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膀胱肿瘤干细胞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膀胱肿瘤干细胞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膀胱肿瘤干细胞 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受体 ALDH
【摘要】:目的:每年新发膀胱肿瘤中,大约70%的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手术和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经过治疗后,5年内仍将近一半的膀胱肿瘤发生复发或进展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学者们认为这可能与膀胱肿瘤干细胞有关。膀胱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膀胱肿瘤中的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潜能的细胞,膀胱肿瘤的化疗药物抵抗、复发和进展与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密切相关。该次研究应用ALDEFLUOR kit分选试剂盒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膀胱肿瘤干细胞,并对其进行肿瘤干细胞鉴定;测定膀胱肿瘤干细胞表面CAR和CD46的表达情况;用本实验室前期已构建完成的膀胱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感染膀胱肿瘤干细胞,观察Ad-PSCAE-UPⅡ-E1A-AR(APU-E1A-AR)膀胱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膀胱肿瘤干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常规培养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和EJ。应用ALDEFLUOR kit分选试剂盒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膀胱肿瘤干细胞;首先,用无血清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用40uM顺铂干预膀胱肿瘤细胞,测定存活细胞内ALDH的表达情况,继续培养分选得到的膀胱肿瘤干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内ALDH的表达情况,观察膀胱肿瘤干细胞是否有部分发生分化。综合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化疗药物抵抗及分化能力对分选所得细胞进行鉴定。其次,提取膀胱肿瘤细胞及膀胱肿瘤干细胞RNA,用RT-PCR法测定膀胱肿瘤干细胞中CAR基因和CD46基因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细胞内CAR与CD46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膀胱肿瘤干细胞表面CAR和CD46的情况,同时将其表达量与未分选膀胱肿瘤细胞进行对比;用MTT法检测膀胱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杀伤膀胱肿瘤干细胞的最佳病毒滴度和干预时间,用分选得到的最佳干预方案对膀胱肿瘤干细胞进行干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膀胱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分选发现,约有15%的膀胱肿瘤细胞内是膀胱肿瘤干细胞,与未经分选的膀胱肿瘤相比,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强,可继续分化出ALDH(—)细胞,并具有化疗药物抵抗能力,以上一系列表现均符合肿瘤干细胞的特性。RT—PCR结果发现,膀胱肿瘤干细胞表面CAR基因的表达较未分选膀胱肿瘤细胞低,两种肿瘤细胞内的CD46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细胞组织化学实验结果发现,膀胱肿瘤干细胞内CAR的表达较未分选肿瘤细胞低,两者的CD46表达都比较高。通过MTT法发现,病毒MOI值为80,干预48h后,超过一半的膀胱肿瘤干细胞发生裂解死亡,说明膀胱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PSCAE-UPⅡ-E1A-AR对膀胱肿瘤干细胞具有一定杀伤作用。结论:用ALDH作为分子标记物分选得到的ALDH(+)膀胱肿瘤细胞具有化疗药物抵抗、自我更新及继续分化等能力,符合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因此ALDH可以作为分选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同时,用MOI为80的膀胱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膀胱肿瘤干细胞作用48h后出现一定干预效果。
【关键词】:膀胱肿瘤干细胞 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受体 ALDH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1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7
- 1.1 膀胱肿瘤干细胞研究及治疗进展9-15
- 1.2 基因治疗15
- 1.3 溶瘤腺病毒可靶向治疗膀胱肿瘤干细胞15-16
- 1.4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16-17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7-23
- 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17
- 2.2 主要实验仪器17-18
- 2.3 细胞培养与处理18
- 2.4 干细胞分选18-19
- 2.5 肿瘤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19-20
- 2.6 大剂量顺铂(CIS)诱导肿瘤干细胞实验20
- 2.7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0-21
- 2.8 免疫细胞化学21-22
-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22-23
- 第三章 结果23-30
- 3.1 膀胱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和鉴定23-24
- 3.2 膀胱肿瘤干细胞分化鉴定24-25
- 3.3 膀胱肿瘤干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25
- 3.4 大剂量顺铂干预后存活膀胱肿瘤细胞ALDH的表达情况25-26
- 3.5 膀胱肿瘤干细胞CAR和CD46的表达情况26-27
- 3.6 Ad-PSCAE-UPⅡ-E1A-AR溶瘤腺病毒干预膀胱肿瘤干细胞27-30
- 第四章 讨论30-35
- 第五章 结论35-36
- 第六章 参考文献36-40
- 第七章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0-41
- 第八章 致谢41-42
- 第九章 中英文缩写对照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航,宋波,熊恩庆,金锡御,陈昭颉,方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基因对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2 王雪燕,邹淑丽,毕晓静,焦健;嗜酸细胞性膀胱炎误诊膀胱肿瘤1例[J];武警医学;2000年11期
3 王秀荣;彩超诊断小儿膀胱肿瘤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年04期
4 席志军;上尿路肿瘤和随后发生的膀胱肿瘤有明显的微卫星改变[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7期
5 薛波新,单玉喜,李玲玲,颜纯海;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8期
6 王栋,王禾;核基蛋白与膀胱肿瘤[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年01期
7 于雅滨;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附10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1年03期
8 雷玉燕,毛菊连;膀胱肿瘤患者膀胱内化疗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23期
9 程铮;膀胱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一例[J];右江医学;2001年06期
10 文兆峰,王美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39例[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小波;粱朝朝;蒋云仙;叶元平;刘明;邢江n\;张贤生;郝宗耀;周俊;樊松;邰盛;王克孝;;膀胱肿瘤数据库的建立、意义与资料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余贤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A];贵州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胡晓华;张子扬;彭煜;;膀胱肿瘤的手术方式探讨[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会恩;曲嘉林;张万峰;王洪杰;王贵平;马思红;洪宝发;;绿激光治疗浅表膀胱肿瘤62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锡斌;邹阳阳;;超声引导对膀胱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魏强;郑硕;李响;李虹;杨宇如;王佳;曾浩;韩平;王坤杰;石明;卢一平;范天勇;陈宗福;;近十一年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膀胱肿瘤住院病人的构成情况[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鹿瑶;魏莹;冯卓颖;;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淑玉;李永忠;;彩超检查膀胱肿瘤的漏、误诊原因分析[A];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汤富刚;吕江红;寿金朵;徐海珊;杨倩;唐海林;潘美;林莎;方凡;赵博文;;腔内超声对膀胱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A];200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夏丽萍;楼军;孙金艳;赵林芳;屠伶伶;;超声诊断憩室内膀胱肿瘤5例[A];2006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泌尿外科教授 靳风烁邋邹争春 整理;揭秘膀胱肿瘤“免疫黑洞”[N];健康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刘东邋邹争春;可抑制膀胱肿瘤复发[N];健康时报;2007年
3 孙震鹏;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前别喝水[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4 孙健邋胡琼珍;腹腔镜下成功根治小儿膀胱肿瘤[N];健康报;2008年
5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 陈明 (主任医师) 吴叶青;膀胱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8年
6 河南 主任医师 张祥生;膀胱也常长肿瘤[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张超群 范晓莉;建立膀胱肿瘤免疫治疗动物模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刘跃新;膀胱肿瘤早诊新技术[N];健康报;2009年
9 代廷荣;无痛血尿要防肿瘤[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姚向阳;钬激光无血切割膀胱肿瘤疗效好[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全亮;TRPV2对膀胱肿瘤细胞生物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田园丰;OK-432对膀胱肿瘤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尧;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膀胱肿瘤疫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金建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肿瘤血、尿中的表达和反义基因治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沈海山;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抗膀胱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李长福;多药联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08年
7 靳风烁;膀胱肿瘤基因瘤苗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
8 李杜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在卡介苗诱导膀胱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兰卫华;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抗膀胱肿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和临床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10 朱耀丰;1.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VX2膀胱肿瘤生长及间质重构的影响 2. 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腾飞;二次经尿道电切术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疗效的系统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亚波;ASIR技术在膀胱肿瘤模型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3 吴红霞;舒适尿管在骨科术后预防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临床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丁祥黎;AngⅡAT1R拮抗剂对人膀胱肿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对血管生成中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鹏飞;膀胱肿瘤微环境模拟平台构建及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徐晓东;基于微流控共培养条件下膀胱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徐保才;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临床疗效比较及术后膀胱肿瘤复发因素分析[D];济南大学;2015年
8 胡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微囊通过ATM-p53途径抑制膀胱肿瘤生长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靖;抑制Polo样激酶1选择性阻断RAS突变膀胱肿瘤的生长及患者源性膀胱肿瘤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郭琦;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膀胱肿瘤干细胞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4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6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