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23 04:22

  本文关键词: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四味辣根菜汤散 心肌缺血再灌注 清除自由基 线粒体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地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丹参药物(1.75g·kg-1·d-1)组,四味辣根菜汤散低剂量组(0.7 g·kg-1·d-1)、四味辣根菜汤散中剂量组(1.4 g·kg-1·d-1)、四味辣根菜汤散高剂量组(2.1g·kg-1·d-1)剂量组。适应性喂养7 d并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下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假手术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下降支。观察各组每只大鼠心电图的变化。心肌再灌注末立即行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离心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钙蛋白1(c Tn1)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左心室结构形态。结果:假手术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显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并且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给药组能降低大鼠血清中CK、LDH酶的释放(P0.05),降低c Tn1含量(P0.05),可升高SOD活性(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5)。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心肌超微结构平滑肌纤维和线粒体的损伤形态。结论: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靓;赵殊;杜明兰;;几种常用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01期

2 王曙光,徐小虎,高庆春,黄如训;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年03期

3 刘雅,董振明;白细胞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河北医药;2001年12期

4 林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线粒体的作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5期

5 张英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6 高国栋,韩志岩;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7 杨阳;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1期

8 杨彦玲,师养荣,李建龙,陈雅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2期

9 李领召,张昱;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S1期

10 朱彬,万朝敏,郭慧玲,肖静,王正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改变[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2 李长岭;蒋峻;樊友启;丁芳;Wieming Fan;Ling Wei;;肿瘤坏死因子a受体1敲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协辉;李鹏;黄小平;王东明;陈宋明;杨泽民;陈智凡;许文敏;陈丽萍;;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李培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础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彭涛;徐明江;滕旭;管又飞;;AZ12417698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7 吴仪;谢中光;;心肌缺血再灌注,有关自由基的几个问题(简报)[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8 辛平;朱伟;李静;刘铭雅;李京波;Andrew N.Redington;魏盟;;缺血后处理联合远端缺血期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吴志明;董丽莉;樊冰;潘翠珍;舒先红;;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10 袁肇凯;黄献平;曹金枝;胡志希;简亚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春祥;何占德;中药单体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陶春祥 何占德;中医方药防治MI/R损伤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广文;让心肌重现生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武开宏;心肌也能再生[N];健康报;2005年

5 ;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6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李伟 沈明勤 陆晓晖;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探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中药可用于心脏保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恒臣;HMG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信号传导通路[D];山东大学;2015年

2 郭小芙;内质网应激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3 高超;TXNIP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赵智刚;蒽贝素对心脏骤停模型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5 陈邦党;CaMEK基因靶向转导减轻老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闫福曼;心肌微环境诱导间充质干细胞通道蛋白表达及丹参酮的干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吴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药物保护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8 沈波;趋化因子受体5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徐世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林运灵;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丙酮酸乙酯的疗效[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琪;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机制及STVNa保护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辉;法西多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3 杜勤;咖啡酸对硝基苯乙酯抗大鼠MI/RI作用的蛋白印迹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4 张宗雷;血清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D];济宁医学院;2015年

5 李海勋;PR39与ADM共载体rAAV分泌表达后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宗巧凤;内吗啡肽-1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7 袁乐宏;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8 白文莉;GYY413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9 吴倩;SIRT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影响及ERK1/2通路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10 保善录;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青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17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17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