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5 07:19

  本文关键词: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年

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

陈伟燕  

【摘要】:研究目的: 利用文献整理法,整理分析国内近三十年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体质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成人与小儿中医体质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市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类假说,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初步总结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的类型,为武汉市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支持,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体质量表、进行系统的中医体质辨识提供前期基础,,从而给予个性化预防保健措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其健康水平。 研究内容及方法: 通过阅读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了解中医体质学说及体质分类的相关知识;通过文献学、信息学研究,搜集中医体质学说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现代医家对成人与小儿中医体质分类的认识。 在文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市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类假说,设计专家调查问卷。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确立武汉市0~6岁儿童各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 结果: 1.文献研究结果 通过回顾性总结国内近三十年中医体质相关文献,归纳成人与小儿中医体质分类。 (1)成人中医体质类型: 主要分为正常质和偏颇质,其中偏颇质按脏腑禀赋划分:肾虚质2次(22.22%)、脾虚质2次(22.22%)、肺虚质2次(22.22%)、心虚质2次(22.22%)、肝旺质1次(11.11%);按气血阴阳寒热精津液划分:阳虚质12次(24%)、阴虚质12次(24%)、气虚质5次(10%)、阳盛质6次(12%)、阴盛质5次(10%)、气血虚弱质4次(8%)、阴阳两虚质2次(4%)、气阴两虚质1次(2%)、津亏质2次(4%)、精亏质1次(2%);按病理产物划分:瘀滞质17次(48.57%)、痰湿质12次(34.29%)、肝郁型2次(5.71%)、湿热质2次(5.71%)、动风型1次(2.86%)、蕴毒型1次(2.86%)。 (2)小儿中医体质类型: 主要分为正常质和偏颇质,其中偏颇质按脏腑禀赋划分:脾虚质14次(43.75%)、肾虚质4次(12.5%)、肺虚质2次(6.25%)、心虚质2次(6.25%)、肝虚质2次(6.25%)、肺脾不足质2次(6.25%)、肝肾不足质2次(6.25%)、心肝有余质2次(6.25%)、脾弱肝旺质1次(3.13%)、脾肾不足质1次(3.13%);按气血阴阳寒热精津液划分:阳盛质6次(15%)、阴盛质4次(10%)、阳虚质5次(12.5%)、阴虚质12次(30%)、气虚质7次(17.5%)、血虚型2次(5%)、气阴两虚型3次(7.5%)、气血两虚质1次(2.5%);按病理产物划分:痰湿质9次(50%)、热滞质3次(16.67%)、湿滞质2次(11.11%)、积滞质1次(5.56%)、瘀郁质1次(5.56%)、结障质1次(5.56%)、湿热质1次(5.56%)。 2.专家问卷调查结果 初步得出武汉市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类: (1)“0~”组体质分类:平和质,胎禀不足质(脾禀不足质、肾禀不足质、肺禀不足质),胎热质,特禀质。 (2)“29天~”组体质分类:平和质,偏颇质(心肝有余质、肺脾不足(气虚)质、脾肾不足(阳虚)质、脾弱肝旺质),特禀质。 (3)“1岁~”组体质分类:平和质,偏颇质(脾气不足质、肺气不足质、脾弱肝旺质、脾弱积滞质、痰湿内蕴质),特禀质。 (4)“3~6岁”组体质分类:平和质,偏颇质(脾气不足质、肺气不足质、脾弱肝旺质、胃强脾弱质、脾弱积滞质、痰湿内蕴质、阳盛内热质),特禀质。 结论 1.利用文献整理的方法,总结了成人与小儿中医体质分类方法与各自类型,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利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得出武汉市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有利于正确认识小儿的体质特点与病、证的关系;为系统地进行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并给予个性化的保健手段,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辨体保健”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对中医儿童预防保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军,温振英,樊惠兰;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2期

2 朱庭仪;中医体质分型100例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秦德平;浅谈气质及其与辨证施治的关系[J];广西中医药;1984年02期

4 陈慧珍;曾昭明;;妇女体质分型及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药;1988年01期

5 张吉仲,郭瑜;小儿体质形成及分型之我见[J];广西中医药;2002年06期

6 牛宝玉,朱抗美,焦东海,何裕民;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研究[J];国医论坛;2001年01期

7 胡文骏;凌耀星;;体质分型研究——194例青年体质原形调查[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8 李燕;225例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孙艳淑;也谈小儿体质分类[J];河南中医;1998年02期

10 张翠红;体质学说在单纯性肥胖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俊兰,尚莉丽;先声咳喘宁佐治小儿急性喘息性疾病8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5期

2 蒋宏杰,骆斌;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微循环观察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郜峦,刘英;阳虚外感1例证治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4 刘敏;;大柴胡汤加葛根治疗小儿胃肠型流感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5 周俊亮;潘奔前;刘友章;;穴位按摩改善气虚体质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6 吴娟;刘钢;朱玲;;自拟疏风清热汤对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7 李静;杨文明;;火主失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8 骆斌,王琦;痰湿体质论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姚实林;吴芳斌;许霞;曹健;王文锐;李成国;;1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姚实林;;气郁质个性特征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洵;张亚力;刘建华;;中医体质学说对耳鼻咽喉科的指导意义[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钟爱芳;骆宏;;249例老年疗员心理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相关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曹成军;马惠芳;李翠萍;李丽嫱;孙艳平;彭云;候中伟;马文珠;;点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李海雄;杨学智;牛欣;李海燕;朱庆文;;四象医学体质诊断与四诊合参辅助诊断法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毅玲;宋月晗;;试论睡眠障碍与体质的关系[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灿东;杨朝阳;林雪娟;俞洁;吴同玉;闵莉;;体质、病理特点、证与健康状态的关系[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海霞;杨亚平;;胃癌患者体质类型特点观察[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谷万里;訾希存;吕宝伟;史载祥;;鲁西地区3400例健康成人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芦玥;;穴位贴敷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的机理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组织执行力的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苏海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惠梅;心宁丸抗心肌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诗源;高血压病心肝火旺、热毒内生病机的临床依据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徐丽;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整理和临床问卷调查的月经量、色症状规范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林;“治未病”理论与中医综合管理方案对糖尿病风险升高人群的干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付雨;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巢功能低下模型的病理机制与中医证候属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梁海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甘秀敏;血吸虫病流行的评估与预测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长帅;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燕;手足口病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兵;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侯雪琴;抗衰汤对血瘀证大鼠肾脏的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海丽;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鼓胀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颖;三辨诊疗模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薇;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吉芳;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界定湿热体质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罗梅;针刺募穴预防卒中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严贤亮;血脉康汤治疗高脂血症(痰瘀阻滞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勇,孙允;富硒太子参的开发与利用[J];安徽科技;2005年04期

2 周天寒;周光楷;;老年人的体质和病的治疗特点初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病历书写要求(第三次修订稿)[J];北京医学;1993年03期

4 麻仲学,郝耀东,茹永新,田海河,王海桐,耿树军,陈荣升,马秀玲,李艳辉,邢兆宏,李庆荣,董建华;老年人体质及其与胃病关系的中医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7年05期

5 朱秉匡,周国雄,赵长樱,李魁岸,杨和庭,陈群芳,高岫云,孙康泰,严跃丰,李佛,郑希达,黄葆初,熊伟珍,祁可彩;1075例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系的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5期

6 罗永芬,刘旭光,宋开源,刘雨星,余曙光,胡汉波,周奇志,赵纪岚,魏焦禄,任桂华,陆懋宣;从中医阴阳体质调查分析轮班工作对人体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5期

7 郑军,温振英,樊惠兰;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2期

8 蒋文跃;从中医药优生论重大慢性疾病的预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9 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02期

10 王素芳,高永清,李李,方东生,秦树阳,赵奇红;合肥市八所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钱会南;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方法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05期

5 唐文超;黄韬;黄平;王翘楚;;失眠症的中医体质相关研究概况[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5期

6 田松;赵莉娟;梁晓葳;孟立强;严芳;史俊芳;;冠心病患者的证素辨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初探[J];光明中医;2011年07期

7 本刊编辑部;文婷;;中医体质养生法(二)[J];养生大世界(B版);2009年12期

8 赵文霞;段荣章;刘君颖;;11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气虚质痰湿质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9 柳洪胜;白文;戴中;王少杰;;从体质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10 胡胜根;贾海龙;;中医体质辨识150例及健康指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佩光;;0-6岁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厚磊;李洪娟;许俊琴;李郧;王翠薇;马众;尤勇;;正常人群偏颇体质的风险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厚磊;李洪娟;许俊琴;李郧;王翠薇;马众;尤勇;;ATA红外热态技术评价平和体质和偏颇体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前言[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饶旺福;;中医体质与临床用药[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6 饶旺福;;中医体质与临床用药[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过建春;施军平;荀运浩;刘长灵;石伟珍;;中医体质和HBV感染结局相关[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琦;;序[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仲卫红;王诗忠;;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中医体质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毅玲;张佳丽;;肝胆隐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卫东 李文;[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N];健康报;2011年

3 记者 章关春 通讯员 郑纯胜 殷延凤;[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通讯员 范存亮 赵莉;[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王乐羊;[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记者任丽梅;[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N];健康报;2009年

8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记者 吴潇湘;[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 徐斌;[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福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钟舒阳;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荣群;痛风的中医体质分布及痰湿质痛风的血浆差异蛋白特征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杨倩春;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常见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特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马晓峰;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及中西医学体质学说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司国民;气郁证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李杰;中医体质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阳虚体质的相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陈晶;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欧阳涛;冠心病痰瘀辨证和体质类型与apoE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10 颜平;中医淋病文献和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燕;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赵惠芳;福州市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高梅洁;动脉粥样硬化前期病变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解明;失眠症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吴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辽;近视患者中医体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高丹;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体质及其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刘雪;血管性认知障碍人群的中医体质相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常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相关性调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张晓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52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