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生育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二军医大学》 2010年
正常生育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的研究
任妞
【摘要】: 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女性生殖生理调节因子之一。AMH由卵巢早期生长卵泡分泌,参与卵泡的生长发育,随自然年龄变化的特点同卵巢储备能力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AMH较其它卵巢功能评价指标如FSH、LH、E2更能准确反映生育年龄女性机体内分泌状态,有望成为评估卵巢功能的新指标。国外已将AMH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国内关于AMH的研究较少,尚无生育期女性血清AMH正常值。鉴于AMH在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了解国内生育期女性血清AMH水平非常有必要。我们对不同月经周期及不同年龄段的国内生育期女性血清AMH进行了检测,为AMH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目的] 调查国内不同年龄段健康生育期女性的血清AMH水平,为AMH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100例健康生育期女性,根据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AMH水平,比较卵泡期和黄体期血清AMH水平有无差异;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组,计算不同年龄段女性血清AMH水平。所有数据输入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1、血清AMH在生育期女性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平均值为2.78±1.65ng/ml,黄体期为3.06±1.78 ng/ml,卵泡期和黄体期的AMH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00例健康生育期女性AMH水平为2.85±1.66 ng/ml。18岁~25岁女性AMH平均值最高为4.25±1.23ng/ml,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41~47岁女性AMH水平骤降,平均值为1.12±0.98 ng/ml。血清AMH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67,,P0.001。 [研究结论] 1、生育期女性血清AMH水平在月经周期中变化微小,可在卵泡期和黄体期任意一天抽血进行检测; 2、生育期女性血清AMH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AMH的临床应用需结合年龄综合考虑; 3、AMH可作为判断卵巢功能变化的指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美清;育龄期女性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甄秀梅;乔杰;李蓉;陈新娜;刘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309个卵巢反应不良周期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屏;刘建忠;梁文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化癥汤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2 王满媛;刘俊;宋欣;宣自华;许钒;;当归芍药散对痛经大鼠的作用及对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杨艳;李美馨;;三种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比较[J];北方药学;2011年11期
4 熊翡;;丹溪治湿痰方加味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46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赵淑华;管晓丽;韩丽英;李荷莲;;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及卵巢功能和血皮质醇水平的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6 宋卓敏;屈彩芹;张远;邢淑丽;罗美玉;哈孝贤;;痛经宁颗粒对痛经大鼠子宫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1期
7 朱梅;刘琨;;助孕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健型不孕症133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8期
8 徐丽颖;刘思超;纪小薇;袁婷;;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杨钦灵;洪红;;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在药物流产后的临床应用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俊杰;雷小敏;易慕华;;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改变[J];重庆医学;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春佳;赖婷;;月经过少67例临床分析[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若南;牛亚飞;韩红霞;王冬;张爽;;微量元素与女性不孕[A];2010中国艾滋病防治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苏闽;丁义江;沈嵘;房留琴;丁曙晴;谭妍妍;王业皇;傅亚平;;微波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应用研究[A];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暨第二届金陵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江舟;赵艳;刘芳;;长圆针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评价[A];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2009年)重点论文选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思毛;补肾宁对肾阳虚排卵障碍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生殖机能调控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周芳;补肾活血法及其组方对PCO大鼠卵巢局部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红;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特征及常见体质与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黄玉华;柴松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春华;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孙永生;卵巢Ⅱ号对多囊卵巢大鼠垂体、肾上腺及卵巢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徐晓娟;补经合剂治疗月经后期或伴量少调经机制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李燕;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黄雪琪;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脾不统血证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王停;通经回乳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复方优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熙;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秋丽;补肾活血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肾虚血瘀型)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丽君;紫石英对排卵障碍大鼠模型卵巢局部FSH、LH影响的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唐妍;先兆流产病因病机及其方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徐琼芳;补肾化瘀方对PCO大鼠血清性激素及卵巢形态学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娜;优生宁Ⅲ号方治疗先兆流产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睿;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洋;育阴止崩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姜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系统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曹卫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2 王迎;金桂兰;;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孙瑜;朱依敏;;抗苗勒管激素对卵泡发育的调节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6年04期
4 王小花;从体质学说观点论更年期保健与治疗[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胡春雨;王文燕;乔明琦;张惠云;;从肝试论经前期综合征的体质类型[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11期
7 王薇;侯丽辉;王颖;;多囊卵巢综合征调体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赵颖;吴惠君;罗颂平;;早期妊娠妇女及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J];新中医;2010年07期
9 刘静君;;更年期综合征与体质关系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5期
10 董娟;牛明明;刘媛媛;;原发性痛经易感体质的调查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莉眉;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虚证)分布及相关体质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群;反复自然流产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曹佳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尹薇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女性的生存质量及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冯文图;中医体质学说在常见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疾病诊治中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屈红;60例卵巢早衰患者体质调查及调质治疗方案设计[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满凤;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体质类型临床流调学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李妮;慢性盆腔炎体质类型的临床流调学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唐虹;57例不孕症证型与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吴惠君;广州早孕妇女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姚玲;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燕;年龄=卵子质量,FSH水平=卵子数量[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6期
2 宋文嘉;夏天;赵丽颖;;卵巢储备力与卵巢局部调节因子[J];广东医学;2011年09期
3 徐凤琴;正常月经周期在IVF超促排卵时反应差妇女的卵泡期特征提示卵巢老化[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3年04期
4 封纯,黄荷凤;辅助生育技术中的超排卵方案[J];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5 周卫琴,沈宗姬;抑制素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5年01期
6 胡琳莉;朱桂金;;抗苗勒激素(AMH)在卵巢中的作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03期
7 庄广伦;;降调节与卵巢反应性[J];生殖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8 梁刚;叶效林;任耀辉;;乌梢蛇卵泡不同发育期颗粒细胞的显微结构变化[J];动物学杂志;2009年01期
9 许小凤;谈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媛;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波浪式运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绘;;卵巢储备功能与卵巢早衰[A];贵州省生殖医学与遗传学分会2010年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连方;陈艳花;;中西医结合改善卵巢储备的研究[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严炜;何月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证治思路和优势[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荷凤;;卵巢低反应和IVF-ET结局的预测和处理[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5 徐珉;司徒仪;李丽芸;黎小斌;;补肾中药益真Ⅰ、Ⅱ号胶囊对高龄不孕妇女围排卵期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A];首届赣鄂湘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克明;杨丽丽;刘佳;付雨;郑君;曹俊岩;;卵巢早衰的预测和预防[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付媛;曹保利;孟庆芳;;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董丽霞;李丽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低反应的处理对策[A];妇科内分泌与辅助生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柳青;谈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西医防治进展[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海英;董晓虹;张景红;;月经周期对赛艇和田径运动员成绩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N];科技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中医院妇科 任青玲;[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王嵩;[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连方 穆 琳 孙振高 张宁 张鹏 王琳 王云霞;[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主任医师 王忠民;[N];家庭医生报;2003年
6 闫志安;[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喻朝晖;[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西南大学 王鲜忠 博士;[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9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范志红;[N];健康时报;2005年
10 刘宇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婷;卵巢衰老体外细胞模型及抗苗勒管激素用于早期评估预警系统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席稳燕;血AMH与PCOS妇女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关系以及AMH mRNA在不同卵巢储备妇女颗粒细胞中的差异表达[D];中南大学;2012年
3 徐彩;基于社会—心理因素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因、机、证、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林琳;卵巢早衰的相关候选基因及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晓梅;重组AMH对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卵巢储备/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婷婷;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女性GDF-9表达、基因变异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许小凤;补肾活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干预的效应机理研究与临床证治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石作荣;女性生存质量、衰老征象及衰老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孙宁;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卵巢大小和窦状卵泡数变化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陈玲;养阴舒肝胶囊对卵巢功能低下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妞;正常生育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廖美清;育龄期女性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姜宙;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3年
4 汪慧;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孟腾腾;抗苗勒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吴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晚卵泡期血清孕激素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及阈值确定[D];遵义医学院;2011年
7 钱正利;控制性促排卵对卵泡期血清孕激素水平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2年
8 杨胜华;滋肾育胎丸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路天祥;7项临床常用指标预测卵巢储备功能价值的评估[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冰;血清抑制素B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5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