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用灸渊流探析
本文关键词:急症用灸渊流探析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整理古代医家急症用灸文献,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方法借鉴和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古代文献,对急症用灸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结果:先秦、秦汉时期医家著作为急症灸法奠定了基础,晋隋唐时期急症灸法取得了较大进展,宋金元时期医家流派纷纷涌现,百家争鸣,促进了急症灸法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清时期急症灸法得到了系统的总结,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革新了灸疗方法,达到鼎盛时期。结论:灸法是古代主要的急症救治措施之一,可以为现代急症用灸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of ancient physicians with moxibustion for emergency, modern clinical emergency with moxibustion methods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basis. Methods: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on the use of emergency moxibustion systematically. Results: the pre Q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doctors as emergency moxibus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J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made emergency moxibustion great progress in the period of Song Jinyuan School of medicine have emerged, emergency moxibustion further promote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mergency moxibustion system has been summarized, further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form has reached the peak. Moxibustion method, conclusion: moxibus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ancient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for modern emergency use moxibustion provide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06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3026)
【分类号】:R245.8
【正文快照】: 近年来,灸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灸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目前临床用灸大都局限于慢性病,鲜有急症选择用灸法治疗。早在先秦、秦汉时期,就已有灸法救治急症的记载,经过晋隋唐宋医家大量的临床实践,到金元时期在理法上有了创新突破,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春雷;;浅谈灸法的补与泻[J];陕西中医函授;1984年05期
2 蔡耀明;;温和灸法治疗风湿病199例[J];中国针灸;1986年06期
3 田从豁;许培昌;;《内经》中灸法运用规律初探[J];中国针灸;1989年06期
4 刘爱萍;;35.灸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概况[J];针刺研究;1992年04期
5 钱华光;;62.浅谈灸法在临床的应用[J];针刺研究;1992年04期
6 许建阳;灸法之起源探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7 王茎;灸法在外科临床运用举偶[J];针刺研究;1997年03期
8 施云军;灸法治疗疖病124例[J];中国针灸;1998年08期
9 刘炬,郁仁存,饶燮卿;灸法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03期
10 马彦红;浅谈《内经》灸法[J];河北中医;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佃会;刘颖;;唐代灸法述要[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狄忠;符文彬;;《内经》灸法小议[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施茵;吴焕淦;东红升;张仁;陈汉平;;灸法研究[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4 周立武;;灸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0例[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杨立丽;;灸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6 周志杰;张福会;黄琳娜;姚益龙;;回旋灸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第六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暨针灸学科发展与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周志杰;张福会;黄林娜;姚益龙;;回旋灸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吴焕淦;刘立公;陈跃来;陈汉平;汪司右;张中一;周恩华;锁堂;张仁;;灸法的继承与创新[A];“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陈日新;陈明人;熊俊;康明非;迟振海;张波;;关于设计和实施大样本、多中心灸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沈亚芳;;灸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A];2012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晓芸;珍视我们的宝贝——传统灸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范宏国 杜敏;继往开来扬灸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3 葛振云;灸法保健机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实习生 王千惠 本报记者 罗朝淑;创新灸法治疗肠腑病症[N];科技日报;2014年
5 甘肃中医学院 李元清 周生芳;灸法是否能突破“热病”禁区[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6 袁青;马瑞玲;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李有源;灸法治愈顽固呃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宋南昌;灸法治疗泄泻[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胥晓琦;继往开来求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孙川;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威德;灸法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古代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张昆;灸法的古今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柏琳娜;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挖掘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方芳;灸法独立干预病症谱及其高频病症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邱模炎;调理脾胃灸法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檀占娜;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灸法临床应用病种的规律与特点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朱学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不同灸法临床用病种规律与特点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姣莹;针刺联合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娇娇;宋代灸法的特色及理论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吕敏;膝部透灸控温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杨雪艳;“三才益智”灸法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胡天烨;浙江近代灸法学术流派整理与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尚俊华;灸法治疗痤疮的理论探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冯国明;唐代灸法学术思想特色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黄德才;灸法美容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7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8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