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职称改革 >

以职称评聘改革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23 21:43

  本文选题:高等学校 切入点:职称改革 出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实施一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职称制度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只能以职称改革的不断深化来解决。文章就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分析与措施,试图理清职改和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今后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思路和制度制定依据。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itle system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rought some new problems, such a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problems,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caused some negative effects. The new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itle system can only be solved by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professional tit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ystem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nd measur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reform and team building, and to provide policy ideas and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人事处;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晶;张学清;;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双轨制的实践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3期

2 叶芬梅;;结构与权力:检视高校教师职务评聘模式的新路向[J];高教探索;2009年05期

3 韩明;;从职称评审看高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年03期

4 宋广文;李建惠;何文广;;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6 吴凌尧;李吉海;;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规范研究[J];江苏高教;2011年06期

7 杨丽;许成锋;;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华陶;高等教育发展之我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祝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赵清;;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孔令帅;;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报告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5 王保星;;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专业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李巧针;;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面临的形势及治校走向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7 张婷姝;徐文哲;;权利与责任的平衡——论美国大学的自治与社会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郑晓芹;高新发;;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的制度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9 孙进;皮国萃;;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英、德、加三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10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卢霞飞;韩春晖;;大学章程:我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之道——以公立大学的公法人化为导向[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王礼鑫;周捷;;北大人事制度改革始末与争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相关问题的再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晓虹;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彬;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花蕊;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牟运清;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兰州大学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朱嫣嫣;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历宁宁;引入CI理念促进高校形象建设[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金丹;大部制改革[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许鞍铭;湖南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广文;李建惠;何文广;;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周作宇;美国终身教授制的变迁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董云川;职称评审公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4 潘懋元;职称回归学衔 提高学术权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田子俊;;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历史沿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徐培;;对完善基层央行职称制度正向激励功能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9年09期

7 张建瑞;;职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4期

8 张超;;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1期

9 钱伟;关于职称改革模式的思考——建立适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点的职称制度[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01期

10 刘学钊;对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2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友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郭正让;曹干彬;马康原;;搞好定编设岗工作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年01期

3 刘小丹,黄思翔;“人才强校”战略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缪世林;;和谐视域中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问题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陈南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稳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6 夏寒;温国胜;;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强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23期

7 丁剑刚;;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招生规模的和谐取向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10期

8 李治平;;浅议职称改革[J];新疆社科论坛;1991年04期

9 贵志祥;熊楚才;;评选高校教学名师的必要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0 吴国荣;田书勤;;职称改革的现状及其深化[J];财会月刊;198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新;;21世纪煤炭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途径与方法[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赵韩强;赵树凯;;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德健;王晨亮;赵瑞斌;;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与措施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晁勤;加玛力汗·库马什;樊艳芳;;对口支援在西部高校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效益分析[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于鹏;樊玉梅;常彦忠;段相林;;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7 卢小平;童遵龙;;首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永泰;;高校学报网站传播实效性及优化策略[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洁;吉林油田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方祥华;清心治本 追公逐义[N];中国教师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曹继军;以“高质量 有特色”为目标[N];光明日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王海林 王力军;扎鲁特旗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步步登高[N];通辽日报;2006年

5 记者 麦正伟 陈林;林芝各学校积极构建和谐校园[N];西藏日报;2010年

6 湖南长郡教育集团 龚明斌;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大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美桢;以师为本,激活一池春水[N];福建日报;2006年

8 记者 慕伟刚;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9 于秀华;关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N];吉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岩;我市今年职称改革又有新精神[N];周口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珂;南京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立福;试论实行“只聘不评”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D];吉林大学;2005年

3 罗求实;新建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田明昌;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陈湘瑶;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内涵升本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陈南飞;重庆市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魏志耕;高校继续教育专业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5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zhichengaigedongtai/1655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f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