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探讨
【摘要】:针刺手法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同针刺手法包含不同刺激参数,进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和治疗效应。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均显示针刺治疗FD有效且安全,然而关于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FD的相关性研究却仍显不足,这严重阻碍了针刺治疗FD的方案优化。该文将对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FD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针刺治疗FD临床最优方案的确定提供一定研究思路。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中医院;
【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6ZA810)
【分类号】:R246.1
【正文快照】: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反复或持续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FD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美国FD的发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强;郭义;郭永明;陈雷;李桂兰;;针刺手法参数的研究现状和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1期
2 胡银娥;刘堂义;唐文超;徐刚;高明;杨华元;;针刺手法仿真的研究及思考[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4期
3 胡银娥;杨华元;洪菲;;针刺手法特征参数提取和识别的实验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年02期
4 吴绍德;;关于针刺手法作用及其分类的探析[J];上海针灸杂志;1985年04期
5 梁波;针刺手法本神论[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6 侯玉铎;历代医家对单式针刺手法分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邱仙灵;特殊针刺手法举隅[J];江苏中医药;2003年01期
8 马铁明,于红;浅议针刺手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赵宇辉,孙忠人,张晓军;针刺手法的形与意[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10 文洪;意念在针刺揣穴和针刺手法中的作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银娥;刘堂义;唐文超;徐刚;高明;杨华元;;针刺手法仿真的研究及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手册[C];2011年
2 马铁明;;浅论针刺手法与“气”[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3 刘堂义;杨华元;蒯乐;高明;胡银娥;徐刚;;“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在针刺手法教学中的应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胡银娥;刘堂义;唐文超;徐刚;高明;杨华元;;针刺手法仿真的研究及思考[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王凡;;近十年针刺手法实验研究的进展分析[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6 洪菲;;针刺手法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概况[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7 唐文超;杨华元;刘堂义;高明;;针刺手法参数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手册[C];2011年
8 杨华元;刘堂义;蒯乐;高明;;针刺手法参数实时采集及教学演示系统的研究[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9 唐文超;杨华元;刘堂义;高明;;针刺手法参数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高爽;郭义;李桂兰;陈泽林;;从锋毫到针芒——兼论针刺手法规范化[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衣晓峰 刘燕玲;针刺手法亟待规范化[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记者衣晓峰 刘燕玲;针刺手法亟待规范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裴莹 郭义 陈泽林 李桂兰;针刺手法应逐步规范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于川;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手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学文;“针刺手法仿真系统”对快速心律失常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赛音朝克图;蒙医、中医针刺手法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韩春晓;针刺神经电信息传导与作用规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朝碧;针刺手法基本功的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5年
2 秦国丽;概念隐喻视角下针刺手法术语英译方法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周珍花;中日针刺手法的比较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黄子泰;针灸神书针刺手法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蒋轶男;张缙教授针刺手法影音资料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12年
6 郭彦;中医针刺手法量化研究及其测量系统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晓琳;明代针法特色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83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8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