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瘀化痰通窍熄风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伴鼾眠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鼾眠 活瘀化痰通窍熄风方 临床观察 出处:《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主要通过观察缺血性中风伴鼾眠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多导睡眠监测、Epworth嗜睡量表、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分、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对比,研究分析活瘀化痰通窍熄风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试从理论上阐述其治疗该病的机制,为该方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缺血性中风伴鼾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两组均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瘀化痰通窍熄风方(方药药物组成如下:清半夏14 g、土炒白术30g、天麻12g、荷叶30g、陈皮15 g、茯苓15 g、生白芥子8 g、炒桃仁12 g、石菖蒲10 g、麸炒泽泻30 g、泽兰30g、川芎12 g、穿山甲6g)。上方均应用四川新绿色药业提供的免煎配方颗粒,每剂加水2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的疗程均为28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评定临床各项指标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多导睡眠监测、Epworth嗜睡量表、血氧饱和度以及治疗药物安全性检测比较,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来评价活瘀化痰通窍熄风方药的临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纳入符合诊断标准并经排除标准筛选后的合格病例78例,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共脱落12例)。治疗28天后两组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面进行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76%,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伴鼾眠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76%,两组相比较有很大得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明显;3.治疗后在多导睡眠监测、血氧饱和度、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等方面标准上,两组对比有明显性差异,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在药物安全性检测,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等方面,均无明显异常,提示两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安全性,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活瘀化痰通窍熄风方具有健脾化痰,逐瘀熄风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存能力,而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score , multi - conductance sleep monitoring , Epworth hobby scale , strok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cor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indexes of TCM syndrome score ,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cor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 Methods : Seventy - eight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ssociated with snor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 n = 39 ) and control group ( n = 39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94 % ,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76 %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76 % in the control group .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光荣,陈正权,杨霞;缺血性中风63例治疗分析[J];四川中医;2002年03期
2 李国庆,王林静,叶健,武继涛,郑绍周;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J];吉林中医药;2002年04期
3 胡梅芳;辨治缺血性中风48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11期
4 赵卫;浅谈中医药在诊治缺血性中风中的优势[J];吉林中医药;2003年03期
5 戴嫣;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及研究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4期
6 张觉人,杨庆堂;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实验研究述要[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11期
7 贾满仓,朱薇;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8 张青萍;刘泰;;缺血性中风中药治疗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袁威;孙书光;凌云;;68例缺血性中风治护体会[J];国医论坛;2008年03期
10 孙玉清;蹇佳;;自拟安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青萍;刘泰;;缺血性中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2 马维斌;王纪彪;;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研究进展[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杜元灏;翟娜;;缺血性中风治疗焦点的思考[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4 祝美珍;;“治未病”思想对缺血性中风防治的指导与运用[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郭福新;徐瑛;孟炎;孙思明;;从毒论治缺血性中风对黄腻舌苔与颈动肪斑块变化相关分析[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学忠;尹方;苏凯;马界;;缺血性中风防治的切入点[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康;张苏明;;缺血性中风的证型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冯有丽;李容;邓妍;梁章荣;何明丰;;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死亡时间分析与护理探讨[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梁文慧;;偏瘫复原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胡晓洁;宗寿健;王兴臣;;从“化浊”入手浅述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定芳;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郭会军 武继涛 金 杰;郑绍周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蔡定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陈光辉;缺血性中风的三级预防[N];江苏经济报;2000年
5 闫志安;临床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亟待规范[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赵绍华;防治中风显微镜下有高招[N];健康时报;2004年
7 王小衡;出血性 缺血性中风后果预测[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8 杭兰芳;A型血易患缺血性中风[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徐玉梅;心血管病人不可忽视早餐[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忽略早餐:心血管病人大忌[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霖;通阳活血颗粒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证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宇文亚;基于虚拟事实因果模型的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疗效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3 郑一;脑络舒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高宗桂;川芎嗪干预大鼠缺血性中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钟雪玉;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盘子健;巨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评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刘振权;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钞建峰;益气活血养阴中药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平平;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候特征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徐亚林;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亚低温对大鼠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保护作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振威;高利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祛瘀化痰通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洁丽(KASSYMKYZY ZHANNA);张根明教授防治缺血性中风经验[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许昱玲;温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张邹阳;张明波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赵猛;中药汤剂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赵丽娜;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李晨晨;健脾益肾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苑志龙;地黄参夏合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高磊;李莉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学术思想总结及清火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曾耀稷;丹芪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38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538488.html