状腺癌特异性高甲基化基因蛋白水平筛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蒙雯雯;中药夏枯草联合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的抗增殖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赵静;碘摄入与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2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5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