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本文关键词: 止晕颗粒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三焦郁阻型 出处:《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普勒(TCD)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72名PCI性眩晕患者,这些患者在规定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就诊住院,分别将此72例患者分为基础西药对照组及西药基础上加服止晕颗粒治疗组各36例,基础西药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长春西汀注射液等西医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晕颗粒5g/包冲服,3次/日,治疗2周,再随访观察2月。入院时及药物治疗后分别采用诱发电位仪及多普勒彩超仪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值(IPL)、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的改变,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止晕颗粒对眩晕患者BAEP的影响:经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BAEPⅠ、Ⅲ、Ⅴ波峰潜伏期缩短,波形分化较前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比西药对照组Ⅲ、Ⅴ波峰潜伏期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Ⅴ波峰潜伏期仍有延长,但与正常值比较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药物干预自身前后比较BAEP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IPL)均缩短(P0.05),且止晕颗粒治疗组比基础西药Ⅲ-Ⅴ峰间潜伏期缩短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Ⅰ-Ⅲ波的IP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前庭系统的缺血状态起到抗眩晕的作用。2.止晕颗粒对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的影响:两组患者分别经药物干预治疗后自身进行比较,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进行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的各项指标LVA、RVA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VA搏动指数(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LVA、PI-BA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而起作用。【结论】1.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不同部位与水平的电生理学,恢复缺血受损的脑干及前庭神经的功能,从而发挥对神经元及前庭神经核的保护作用而起效果。2.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另一可能机制与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改善后循环的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而起作用。3.“三焦致眩”理论具有创新性,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创制的止晕颗粒可以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供血状况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应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茜;;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6例[J];中医学报;2010年02期
2 路文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0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7期
3 赵海涛;;3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21期
4 杨佳;陈勇;;纳络酮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06期
5 陈玉堂;;正天丸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27期
6 李正军;蒋士杰;姚俊;龚家明;;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年23期
7 姜伟;赵晓峰;孟智宏;;后循环缺血的名称演变及治疗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3年06期
8 苏克江,王桂敏;后循环缺血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3期
9 鞠奕;王桂红;王拥军;;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6年11期
10 王拥军;;澄清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概念 提高诊疗水平[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秋燕;胡兴越;;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维治;;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解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罗翌;;眩晕与后循环缺血[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孟繁华;孙博谦;;影响后循环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广西;张伯兴;刘书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6 王庆松;向阳;王俊;;后循环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世卿;高清顺;高山;王君;张典;石洪霞;;推拿调任通督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莉莉;李敬诚;谢鹏;王景周;;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蔡峥;王菲;;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素珍;吴子明;陈艾婷;冀飞;刘兴健;杨伟炎;韩东一;;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云涛;专家呼吁对后循环缺血加强认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何世桢;耳聋耳鸣查查脑血管[N];健康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超;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芳;针刺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尚艳花;定眩蠲痛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隋瑞峤;调督益脑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晶晶;椎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艳;视频头脉冲试验在鉴别前庭性偏头痛与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7 杨晓敏;后循环缺血中的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D];吉林大学;2016年
8 陶晓雪;椎—基底动脉变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6年
9 李进;眩晕(后循环缺血)痰瘀阻窍证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王骐;针刺“颈部三风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469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46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