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6-09-24 13:18

  本文关键词: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木香 有效成分 药理 进展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43卷 第3期 2012年3月

·613·

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魏 华,彭 勇,马国需,许利嘉,肖培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 要:木香为国内外常用药材,传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简要对木香的品种进行了考证,发现木香虽然有许多异名,但Saussurea lappa为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着重对木香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倍半萜内酯和三萜类为木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且木香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对木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木香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香;木香烃内酯;菜蓟苦素;抗炎;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2)03 - 0613 - 08

Advances in studies on active components of Saussurea lappa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WEI Hua, PENG Yong, MA Guo-xu, XU Li-jia, XIAO Pei-gen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Key words: Saussurea lappa (Decne.) C. B. Clarke; costunolide; cynaropicrin; anti-inflammation; antitumor

木香为国内外常用药材,在我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之功效,用于胸腹胀痛、呕吐、腹泻、痢疾、里急后重、食积不消等症[1]。近年来,随着木香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日趋深入,证明其在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癌、抗溃疡、抗病原微生物以及其他多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2]。然而,由于木香用药历史悠久,其代用品、地方习用品、混淆品种类较多,,存在同名异物、一药多基源的现象[3],不利于控制药材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临床疗效。因此,本文对木香进行品种考证,对其有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木香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品种考证

我国中药配伍中常用的木香类药材除木香外,还包括川木香、土木香、红木香、白木香等,由于各种木香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功效有一定差异,因此,这些木香类药材不能混用。 在梁代,木香是经广州进口的舶来品,时称广木香,因其质量较优,逐渐成为用药主流;后来在《中国药典》2010云南引种成功,故又称云木香[3]。

版记载,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为木香正品[4],而蜜香、广木香、云木香、南木香等均为木香的中文异名;Saussurea lappa (Decne.) C. B. Clarke为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和使用的木香的拉丁名,而S. costus (Falc.) Lipsch.、A. 木香costus Falc.和A. lappa均为木香的拉丁异名[5]。生药学特征及其基原植物形态学特征在《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中有详细描述[4,6]。 2 有效成分

对木香化学成分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许多化合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萜类,还有生物碱、蒽醌、黄酮等其他类,部分化合物结构见图1。 2.1 萜类

木香中萜类有效成分种类繁多且量丰富,主要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溃疡的作用,包括木香烃内

收稿日期:2011-05-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30860) 作者简介:魏 华(1981—),男,湖南永州人,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Tel: (010)62894462 E-mail: weihua20@ *通讯作者 肖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 Tel: (010)63011294 E-mail: xiaopg@


  本文关键词: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1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1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