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寒论》方每服汤量调整中体现的儒家中和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伤寒论》方每服汤量调整中体现的儒家中和思想 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儒家通过"礼"对"义"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表现,来体现"仁",其中的"义"又有中和的意思。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也影响到东汉末年生活的张仲景,如《伤寒论·序》中提到了"孔子云"等词,而"中和"思想更在《伤寒论》方剂的每服汤量中体现出来。通过调整其中差异来表现维持胃气受纳正常,达至人身气机通畅之和谐。儒家的"义"与《伤寒论》的每服汤量调整,两者皆是为求恰当好处,皆能体现对中和的追求。
[Abstract]:The Confucianists express "benevolence" by the right and impartial expression of "rite" to "righteousness", and the meaning of "righteousness" in it has the meaning of neutralizatio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deposed 100, only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i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hought also affects the life of Zhang Zhongji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such as "Treatise on" mentioned in the preface of "Confucius" and "cloud" and "thinking" in each serving soup the amount of prescription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reflected. By adjusting the difference to maintain normal stomach receiving, up to the personal gas machine unobstructed harmony. The Confucian "righteousness" and "Shang Han theory" of each clothing volume adjustment, both for the right to the right, all can reflect the pursuit of neutraliz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分类号】:R222.2
【正文快照】: 由于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令儒家思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故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伤寒论·序》中提到了“孔子云”等词,及其方剂的每服汤量中皆体现出此等影响,而后者更能体现出儒家的“中和”思想。儒家的“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伤寒论》与“《伤寒论》学”——郝印卿教授访谈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李赛美;从历史、文化、源本角度还原《伤寒论》真谛——评《伤寒论疑难解读》[J];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01期
3 李永宸;近50年《伤寒论》研究论文调查的两个比例关系[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4期
4 李婕,蒋小敏;《伤寒论》理论研究新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4年02期
5 祝世讷;正本清源释伤寒——《伤寒论通释》的方法论启示[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6 何敏,何泽民;近10年《伤寒论》实验研究述评[J];国医论坛;2005年05期
7 张国骏;马晓峰;;谈《伤寒论》原文结构规律及其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8 王又生;;浅议《伤寒论》服药饮食保养正气[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4期
9 张明;张沁园;;不囿成说 敢创己见——学习李心机先生的“伤寒论三部曲”[J];河南中医;2006年06期
10 宋天彬;;《伤寒论》研究刍议[J];世界中医药;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正华;;开设《伤寒论思维与辨析》课程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怀舟;王红梅;;宋本《伤寒论》方例初考[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蔡永敏;;《伤寒论》药物煎服特点[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义兵;;浅谈《伤寒论》的辨证施治[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建华;刘庆十;;谈《伤寒论》对炮制的贡献[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莉;张虹玺;;《伤寒论》便秘论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7 杜青雄;;从《伤寒论》之“寒”说起[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顾武军;;《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兴华;;《伤寒论》研究新识[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庆国;李宇航;;《伤寒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元庆;学《伤寒论》要注重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林士毅 滕依丽;李心机独创《伤寒论》诠释新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刘绍武评讲《伤寒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伤寒论》“汗出……不能发黄”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6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伤寒论》“心中懊恼”是胃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周乙龙;聂惠民:学好《伤寒论》要树立“四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刘鹏;《伤寒论》第28条解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宋本《伤寒论》的底本来自何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伤寒论》在唐代失传了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易良;中医风邪病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郑全雄;《伤寒论》方族的文献及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李恩Y,
本文编号:1345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4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