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 MR多b值DWI对宫颈癌诊断的初步应用评价
本文关键词:1.5T MR多b值DWI对宫颈癌诊断的初步应用评价
【摘要】:第一部分:1.5T 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参数(ADC、D、f、D*)值在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间的差异性分析目的:运用多b值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正常健康成年女性宫颈进行扫描和参数(ADC、D、f、D*)测量,探讨各参数值在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间的差异。材料和方法: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65周岁,平均年龄47±10周岁,检查前均知情同意。3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1)既往无妇科疾病史,无盆腔疾病及治疗史;(2)无磁共振成像禁忌症和幽闭恐惧症;(3)均进行宫颈常规MRI和多b值DWI扫描,检查技术符合要求,参数相同;(4)MRI检查在月经期后7天内进行。排除标准:(1)MRI图像质量不佳,影响评价者;(2)宫颈结合带和宫颈肌层无法设置ROI,或ROI最大面积小于20mm2者;(3)MRI图像显示宫颈病变或盆腔病变。设备:1.5T MR成像系统(achieva,Philips),8通道腹部相阵控线圈,行盆腔常规MRI扫描和多b值DWI(b值=0、10、20、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扫描。将获得的多b值DWI原始图像数据输入到工作站,采用第三方后处理软件(Firevoxel)进行数据后处理。结合T2WI图像,在相应层面的DWI图像上确定宫颈结合带和肌层,分别绘制ROI,采用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进行计算,获得相应参数值。单指数模型:b值=0、600s/mm2,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双指数模型:b值=0、10、20、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计算获得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值、假性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值、真性扩散系数(true molecular diffusion coefficient,D)值。ROI设置:ROI面积20mm2,单、双指数模型参数值测量时所选取的ROI尽量保持一致。参数(ADC、D、f、D*)测量时,在正常宫颈DWI图像上选取清晰显示的结合带和肌层的连续两个层面,分别手动绘制结合带和肌层的ROI,获得相应参数的测值,重复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该参数的最终参数值。对测得的参数值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的参数值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部分研究所有MRI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MRI诊断医师共同进行评价,并取得一致意见。结果:纳入研究的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MRI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正常宫颈的结合带和肌层结构。正常宫颈结合带的平均ADC值=(1.56±0.45)×10-3mm2/s,平均f值=(40.87±9.84)%,平均D*值=(17.64±4.80)×10-3mm2/s,平均D值=(1.00±0.28)×10-3mm2/s;正常宫颈肌层的平均ADC值=(1.83±0.54)×10-3mm2/s,平均f值=(36.00±5.99)%,平均D*值=(17.69±4.37)×10-3mm2/s,平均D值=(1.24±0.20)×10-3mm2/s。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常宫颈结合带的ADC值低于肌层的ADC值,P0.05,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带的f值高于肌层的f值,P0.05,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带的D值低于肌层的D值,P0.05,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的D*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结果表明1.5TMRI多b值DWI扫描正常宫颈结合带与肌层间的ADC值、f值和D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ADC值、f值和D值均能有效区分正常宫颈的结合带和肌层,具有评价宫颈癌宫颈浸润深度的潜在价值。将本部分研究获得的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参数(ADC、D、f、D*)平均值作为正常对照值用于第二部分研究。第二部分:1.5T 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参数(ADC、D、f、D*)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评价目的:分析多b值DWI参数(ADC、D、f、D*)在宫颈癌与正常宫颈间的差异,初步评价各参数(ADC、D、f、D*)值在宫颈癌与非癌区间的鉴别能力。材料和方法:搜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病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符合本研究要求临床和MRI资料完整的宫颈癌病例入组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前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1)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宫颈癌;(2)无磁共振成像检查禁忌症和幽闭恐惧症;(3)均进行宫颈常规MRI和多b值DWI扫描,检查技术符合要求,参数相同;(4)MRI检查在月经期后7天内进行;(5)MRI检查前未进行任何宫颈癌相关治疗;(6)MRI检查和病理取材的间隔时间小于一周。排除标准:(1)MRI图像质量不佳,影响评价者;(2)宫颈癌的癌灶太小不能准确设置ROI。设备:1.5T MR成像系统(achiva,Philips),8通道腹部相阵控线圈,行盆腔常规MRI扫描和多b值DWI(b值=0、10、20、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扫描。将获得的多b值DWI原始图像数据输入到第三方后处理软件(Firevoxel)进行数据的后处理。结合宫颈T2WI、DWI和ADC图确定病变区域,宫颈癌局部正常宫颈分带结构破坏、消失,癌组织呈T2WI稍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可向宫旁浸润。在DWI图像相应宫颈癌区设置ROI,采用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进行计算获得相应参数值。单指数模型:b值=0、600s/mm2,计算获得ADC值;双指数模型:b值=0、10、20、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计算获得f、D*、D值。宫颈癌区ROI设置:单、双指数模型参数值测量时所选取的ROI尽量保持一致;参数(ADC、D、f、D*)测量时,结合宫颈T2WI、DWI和ADC图,在DWI所显示宫颈癌的所有层面手动绘制癌区的ROI,尽量覆盖整个肿瘤,避开出血和坏死区,获得癌区相应参数的测值,重复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该参数的最终参数值。将第一部分研究获得的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参数(ADC、D、f、D*)平均值作为宫颈结合带非癌区和肌层非癌区的正常对照值。对测得的参数值采用SPSS 17.0及Medcalc1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宫颈癌与非癌区参数值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评价相应参数值对宫颈癌癌区与非癌区(结合带、肌层)的鉴别能力,并确定最佳诊断阈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部分研究所有MRI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MRI诊断医师共同进行评价,并取得一致意见。结果:根据本组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24例宫颈癌病例纳入研究,年龄范围37~66周岁,平均年龄50±11周岁。宫颈癌的平均ADC值=(1.05±0.17)×10-3mm2/s,平均f值=(25.83±6.12)%,平均D*值=(16.83±4.02)×10-3mm2/s,平均D值=(0.95±0.15)×10-3mm2/s。结合带非癌区的平均ADC值=(1.56±0.45)×10-3mm2/s,平均f值=(40.87±9.84)%,平均D*值=(17.64±4.80)×10-3mm2/s,平均D值=(1.00±0.28)×10-3mm2/s;肌层非癌区平均ADC值=(1.83±0.54)×10-3mm2/s,平均f值=(36.00±5.99)%,平均D*值=(17.69±4.37)×10-3mm2/s,平均D值=(1.24±0.20)×10-3mm2/s。经SPSS 17.0及Medcalc15.2统计学软件分析,宫颈癌的ADC值、f值均低于结合带非癌区,ADC值和f值在两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和D*值在宫颈癌与结合带非癌区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的ADC值、f值、D值均低于肌层非癌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在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与结合带非癌区比较中,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ADC值和f值进行ROC曲线分析,f值鉴别宫颈癌与结合带非癌区的ROC曲线下面积Az值(0.923)大于ADC值的Az值(0.912),f值与ADC值的Az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值=32%作为鉴别宫颈癌与结合带非癌区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86.7%;以ADC值=1.13×10-3mm2/s作为鉴别宫颈癌与结合带非癌区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2%、90%。在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比较中,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ADC值、f值、D值进行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的ROC曲线下面积Az值(0.974)最大,其次为D值(0.887)、f值(0.881),ADC值与f值的Az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1.45×10-3mm2/s作为鉴别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3.3%;以D值=1.04×10-3mm2/s作为鉴别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2%、90%;以f值=30%作为鉴别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2%、86.7%。结论:本组研究表明在1.5TMRI多b值DWI参数(ADC、D、f、D*)中,ADC值、f值均有助于宫颈癌与结合带非癌区的鉴别,两者的鉴别能力均较高;ADC值、f值、D值均有助于宫颈癌与肌层非癌区的鉴别,其中ADC值的鉴别能力较高,D值和f值的鉴别能力中等。
【关键词】: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正常宫颈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R445.2
【目录】:
- 中文摘要4-9
- Abstract9-15
- 前言15-21
- 参考文献17-21
- 第一部分:1.5T 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参数(ADC、D、f、D*)值在正常宫颈结合带和肌层间的差异性分析21-36
- 1 材料和方法21-23
- 2 结果23-25
- 3 讨论25-31
- 4 结论31
- 参考文献31-33
- 附图33-36
- 第二部分:1.5T 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参数(ADC、D、f、D*)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评价36-54
- 1 材料和方法36-38
- 2 结果38-43
- 3 讨论43-48
- 4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图51-54
- 综述54-67
- 参考文献61-67
- 英文缩略词表67-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隆玉,李诚信;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年03期
2 吉双梅,宋涛,吴晋平;宫颈癌10例超声诊断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1996年01期
3 铁丽;;宫颈癌,,让我华丽地转身[J];新天地;2008年05期
4 丰有吉;宫颈癌合并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年04期
5 寇育红,苏雅娟,周会行;宫颈癌的超声声像图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6 王阳 ,赵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系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1期
7 柳华,张怡;陈旧性宫颈宫体横断分离成功吻合一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07期
8 何洪敏,王鑫,赵宇;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J];河北医学;2002年03期
9 许岚;宫颈癌135例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2年03期
10 许岚,高静,王平;35岁以下宫颈癌54例临床分析[J];农垦医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良;;宫颈癌的手术与化疗[A];妇科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讲义[C];2009年
2 罗璇;;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刘焱;郭君;杨蓓;孟秋玲;朱秀峰;郭德颖;;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叶柏梅;;在职女职工宫颈疾病筛查776例的结果与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肖青;;宫颈病变的防治[A];广东省药学会’08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班讲义[C];2008年
6 张桂霞;张红秋;侯剑华;边海英;;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宫颈肿物的优势浅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盛修贵;;宫颈癌的手术治疗[A];妇科肿瘤疑难病例讨论会暨妇科微创技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12年
8 张桂霞;张红秋;侯剑华;;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宫颈肿物的诊断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桂霞;张红秋;侯剑华;;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宫颈肿物的诊断意义[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平;;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进展[A];2013年浙江省妇科肿瘤学术年会暨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宫颈癌筛查及子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锋;年轻女性要防宫颈癌[N];健康报;2002年
2 李文瑶;年轻女性也应警惕宫颈癌[N];吉林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姚敏;专家带你重新认识宫颈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解析宫颈癌:呵护自己幸福一生[N];中国妇女报;2009年
5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李定国;宫颈癌:早防早治最重要[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白轶南;宫颈癌 女性第二索命恶魔[N];保健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彭薇;定期妇检,排除宫颈癌隐患[N];解放日报;2013年
8 杨锋;年轻女性要防宫颈癌[N];保健时报;2003年
9 杨锋;洁身又自爱远离宫颈癌[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市第二医院海沧分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韩筱兰;保护好宫颈就是保护好生命[N];厦门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洲力;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切缘阴性患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2 刘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丽华;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赵友云;宫颈癌相关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刘开江;新疆维、汉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张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靶向基因治疗[D];山东大学;2009年
7 帕提曼·米吉提;新疆和田墨玉县维吾尔族宫颈癌现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8 刘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及整合状态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馨珂;下调CCNO基因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郑春花;转录因子FOXC2在宫颈癌发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玉婵;新疆地区维、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p14ARF基因和Pokemon基因表达检测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王香;前哨淋巴结检测结果指导Ⅰb1期宫颈非鳞癌行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的临床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4 张爱笠;174例宫颈癌临床特点分析[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孙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宫颈局部及外周血CD4~+/CD8~+变化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陈雯婷;三种治疗方法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遵义医学院;2016年
7 郝智红;联合应用经腹及经阴超声诊断宫颈癌[D];青海大学;2016年
8 王蓉蓉;鳞状上皮细胞抗原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王皓洁;叶酸受体介导的宫颈特殊染色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价值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10 张译心;特色中药制剂治疗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78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7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