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4 02:09

  本文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辨证分型 相关因素 出处:《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且分析中医各证型之间的年龄、性别、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材料与方法:根据本研究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肢CTA检查明确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86例。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断标准,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制定的临床诊疗规范,将DLASO分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湿热困脾兼血瘀型、阴阳两虚兼血瘀型三组证型。对86例患者进行四诊合参,经过分析总结,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的患者有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湿热困脾兼血瘀型的患者有2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的患者有2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通过对86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总结(如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等),及实验室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建立数据库。结果:1.一般情况:三组证型的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㧐湿热困脾兼血瘀型㧐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研究共纳入病例86例,男女比例为1.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将纳入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中年段(45-59岁)、老年段(60-79岁)、老老年段(≥80岁)三个阶段。其中中年段患者15人(占总体17.44%),老年段患者59人(占总体68.60%),老老年段患者12人(占总体13.96%),老年段患者与其他两个年龄段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㩳0.05)。2.伴发症的情况:本研究纳入的80例患者伴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居伴发症的首位,占纳入总体的93.02%;其次为高血压58例,患病比例达到67.44%;其他依次为高脂血症52例(60.47%)、糖尿病肾病41例(47.67%)、脑血管疾病25例(29.07%)、冠心病19例(22.09%)。经卡方检验计算得知,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在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再两两比较得知,在高脂血症方面,阴阳两虚兼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湿热困脾兼血瘀型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肾病和冠心病方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与湿热困脾兼血瘀型、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在各证型间不存在差异。3.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在年龄、TG方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与湿热困脾兼血瘀型和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在BMI方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与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在FPG和HbA1c两方面,阴阳两虚兼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湿热困脾兼血瘀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在TC和LDL-C方面,阴阳两虚兼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湿热困脾兼血瘀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在糖尿病病程和HDL-C方面,三组之间两两比较,P㧐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DLASO最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男性糖尿病患者患有DLASO的危险性大于女性患者,主要住院就诊人群集中在老年段(60-79岁)。2.湿热困脾兼血瘀型与阴阳两虚兼血瘀型两个证型的患者更易伴发糖尿病肾病和冠心病。3.湿热困脾兼血瘀型和阴阳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的年龄较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的年龄大。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gener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 DLASO )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P ? 0.05 )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ficiency of Yin and Yang and blood stasis type and yin -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 In the aspects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deficiency of Yin and Yang and blood stasis type and Yin -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仁宋;杨彩虹;王帅;;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4期

2 王璐;高斌;吴寅;;自拟茵连汤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06期

3 吴聪;张兰;;湿热困脾型消渴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J];安徽医药;2013年08期

4 侯木春;;化浊清热汤治疗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2期

5 马玉棋;;化浊清热汤治疗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年16期

6 王亚平;史立华;顾江涛;张志银;朱艳;郑昕;庄敏之;张迪;武辉;周菲;郭兆玮;吴瑛;韩静;孙佳君;牛忆军;;加味小陷胸汤干预湿热困脾型糖耐量受损30例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0年05期

7 裴文丽;姚定国;徐烙,

本文编号:1489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489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