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比较
本文关键词: 高血压病 视网膜病变 肝开窍于目 肝火亢盛 肝气郁结 动静脉交叉征 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肝火亢盛与肝气郁结两种证型的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方法:筛选两种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各20例,进行眼底血管造影,以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静态眼底图像,观察动静脉交叉征、血管渗出、黄斑区小血管形态、计算动静脉内径比值。结果:肝火亢盛组的血管渗出(75.0%)和动静脉交叉征(80.0%)程度均重于肝气郁结组(分别为30.0%和50.0%)(P0.01,P0.05),两组患者动静脉内径比值较对照组均有减小的趋势,总体仍接近正常值。肝气郁结组患者黄斑区小血管形态迂曲发生率(45.0%)显著高于肝火亢盛组(10.0%)(P0.01)。结论:肝火亢盛组视网膜血管病变较肝气郁结组更重,但肝气郁结组黄斑小血管形态改变更明显,可能与血管收缩和舒张因子的失衡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retinal vascular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and stagnation of liver qi through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exudation ( 75.0 % ) and venous cross sign ( 80.0 % )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hypersplenis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1 , P0.05 ) .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1CB505104)~~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晓东;张振宇;范肃;;硝苯地平加用推拿手法治疗肝火亢盛证原发性高血压40例[J];环球中医药;2013年07期
2 祁建生,张恩平,汪碧萍,吴作干;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红细胞游离Ca~(2+)浓度变化的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年02期
3 季晓霞;;自拟方治疗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36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年07期
4 朱贤慧;;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相关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左可可;张明俊;顾宁;;桑蒺合剂干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炎性反应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4期
6 黄继汉,郑青山,高蕊,涂秀华,徐凤芹,孙瑞元;牛黄降压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临床等效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7 左可可;张明俊;顾宁;;桑蒺合剂干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年05期
8 李连景;;高血压的中医认识[J];天津中医药;2009年06期
9 林日省;王培炎;;科学家英年早逝的对策——再谈疾病的内因预防[J];科技潮;1999年12期
10 王兆禹,罗珊珊,李琳,王雨平,刘艳红,程小床,李佐才;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重构性变化[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雪玲;高血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肝火亢盛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倩仪;耳尖放血治疗肝火亢盛证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子有;调肝降压方对高血压肝火亢盛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刘梦萱;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效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苏镇清;稳压灵颗粒治疗2级H型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薛晓兴;高血压肝火亢盛证中枢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胡婕;香荠降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樊洁;香荠降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证)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冬梅;清肝泻火汤治疗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王言哲;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4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53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