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出处:《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BFS)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疲劳综合征提供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综合组30例用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耳压组30例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2 d/1次,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脑力疲劳程度,评价疗效。结果:综合组治疗前后比较,疲劳程度减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疲劳程度降低优于耳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总有效率达96.7%。耳压组总有效率达8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针配合耳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ishen needling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oint therapy of brain fatigue syndrome (BFS) curative effect, to provide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is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brain fatigue syndrome. 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30 cases in combination group with Sishen needl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ressure treatment, ear pressure group 3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uricular plaster therapy, 2 d/1 times, 5 time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each treatment interval of 2 D, observe the mental fatigue level, the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3 courses. Results: the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fatigue is reduc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ynthesis the degree of fatigu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ear pressur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7%. ear pressure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86.7%.2 cure rate, the total efficiency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therapy Sishen brain fatigue syndrom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分类号】:R246.6
【正文快照】: 引文格式:王芹,秦奇,林良才.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33-36.脑疲劳综合征(Brain Fag Syndrome,BFS)是危害人体身心健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是由于大脑的超负荷活动导致脑细胞活力降低,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从兴奋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袁青;韩德雄;邓晶晶;曾垂魁;罗秋燕;;靳三针与治神[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张虹;赵凌;刘军;何成奇;胡卡明;;头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黄运拼;;耳穴压丸法治疗失眠26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03期
4 米曙光;头针滞针法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吴晓萍;盛鹏杰;;并针缠提法配合电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7年03期
2 王芹;秦奇;林良才;;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3 汪军华;;靳三针配合现代神经促进技术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年02期
4 阮灵秀;张学君;吴强;;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09期
5 赵艺初;任毅;郑义;郑入文;;根据腧穴局部组织特点对滞针意外的不同处理[J];上海针灸杂志;2016年08期
6 张小敏;韩新民;;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概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5年06期
7 张彩侠;高晶;王丽娜;何璐娜;彭春艳;;头针配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年09期
8 华金福;;应用聪脑通络针刺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03期
9 袁青;刘龙琳;沈秀进;陈飞;吴运才;;论“靳三针”学术内涵[J];中国针灸;2014年07期
10 张月;蔡兴慧;李西亮;蔡荣林;陈玲;宋小鸽;;P300评价针刺治疗认知障碍疗效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瑾;袁青;;靳瑞教授针刺治神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年10期
2 许丹,孙晓江;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5年09期
3 黄泳;赖新生;陈静;李东江;唐安戊;Win Moe Htut;Fenanda Hamanenga;;针刺百会穴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不同脑区的脑葡萄糖代谢[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6期
4 张虹,朱蔓佳,杨玉龙;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治法的循证医学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9期
5 周文泉,于向东;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及思路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9期
6 高颖,谢颖桢,王永炎;试论浊毒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06期
7 田金洲,韩明向,涂晋文,杨承芝,杨惠民,邹忆怀,刘恒;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米曙光;头针滞针法加体针速刺治疗小儿脑瘫362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9 张平,倪兰枝;风池、风府穴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针灸;1998年12期
10 赖新生;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振东;;中年人当心疲劳综合征[J];职业与健康;1993年01期
2 李会岳,赵祖宏;雷场疲劳综合征235例分析[J];人民军医;1999年04期
3 李辉;如何消除“旅游疲劳综合征”[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5年03期
4 杰尼法·奥索尔 ,徐新明;警惕疲劳综合征[J];科学之友;2005年05期
5 赵之心;;运动应对疲劳综合征[J];家庭医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张宏喜;电针治疗高考脑疲劳综合征57例[J];中国针灸;2000年05期
7 雷秀珍,靳京;疲劳综合征的中医防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0期
8 章家福;推拿诊治疲劳综合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4期
9 邓时贵;手术后疲劳综合征与中医肝脏理论相关性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12期
10 周丽;胡慧;;视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邬素珍;吴丹;;中医药在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应用[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余震;;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营养支持策略[A];2009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彭伟;;参芪益康片干预慢疲劳综合征失眠状态临床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雁峰;赵建明;肖承宗;吴利民;刘红;;女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治[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铭峰;王聪;陈秀华;何军明;谭志健;;热敏灸配合治疗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春燕;;147例疲劳综合征的舌脉表象观察[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7 朱德才;;罗翌治疗疲劳综合征经验介绍[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章晓东;余震;陈震;刘纳新;董千铜;姚建高;;术后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A];2009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章晓东;余震;刘纳新;;术后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许夕霞;周烨;李瑞利;吕景霞;李勇;;综合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宏;如何应对考前疲劳综合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钱勇;防止“双休日疲劳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赵之心;健身跑与“城市疲劳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赵富华;中年须防疲劳综合征[N];广东科技报;2000年
5 蒋月荣;佳节将至警惕疲劳综合征[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秦亮甫:主任医师,教授,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疲劳综合征的组织损伤与修复[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周嵘;如何选用治疗疲劳综合征的非处方中成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8 ;会吃去疲劳[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薛连璧邋朱丽丽;缓解临考疲劳慎吸氧[N];健康报;2007年
1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石瑞舫;健脾和胃 治疲劳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文希;姜水擦浴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疲劳综合征的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国滨;益元复健汤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岳丽军;加减益胃汤对疲劳综合征(脾气虚证)的临床干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何慧颖;中医辨体施膳对于亚健康疲劳综合征痰湿体质的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袁静;视疲劳综合征相关发病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守鹏;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腹部术后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1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43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