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安丸药理学研究及止泻功效新探
本文关键词: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医科大学》 2009年
胃肠安丸药理学研究及止泻功效新探
王新
【摘要】: 目的 腹泻是胃肠道机能障碍时常见的一种症状。我国全人口的腹泻发病率为0.17-0.70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2.50-3.38次/人年。非特异性腹泻的治疗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治疗腹泻具有疗效迅速、费用低廉等优势。胃肠安丸是治疗腹泻的要药,全方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临床多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脘腹胀满,腹痛等疗效肯定。但方中巴豆霜有大毒,限制了该方的非处方应用,因此寻找合理的巴豆霜替代药物被列为天津市科委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胃肠安大品种系统开发项目》的主攻课题之一。本研究拟从中医学理论及已知药理学研究出发,提出元明粉可以替代巴豆霜的假设,试图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自替代与原味单品、组合及复方三阶段,逐一比较巴豆霜与元明粉、与大黄组合以及新方对肠道动力、肠吸收以及肠分泌的影响,以期明确各实验药物对腹泻动物模型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寻找胃肠安丸中巴豆霜的合理替代药物提供必需的理论依据。 方法 1.以番泻叶(FXY)灌胃诱导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 2.通过观察梯度浓度元明粉与巴豆霜、二者并用大黄对兔回肠水液代谢的影响,比较单品及与大黄合用后两药的药效学异同,确定替代用量。 3.以前一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有效浓度单味药、组合药及复方药对模型大鼠稀便率、结肠吸收功能及结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比较元明粉与巴豆霜的异同,找寻替代依据。 4.以前一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原药与替代药单品、组合及成方对模型大鼠血清电解质、结肠上皮细胞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探讨二者改善结肠水、电解质吸收作用靶点的异同,寻找单品、组合可替代,复方不可替代的原因。 5.以第三部分实验为基础,从肠动力学角度,通过观察结肠组织SP、VIP含量变化,探寻单品、大黄组合及复方对结肠运动影响的差异,阐明可否予以替代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胃肠安复方止泻药理机制 结果 1.成功建立功能性腹泻模型。5g/kg体重FXY致泻大鼠平均稀便率达85.54%,结肠吸收功能降低(P0.01)。 2.实验剂量元明粉与巴豆霜对回肠水液代谢影响趋势相同(P0.05),在低浓度时表现出可以促进回肠水液吸收的作用(P0.01);当终浓度增加到各自作为泻下药10倍浓度时,其表现出促进回肠大量水液分泌的作用(P0.01)。二者合用大黄后作用趋势亦相同(P0.05),但在中、高浓度时表现出促进回肠水液吸收的作用(P0.01,P0.05)。 3.等浓度的单品巴豆霜及元明粉可降低模型大鼠稀便率,改善其结肠吸收功能(P0.05);二者分别合用大黄后,该作用亦存在;但两种组合在全方中体现的作用不同,胃肠安方可以降低模型稀便率,改善模型大鼠结肠吸收功能(P0.05),而胃肠安新方无此作用(P0.05)。巴豆霜、并用大黄均可延缓腹泻模型结肠运动(P0.05),胃肠安全方作用相同(P0.05)。而元明粉、并用大黄对腹泻模型结肠运动无影响(P0.05),与之相反,胃肠安新方可以减缓腹泻模型结肠运动(P0.05)。 4.单品巴豆霜能增加模型大鼠血清钠、钾、氯浓度(P0.01,P0.05,P0.05),提高模型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a+-K+-ATPase活力(P0.05)。元明粉仅可增加模型大鼠血清钠、氯浓度(P0.01,P0.05)。二大黄组合均能增加模型大鼠血清钾、钠、氯浓度(P0.01,P0.05,P0.05),提高模型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a+-K+-ATPase活力(P0.05)。胃肠安方能增加模型大鼠血清钠、钾、氯浓度(P0.01,P0.05,P0.05),且对血清钠的调整优于巴豆霜与大黄组合(P0.05);提高模型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a+-K+-ATPase活力(P0.05),优于单品巴豆霜(P0.05)。而胃肠安新方仅增加血清钠浓度(P0.01)。 5.低浓度巴豆霜、并用大黄可降低模型大鼠结肠SP、VIP(P0.01)。而中浓度巴豆霜只降低VIP(P0.01)。元明粉、并用大黄对模型大鼠结肠SP、VIP无影响(P0.05)。胃肠安原方、新方均可降低模型大鼠结肠SP、VIP(P0.01)。 结论 1.胃肠安中巴豆霜不能被元明粉替代,新方不可替代原方,原因:小剂量单品、不同大黄组合虽能改善结肠水、电解质吸收,但二单品作用靶点不同;小剂量巴豆霜、配伍大黄可降低结肠SP、VIP含量,调整结肠运动,而元明粉无此作用。 2.巴豆霜、配伍大黄只在小量应用时有止泻作用 3.胃肠安止泻功效重在调整脾胃功能,调理中焦气机,而非以往认识的“通因通用”祛除积滞而止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285.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艳芬;董靖;;赵文霞治疗慢性泄泻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2 黄秀深,赵燕,张力华,贾波;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方富贵,章孝荣;P物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1期
4 李凯;王朝富;;李培诊治慢性腹泻的经验[J];光明中医;2008年12期
5 李庆铎;;巴豆的临床应用综述[J];甘肃中医;1991年04期
6 李永谦;泄泻的分类与治疗[J];甘肃中医;2002年01期
7 易竞雄;;简述《金匮要略》对下利的论治[J];甘肃中医;2007年10期
8 王福彦;;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与环境因素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9 彭艳红;王希利;;泄泻病名历史源流[J];国医论坛;2006年03期
10 赵云飞;;巴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J];贵州畜牧兽医;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照坤;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广,赵万洲,陆茵,唐玲芳,张珍玲,张世玮;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诱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3期
2 李嘉琳;海春旭;梁欣;刘瑞;王鹏;;红景天提取物对微粒体LPO模型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2期
3 洪振丰;陈艳华;周建衡;李天骄;;蓍草提取物预防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1期
4 杨建一;高宝珍;李莉;王文娟;郭红刚;边思成;;雷公藤多甙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5期
5 陆景坤;陈朝军;王玉华;肖云峰;李文妍;;胡椒碱的致突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3期
6 李芳,秦裕辉,陈显雄,李若存,刘桂焕;牛黄上清胶囊(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1期
7 杨小红,陈瑞芳,张伟程;臌胀病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8 李呈华,王珍;金花消痤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9 张伟程,杨小红;阳痿的中医治疗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10 朱松;自拟芪芎冠灵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2例的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丽;蒋卓勤;;紫苏的保健功效及应用研究进展[A];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东文;李子鸿;李怀国;蔡丽云;;新伤去瘀冻干颗粒的药效学研究[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朱文娟;李映霞;牛敏芬;何慈胜;程光宇;薛汉荣;吴海桂;;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变化与中医痰瘀虚证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振凌;吕鹏;刘艳芳;;不同条件炮制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刘密;姚佳;李曼;李凡成;李韵霞;;鼻敏片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季向东;王群松;朱文娴;;利窍益智汤治疗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季向东;王群松;朱文娴;;补肾祛瘀益智汤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李新纯;王超英;李庆;;九味镇心颗粒治疗郁病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杨卓欣;卓缘圆;;电针对脾虚型幼鼠海马区光镜和电镜结构影响的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刘国萍;王忆勤;董英;李福凤;许朝霞;钱鹏;郝一鸣;付晶晶;赵洁;;基于因子分析的脾系疾病问诊症状分布特点及辨证推演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楚淘;基于JAK-STAT、SOCS信号通路探讨心痛舒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蒋蕾;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汤)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海;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方证相应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树明;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李虹霖;“百会透太阳”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钟雪玉;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于定荣;以慈航丹方药探讨含挥发性成分复方用“半仿生提取法”研究的模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闫川慧;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龚志华;茯苓辐照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梁静涛;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的同种证候及疾病趋势诱导形成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芳;苦瓜多糖的纯化及其免疫和抗氧化活性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青;Caveolin-3在大鼠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程的表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继曼;黑豆红花色苷的优化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袁彩红;紫花松果菊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炎抑菌、抗氧化作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伟;海洋小链霉菌DY2741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名霞;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任珍;针刺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芳芳;自私葶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商李超;四逆汤预干预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鸿博;秦香止泻肠溶片治疗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义堂,谢友如;查少农验方治疗小儿泄泻[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2 哈斯其美格;;中药大黄的临床应用与药理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3 康达,康宁;气功推拿结合申时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泄泻[J];按摩与导引;1995年04期
4 叶晨阳;推拿治疗慢性泄泻5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2年04期
5 周光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J];按摩与导引;2002年06期
6 孙霞,梁国庆,李继承,吴培林;大黄鞣质对实验动物减体重生理机制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陆寿康;董德懋治疗泄泻经验琐谈[J];北京中医;1982年02期
8 李茯梅,卢新华;“巴豆、大黄相恶说”药理研究[J];北京中医;1997年03期
9 杨云,陈小野,郭育芝,孙刚,朱观熙,杨畔农,王安民,傅湘琦,柳和培,王玉萍,李乐红,王昕,向丽华,王乃琪;劳倦和饥饱引起的大鼠脾虚证模型的造型及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2期
10 刘学松,黄树明,李织,黎全;利血平致动物脾虚模型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震勋;王文耀;王玉荣;;胃肠安丸临床使用观察[J];中医杂志;1990年03期
2 ;胃肠安丸[J];天津医药;1990年07期
3 凌宁生;李林;白伟;陈志敏;高文远;;GC-ECD法测定胃肠安丸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J];中草药;2007年01期
4 凌宁生;杨瑾;律兆荣;刘志宏;高文远;;HPLC法测定胃肠安丸中柚皮苷[J];中草药;2005年12期
5 姜宁;刘晓鹏;李翠霞;;胃肠安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快速提取及测定[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4期
6 刘振;高文远;张静泽;;胃肠安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作用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0年02期
7 张婧;周洪经;李晓眠;;胃肠安丸抗轮状病毒作用的体外试验[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陈锐;;胃肠安丸临床应用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26期
9 张静泽;高文远;马超一;刘振;;胃肠安丸化学成分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0年02期
10 张静泽;高文远;王磊;马超一;;中药胃肠安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J];中成药;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静泽;高文远;;中药胃肠安丸作用物质基础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冯五金;;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现状、困惑及对策[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李瑶;[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磊;中药胃肠安丸原料药材质量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张静泽;中药胃肠安丸药味配伍及航天甘草成分和抗炎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胡静;巴豆霜推进肠运动物质基础和胃肠安丸抗内毒素作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新;胃肠安丸药理学研究及止泻功效新探[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5 凌宁生;基于现代中药的胃肠安丸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婧;胃肠安丸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侯丽娟;胃肠安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干预效应的机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潘丽;基于创新理念的乐仁堂“十二·五”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机构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相关作者
>侯丽娟 >潘丽
>王磊 >王新
>张婧 >胡静
>凌宁生 >张静泽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